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在线阅读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在第一个沉思里,我提出了只要我们在科学里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一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尽管普遍怀疑的好处在开始时还不显著,不过,由于它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因此它的好处还是非常大的。

在第二个沉思里,精神用它本身的自由,对一切事物的存在只要有一点点怀疑,就假定它们都不存在,不过决不能认为它自己不存在。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特别是精神用这个办法很容易把属于它的东西,也就是说属于理智性的东西,和属于物体性的东西区分开来。但是,有些人可能会等待我在这里拿出一些理由来证明灵魂的不灭,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告诉他们,对于凡是我没有非常准确论证过的东西都不准备写进这本书里去,那么我看我不得不遵循和几何学家所使用的同样次序:先提出求证的命题的全部根据,然后再下结论。

在认识灵魂不灭之前,要求的第一个和主要的东西是给灵魂做成一个清楚、明白的概念,这个概念要完全有别于对物体1法文 corps 这个词,按照汉语习惯可以分别作几种不同的译法:身体、肉体,物体、形体。下同。所能有的一切概念:这在这里已经做到了。除此以外,还要求知道我们所清楚、分明领会的一切东西,本来就是按照我们所领会的那样都是真实的。这在第四个沉思以前还没有能够论证。还有,什么叫物体性,还必须有一个清楚的概念,这个概念一部分见于第二个沉思里,一部分见于第五个和第六个沉思里。最后,应该从这一切里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清楚、分明地领会为不同实体性的东西,就象领会精神不同于物体那样,实际上都是分属于不同实体的,它们之间是实在有别的:这是在第六个沉思里做出来的结论。在这个沉思里还证实了这一点:我们把一切物体都领会为是可分的,而精神或人的灵魂只能被领会为是不可分的,因为,事实上我们决不能领会半个灵魂,而我们却能够领会哪管是最小的物体中的半个物体,因此物体和精神在性质上不仅不同,甚至在某种情况下相反。不过我没有必要在这本书里更进一步谈这个问题,一方面因为这已经足够相当清楚地说明,从肉体的腐烂得不出来灵魂的死亡,同样也足够给人们在死后有一个第二次生命的希望;同时也因为我们可以由之而推论出灵魂不灭的那些前提取决于整个物理学的解释。

这首先是为了知道:一般来说,一切实体,也就是说,要不是被上帝所创造就不能存在的一切东西,从它们的本性来说是不可毁灭的,并且要不是这同一的上帝愿意撤回他平时的支持而把它们消灭掉的话它们就永远不能停止存在。其次是为了说明:在一般的意义下体果一种实体,理此它也是不死灭的;但是人的肉体就其有别于其他物体这一点来说,它不过是由一些肢体和其他类似的一些偶性组合成的;而人的灵魂就不是这样,它是一种单纯的实体,决不是由什么偶性组合起来的。因为,即使它的一切偶性都改变了,例如它领会某些东西,它希求另外一些东西,它感觉一些东西,等等,不过它却永远是同一的灵魂①;而人的肉体,仅仅由于它的某些部分的形状改变,它就不再是同一的肉体了②。由此可见人的肉体很容易死灭,但是精神或人的灵魂(我认为这二者是没有区别的),从它的本性来说是不灭的。

在第三个沉思里,我觉得我已经把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主要

论据都相当详尽地解释了。不过我没有想在这里在物体性的东西

里边进行比较,来尽量地让读者的精神从感官摆脱出来,因而也许

还剩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我希望在我对

迄今给我提出来的反驳将做的答辩中完全得到澄清。比如,在我

们心里的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的观念怎么会包含那么多的客观

实在性,也就是说,从表象里分享了那么大程度的存在性和完满

性,以致它必然应当来自一个至上完满的原因,这是相当难于理解

的。不过,在答辩里,我用了一个十分精巧的机器作为比较来阐

明,这个机器的观念是存在于某一个工匠的心里。这个观念在客

观技巧上一定有一个原因,比如说,工匠的学识,或者这个概念是

他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因此同样道理,在我们心里的上帝的观念也

不可能没有它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上帝自己。

在第四个沉思里证明了凡是被我们领会得非常清楚、非常分

5 明的东西,都是真的;同时也解释了错误和虚假的理由③在于什么

地方;这是必须知道的,一方面是为了证实以前的那些真理,一方

① 法文第二版:但是灵魂却决不能变成别的东西。

② 法文第二版:人的肉体就变成别的东西了。

③ 法文第二版:“错误和虚假的性质”。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13

面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以后的那些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

在这个地方决不论述罪恶,也就是说在追求善与恶中所犯的错误,

而仅仅论述在判断和分辨真与假时所产生的错误;我不打算在这

里谈属于信仰的东西,或生活中的行为的东西,而只谈有关思辨的

真理和只有借助于自然的光明①才能认识的真理。

在第五个沉思里,除解释一般意义下的物体性以外,还用新的

理由来论证了上帝的存在,在这些理由中虽然会遇到某些困难,但

是这些困难我将在对给我提出的反驳所做的答辩里去解决。还

有,在那里也看到,几何学论证的正确性本身取决于对上帝的认

识这一点怎么是真的。

最后,在第六个沉思里,我把理智活动和想像活动分别开来;

我在那里描述了这种分别的标志。在那里我指出人的灵魂实在有

别于肉体,然而又和肉体紧密结合得就象一个东西似的。由感官产

生的一些错误以及避免错误的办法都在那里阐明了。最后,我在

那里指出了各种理由来说明物质的东西的存在,这并不是因为我

断定这些理由对于它们所证明的东西是有好处的,例如有一个世6

界,人有肉体,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些都是任何一个正常人从

来没有怀疑过的;而是因为仔细观察起来,人们看出它们不如导致

我们对上帝和我们的灵魂的认识的那些理由那样明显、有力,因而

导致我们在精神上对上帝和我们的灵魂的认识的理由是最可靠、

最明显的理由。这就是我计划要在这六个沉思里证明的全部东

西。我在这里省略了其他很多问题,关于那些问题,我在这本书里

也在适当的机会讲到了。

①“自然的光明”指理性而言。

  • 1
    法文 corps 这个词,按照汉语习惯可以分别作几种不同的译法:身体、肉体,物体、形体。下同。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十四章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哲学是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在希腊化文明开初之时几乎和伊壁鸠鲁学派同时产生,广泛流行,持续传播,直至4世纪,存在长达600余年。它在希腊化和罗马文明中都是官方支持的主导思想。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帝国型集权奴隶制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历来和上层统治集团关系密切,他们的学说为取代城邦制的希腊化世界和罗马世界的帝国统治提…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0日
    313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传道书-在线阅读

    人生的空虚1: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语录。1:2 传道者说:空虚,空虚,人生空虚,一切都是空虚。1:3 人在太阳底下终生操作劳碌,究竟有什么益处?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世界老是一样。1:5 太阳上升,太阳下沉,匆匆地赶回原处,再从那里出来。1:6 风向南吹,又转向北,不断地旋转,循环不已。1:7 江河流入大海,海却不满不溢;水归回发源…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164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八卷 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阿尔克迈翁 克罗顿的阿尔克迈翁(Alcmaeon)是毕达哥拉斯的另一个门徒,主要 撰写医学著作,但偶尔也涉猎自然哲学,正如他所说:“人类的大多数事 情都成对出现。”我们从法沃里诺的《历史杂记》中了解到,据说他第一 个编辑物理学论文;他说,一般而言,月亮(和天体)在本性上是永恒 的。 他是皮里托乌(Pirithous)的儿子,如他本人在其论文的开头告诉…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307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三编 近代哲学-近代哲学的精神-在线阅读

    近代哲学的精神 250 第一节 近代的特征 新时代的历史可以说是思考精神觉醒,批评活跃,反抗权威和 传统,反对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要求思想、感情和行动自由。自 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的过渡时期开始发挥作用的那种引起变化的 因素,在随后几个世纪内继续活跃,直到现在没有停止。政治冲突 以有利于国家的方式而解决,国家逐渐代替教会作为文化机构;国 家掌权,取教会统治而代…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200
  • 阿里斯托芬-《云》-(五)第二场-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自右屋上) 苏格拉底 凭浑沌、空气和呼吸起誓,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粗鲁、 笨拙、健忘、不中用的人, 他每学习一点精微奥妙, 还没有来得及学会便忘掉了。 可我还是要把他叫到门外来。 喂,斯特瑞普西阿得斯,快带着你的矮榻出来! 斯特瑞善西阿得斯 (自内应) 啊呀,我不能,臭虫不放我拿出来。 苏格拉底 快拿出来,放在这儿用心听! (斯特瑞普西何得斯自右屋…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1日
    52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