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先验感性论

数学的方法,在康德看来属于概念“构造”的方法,它依据普遍性的概念来构造个别性的直观。他写道:“数学知识是出自概念的构造的理性知识。但构造一个概念就意味着:把与它相应的直观先天地(apriori)展现出来。”1例如,构造一个三角形的概念,就是提供出一个可见的三角形的空间表象,即有关空间的纯粹直观。因此,康德认为,纯粹数学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就在于它能够依据纯直观来先天地提供它的概念。 但是,这种说法不免使人产生困惑。直观只是伴随着对象的出 现而产生的,怎么可能有先于对象的直观呢?康德对此的解答是,这 只有在直观只包含“感性的形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因为感性的形 式在主体那里必然先行于他被对象所感染的一切印象。这里的关键 之处在于,康德将直观的质料与形式加以区别。直观的质料是后天 的,只能随着各个不同的对象而出现,但假如我们从直观中将属于感 觉的成分加以去除,分离出直观的形式,那么它们作为我们的感性形 式,却总是先在的,作为直观的先决条件的。

因此,我们能够具有某些先天的直观,它们就是我们的感性直观的 形式。这些感性形式先行于作为认识对象的现象,在现象中作为它们 的形式,首先使对象在事实上成为可能。而且,康德更为大胆地将空间 与时间解释为就是我们的感性直观形式,同时作为直观的形式,这种感 性的形式本身就是先天的直观或纯粹的直观。纯粹的直观构成数学认 识的质料,为数学知识提供着基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几何学是依 据空间的纯直观的,而算学则是在时间里把单位一个一个地加起来。

康德给出如下的具体说明。对于这条定理:“凭两条直线不能围 住一个空间,因而不能有任何图形”,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对直线的概 念与“两”这个数目的概念的分析来推导出这一定理。同理,对于“凭 三条直线可以有一个图形”这一定理,也无法借助概念的分析来得 出。唯一的出路在于借助直观。这种直观不可能是经验的直观,因 为我们无法从经验的直观中得出一个普遍有效的命题,所以我们“必 须给自己在直观中提供一个先天对象并在此之上建立综合命题”2。 因此,纯粹数学之所以可能,结论在于它有空间与时间的先天纯直观 作为基础。空间与时间的表象为纯粹数学提供了一个能够具有普遍 必然性的先天的对象。

可以看出,对于康德的“纯粹数学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解决,立足点在于时空论。进一步说,对于康德的整个先验哲学而言,先验感性论所侧重之处,也是空间与时间的先天性质及其先验功能。这些性质与功能的关键点在于,空间属于外感官的形式,时间则属于内感官的形式。作为先天直观,空间是我们表象外部事物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时间是我们规定内部状态中诸表象的同时或相继关系的基础。一切外部现象不仅都在空间中依照空间的关系被先天地规定着,并且还都在时间中必然处于特定的时间关系中。 此外,在康德哲学中,“时间”还有另一极其重要的但经常被忽视的作用,即它作为“先验图式”的作用。所谓“先验图式”,是康德用来解释普遍性的先天范畴如何能够应用到个别性的现象之上的一个中介物,一个能够沟通、连结起范畴与现象的东西。这种先验图式,康德认为就是“时间的先验规定”。这是由于,时间既是直观的形式条件,它就必然是一种普遍的东西,因此它与构成时间统一的范畴是同质的;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包含在所有个别的经验表象之中,或者说,一切现象皆处于时间关系中,因此时间又是与现象同质的。康德并且具体指明了与量、质、关系、模态这四组范畴相对应的时间的先验规定,它们分别关涉到时间序列、时间内容、时间次序和时间综合。 例如,“实体”范畴的先验图式就是实在之物在时间中的实存性,而 “必然性”的先验图式则是一个对象在一切时间中的存在。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713=B714;参见邓晓芒译本,第553页。 ↩︎
  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48=B65;参见邓晓芒译本,第46页。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 第十章-在线阅读

    第十章 欧几里德 如亚历山大在其《哲学家的师承》中所说,欧几里德(Euclides)是 处在伊斯姆地峡的麦加拉①的本地人,或据一些人说是吉拉(Gela)的本 地人。他致力于研究巴门尼德的作品,后来人们把他的追随者称作麦加拉 学派,然后又称作论辩派(Eristics),再晚些时候还称作辩证论者——这 个名称是卡尔西顿(Chalcedon)的狄奥尼修首先送给他们…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390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劝戒人不要夸耀,凡是想要有所表现的人,就应当努力使自己 真正成为他所想要表现的那样的人。一个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而 冒充为那样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引起麻烦和讪笑,而且还可能给国 家带来耻辱和损害。 让我们再考虑一下,由于苏格拉底劝戒他的门人不要夸耀,是 不是会激励他们追求德行。他常说:通向光荣的大道没有比真正 成为自己所希望表现的那样好人更好的了。为了证明他所说…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372
  • 第四节 以幸福与快乐为宗旨的伦理学

    以原子论的自然哲学科学地理解整个宇宙的本性,消除对死亡、天象和各种神灵的恐惧,获得灵魂的宁静,这是伊壁鸠鲁建立伦理学的前提。他的新伦理学交融经验与理性,以幸福与快乐为其基本宗旨,确立一种个体本位的价值观,确认人的自然权利,并据以提出一种以契约的正义与友爱、合作为世界共同体伦理基础的社会伦理观。这种崭新的伦理学,是对城邦本位的希腊传统伦理学的挑战,是对苏格拉底…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0日
    521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十九章-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战争的第十七年。叙拉古诸党派。哈摩狄乌斯和阿里斯托吉吞的故事。阿尔基比阿德斯受辱。[3]同时,关于雅典出征的消息从各地传到叙拉古,但是很长时间无人相信。实际上,在一次公民大会上,从诸位发言者的看法中就可以看出,关于雅典远征军的消息,有人信以为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这些发言者中有赫尔蒙之子赫摩克拉特斯。他认为他知道事实的真相,便走上前来,提出如下意见…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339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 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克里安忒 (公元前331—前232年) 克里安忒(Cleanthes),梵尼亚的儿子,阿索斯本地人。安提斯泰尼 在其《哲学家的师承》中说,他起初是个拳击手。如有些人所说,他到达 雅典时随身只有四个德拉克马,遇到芝诺后他非常高贵地研究哲学,自始 至终坚持同一种学说。他因勤勉闻名,这实际上是因为极度的贫困迫使他 求生存。晚上他常在园子里挑水,白天则锻炼自…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3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