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文学并肩而行——德国启蒙时代的文学

德国启蒙运动不仅解放了思想,而且造成了文学领域的空前活 跃。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部分由于理性哲学的枯燥,部分由 于精神生活的需要,18世纪后半叶,德国公众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大 增。在这块新的领域,人们找到了使那些曾被忽视的东西如原创性、 狂热的情感、内心的感觉等得以倾泻的空间。于是,遂有狂飙突进运 动、古典主义、浪漫派等文学浪潮相继涌现,且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 一浪。在文学浪潮的碰撞中产生了赫尔德、席勒、歌德、荷尔德林、施 莱格尔兄弟等文学巨匠,他们留下的文学遗产至今仍是全人类的宝 贵财富,成为我们理论话语的源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文学从来不是纯文学,它始终和人的信念、 理想、追求等哲学思考相联系,这就和哲学发生了交汇。所以18—19 世纪的德国哲学与文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哲学与文学并肩而 行,相互促长,这一现象在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阶段达到高潮。它 们的融合造就了德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德国 人藉此能与英、法邻邦在政治和科学方面的成就相媲美。文德尔班 在回顾那个时代时说:

德意志精神逐渐开始呼吸,除了通过沃尔夫学派的影响而 获得的对莱布尼茨思想的新的哲学兴趣外,它到处都产生了文 学的生活和对艺术的感受。这种高涨的同时性对两种兴趣的继 续发展都是决定性的。德国哲学落在一个最活跃的艺术活动的 时代,美的文学碰上一个为哲学所兴奋的社会。不过在德国,缺 乏那种曾赋予法国哲学发展方向的要素,即对社会生活问题的狂热的讨论。民族统一的缺乏使得这类问题在共同的精神生活 中更加退居后台,尽管它们在单个人那里更加凸现出来,人们常 常提到,德国人凭借他们的哲学,尤其是文学重新赢得了在三十 年战争中失去的民族性。使德国诸精神联合起来的东西,不是 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目标,而是对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兴 趣,这种兴趣是如此之活跃和狂热,使得人们后来可以有理由地 指责它排挤了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由于哲学和文学在新生的 德国文化生活中构成了两个根本的统一之点,所以这两种追求 要比在其他民族那里更内在地和更持续地共同成长,这是一种自 然的结局。在18世纪中叶,哲学运动和文学运动的融合就开始 了,它决定了它们今后发展的特征。18—19 世纪德国文化的辉 煌 它是整个文化史的最有价值的阶段之一——只有从哲学和 文学的相互渗透中才能理解。①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在线阅读

    第⼗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切⾰命当中最温和又 最成功的1688年英国⾰命②的倡导者。这个⾰命的⽬的虽然有限,可 是⽬的都完全达到了,以后在英国⾄今也不感觉有任何⾰命的必要。 洛克忠实地表达出这个⾰命的精神,他的著作⼤部分就是在1688年后 ⼏ 年 以 内 问 世 的 。 他 的 理 论 哲 学 要 著 《…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391
  • 第一节 对弗洛伊德的重读

    拉康主张要想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的学说,必须“重读”弗洛伊德,而且这种重读必须和主体入以及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它和语 言的关系的问题联系起来。他还强调,必须根据结构主义和后结构 主义关于“话语(discourse)”的理论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他订正了 入们对弗洛伊德著作的理解,并对弗洛伊德的重读创造了一种新的 精神分析观点。拉康的精神分析观塑造了一种关于个人…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497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五章 巴门尼德-在线阅读

    第五章 巴门尼德 希腊⼈并不耽溺于中庸之道,⽆论是在他们的理论上或是在他们 的实践上。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巴门尼德则反驳说:没 有事物是变化的。 巴门尼德是意⼤利南部爱利亚地⽅的⼈,⿍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 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青的时候(约当公元前 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会过⼀次⾯,——当时巴门尼德已经是⼀个 ⽼⼈了——并且从他…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85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八章 一个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在线阅读

    第八章一个哲学家眼中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用他充满错误的思想统治西 方千年之久。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规模空前。 如果说柏拉图是一个精巧无比的花园的话,那亚里士多德 就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 但我们不要想象这座宫殿像咱们的故宫一样金碧辉煌,就 优美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远不如他的老师柏拉图。因此他诚 然是一座宏大的宫殿,但却是一座相当粗糙的宫殿,既无故宫一 样的雕梁…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68
  • 第一节研究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否定科学价值的克罗齐主义的衰落和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实证主义开始在意大利复兴。1953年,意大 利新实证主义开始分化和改革。50年代末,它转向科学哲学的研究。 1960年杰伊莫纳特《哲学与科学哲学》(Filosofia e filosofia della scienza)的发表,标志着意大利科学哲学的诞生。 杰伊莫纳特(Ludovi…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4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