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文学并肩而行——德国启蒙时代的文学

德国启蒙运动不仅解放了思想,而且造成了文学领域的空前活 跃。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部分由于理性哲学的枯燥,部分由 于精神生活的需要,18世纪后半叶,德国公众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大 增。在这块新的领域,人们找到了使那些曾被忽视的东西如原创性、 狂热的情感、内心的感觉等得以倾泻的空间。于是,遂有狂飙突进运 动、古典主义、浪漫派等文学浪潮相继涌现,且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 一浪。在文学浪潮的碰撞中产生了赫尔德、席勒、歌德、荷尔德林、施 莱格尔兄弟等文学巨匠,他们留下的文学遗产至今仍是全人类的宝 贵财富,成为我们理论话语的源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文学从来不是纯文学,它始终和人的信念、 理想、追求等哲学思考相联系,这就和哲学发生了交汇。所以18—19 世纪的德国哲学与文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哲学与文学并肩而 行,相互促长,这一现象在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阶段达到高潮。它 们的融合造就了德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德国 人藉此能与英、法邻邦在政治和科学方面的成就相媲美。文德尔班 在回顾那个时代时说:

德意志精神逐渐开始呼吸,除了通过沃尔夫学派的影响而 获得的对莱布尼茨思想的新的哲学兴趣外,它到处都产生了文 学的生活和对艺术的感受。这种高涨的同时性对两种兴趣的继 续发展都是决定性的。德国哲学落在一个最活跃的艺术活动的 时代,美的文学碰上一个为哲学所兴奋的社会。不过在德国,缺 乏那种曾赋予法国哲学发展方向的要素,即对社会生活问题的狂热的讨论。民族统一的缺乏使得这类问题在共同的精神生活 中更加退居后台,尽管它们在单个人那里更加凸现出来,人们常 常提到,德国人凭借他们的哲学,尤其是文学重新赢得了在三十 年战争中失去的民族性。使德国诸精神联合起来的东西,不是 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目标,而是对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兴 趣,这种兴趣是如此之活跃和狂热,使得人们后来可以有理由地 指责它排挤了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由于哲学和文学在新生的 德国文化生活中构成了两个根本的统一之点,所以这两种追求 要比在其他民族那里更内在地和更持续地共同成长,这是一种自 然的结局。在18世纪中叶,哲学运动和文学运动的融合就开始 了,它决定了它们今后发展的特征。18—19 世纪德国文化的辉 煌 它是整个文化史的最有价值的阶段之一——只有从哲学和 文学的相互渗透中才能理解。①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后记-在线阅读

    第一版后记 《西方哲学史》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 导,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广泛 听取了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本教材由课题组首席专家赵敦华、韩震主持编写。参加写作、统稿 和修改的有:张志伟、周晓亮、傅永军、孙向晨、尚新建、王成…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415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七章 理性-在线阅读

    第十七章 理性 1“理性”一词的歧义——在英文中 reason这一个字有几种 意义;有时它指正确而明白的原则而言,有时它指由这些原则所推 仙第四卷 下叫 出的明白清楚的演绎而言;有时它指原因而言,——尤其是指最后 的原因而言。不过我这里所将考察的它那个意义,完全与这些不 相干。在这里,它是指着人的一种能力言的;这种能力正是人和畜 类差异之点所在,而且在这方面…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332
  • 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第二章 “文化杂交”初论-在线阅读

    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在旧石器时期,人类的主要生活手段就是对植物果实的采集和对动物 的狩猎。在每一个原始人类群落中,采集和狩猎这两种活动都曾共同存在过, 只不过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各有侧重罢了。当人类历史进入 新石器时期以后,在那些雨水充足、河水泛滥和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听 天由命的被动性的采集活动逐渐发展为依循自然气候节律…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503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译者序言-在线阅读

    莱布尼茨及其哲学简介 《人类理智新论》是莱布尼茨的一部主要著作。在这部书中,莱布尼茨站在唯心主义唯理论的立场,对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一书中所发挥和详细论证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反驳。在西欧近代哲学史上,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莱布尼茨的唯心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其中也还包含着积极的内容。莱布尼茨不仅仅是一位唯心主…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482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在线阅读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地处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是中东与希腊的交通要冲,东西方的文化最初在这里交汇。公元前6世纪时,希腊人在伊奥尼亚地区建立的城邦米利都和爱菲斯是重要的商业与政治中心,新兴的思想很活跃。第一批哲学家在米利都形成学派,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则是一位独立的哲学家。(我们把他们合称作伊奥尼亚派;事实上,这两地的哲学家在历史上并无实际…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36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