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司各脱主义和司各脱主义者

司各脱的思想在历史上曾受到误解和指责。比较突出的事例包 括他曾被天主教徒和新教徒指责为有异端思想;而在经院哲学内部, 他又因其带有毁灭性质的批判和过于精细的区分而被认为是导致了 经院哲学的衰退。更为严重的是,司各脱曾因在教权与君权的斗争 中持有鲜明的维护教皇的立场,这引起了16 世纪英国宗教改革者和 人文主义者的严重不满,于是他们对司各脱精致而有时略显繁琐的 思维和写作方式大加嘲弄,其最终结果是他的名字 Duns 在被写做 Dunce 之后进入了英语词汇之中,成为“笨瓜”、“智力迟钝之人”的同 义词。① 但在教会内部,对司各脱的各种指责从未得到认可。相反, 他所极力倡导的“圣母纯洁说”不仅被除多米尼克派外的其他所有教 派接受,而且在教皇庇护九世(Pius IX,1846—1878)的倡议下最终被 写入了教规。1710年,教皇乌尔班八世(Urban VI,1623—1644)颁布 法令,宣布恢复司各脱的名誉,称他为“圣徒”。此项活动于1906年再 次获得确认。

尽管历史上存在着对司各脱思想的多种误解,但是他的思想最 终仍然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并且对哲学和神学的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法兰西斯派内部。事实上在司各脱 离世后不久,他就被法兰西斯任命为官方“博士”,地位相当于 托马斯·阿奎那在多米尼克派中的地位。同时,他的学说和主张亦 被吸收并写入法兰西斯派会章的总则部分,以之与日益强大的多米 尼克派相抗衡。② 另外,除法兰西斯派之外,赞赏司各脱的思想主张 的世俗教授和其他教派人士亦大有人在,他们主要集中在英国、爱尔 兰和西班牙。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法兰西斯派牧师都支持司各脱,就

① 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明确指出 Dunce(a Dunsman)一词来源于经院哲学 家司各脱,该词首次出现于 1577年。 ② 根据司各脱文集的整理者瓦丁的说法,这一事件应发生在14世纪前半期。

像并非所有的多米尼克派成员都支持托马斯·阿奎那一样。法兰西 斯派中有人更愿意接受波纳文图拉的主张,另有一部分人则倾向于 接受在司各脱、波纳文图拉和阿奎那的思想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 折衷主义。应该说,法兰西斯派内部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名副其 实的司各脱主义流派,其会下的教师和牧师也从未受到要去传播司 各脱主义思想的指示。司各脱的弟子们基本上是在“走自己的路”,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他甚至成 为司各脱激烈的反对者。不过,在能够称得上是司各脱的弟子的值 得一提的著名人物有如下三位。

弗兰西斯·梅朗(Francis Mayron,故于 1327年),他著述甚丰, 尤其因为把一种持续一整天的学术论辩的方法引入巴黎大学而闻名 (actus sorbonicus)。

安东尼·安德里(Antonius Andreae,故于1320年),他是名副其 实的司各脱弟子。据说他曾撰写论文数篇,并将之归于司各脱名下。 尼古拉斯·鲍维(Nicolaus Bovet,故于1360年),他曾到过北京, 死时身为马耳他的主教。

但从真正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有到了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段 时间,作为一个哲学和神学体系的司各脱主义流派才得以形成。因 为在这段时间内对司各脱的著作的收集、整理以及评注工作才真正 开始。到17世纪初期,司各脱主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巴黎、罗马 等地都有司各脱主义者的身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据说 司各脱主义的影响力一度大于托马斯主义。我们看到,先后有两位 司各脱主义者成为教皇,他们是亚历山大五世(Alexander V,1409一 1410年在位),他曾对司各脱对伦巴德的《四书》评注作过注释;以及 西斯克特五世(Sixtus V,1585—1590年在位)。此外,17 世纪的司 各脱主义者、爱尔兰人瓦丁(Luke Wadding,故于1657年)对于司各 脱思想的传播功不可没。他与另外几个爱尔兰学者一道编辑整理了 司各脱的全部著作共12卷,并于1639年在里昂出版。1891—1895 年,威夫斯(Vivès)在巴黎再版了这套文集(还加上了一部目前可以肯 定的伪作)。自1950年起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批判性的司各脱著作的版本,即梵蒂冈版。

到19世纪,司各脱主义的影响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法兰西斯派 的势力几乎在所有的国家中均呈现下降之势。而另一个原因则在 于,当时有几任教皇都极力倡导托马斯主义的主张,这一点多多少少 对司各脱主义的影响和传播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时至 20 世纪,司 各脱的思想却走出了法兰西斯派内部,开始受到现代哲学的关注。 司各脱关于个体当中的“共同本质”是构成普遍性概念的基础的主 张,该主张不仅在14世纪唯名、唯实之争中成为重要议题之一,而且 还得到了美国逻辑学家兼哲学家查尔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的高度重视。① 他称司各脱具有中世纪最伟大的 思辨头脑,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形而上学家”。对现代西 方哲学影响极深的海德格尔也于1915年藉讨论司各脱范畴论的论文 《司各脱的范畴论及其意义》(Die Kategorien-und Bedeutungslehre des Duns Scotus)获得了弗莱堡大学的讲师资格。这些都从一个侧面 反映出司各脱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它可资阐发的意义。

① 查尔斯·皮尔斯,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早年求学于哈佛大学,1871—1874 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时曾组织“形而上学俱乐部”,1877年退职后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直到去世。皮尔斯生前只发表过两篇论文《信念的确立》和《怎样弄清我们的观念》, 死后由其弟子整理出版6卷本文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 二 章 “罪孽”、“内疚”及其他 驯养一只可以许下诺言的动物——这岂不正是自然在涉及人的方面给自 己提出的那种两难的任务吗?这难道不正是人的真正问题之所在吗?……这 个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必定使这位善于欣赏起对立作用的遗忘性力 量的人更加惊奇。遗忘性并不像肤浅的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惯性, 它更是一种积极的、严格意义上的肯定的阻碍力,可以归入这…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0日
    379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三章-乙-在线阅读

    乙、亚里士多德 关于柏拉图,我们就谈到此为止;我们很舍不得离开他。当我 们进而叙述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恐怕我们还得更加详细 些;因为亚里士多德乃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第一篇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之一,——他是一个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而且由于我们拥有 那么一大堆他的著作,所以关于他的材料也就更丰富。但是亚里 士多…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291
  • 第三节 单子论的哲学体系

    一单子论的形成及其引申 《关于自然、实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灵魂与身体之间统一的新体 系》(简称《新体系》),1695年第一次发表在一家法文刊物上。这篇文 章写于《单子论》之前,它对于我们了解《单子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莱布尼茨在《新体系》中承认单子论是一个假说。站在 21 世纪的 出发点上,回过头来看,我们深深感到“假说”二字的分量。所谓假说, 也可以换一种…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19
  • 第一节 启蒙先驱

    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 晚期,他留给后世的,不是军期A文主义的艺术作品,而是他的巨著 《随笔录》(Essais),一部极其复杂的精神产品。18世纪甚至启蒙时代 以后法国文人的精神性格中到处都可以着到蒙田的影子。无论在文 体上,还是在以人为题材的描述上,蒙田的作品都是开创性的,他是 启蒙思想的一个源头…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324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新的偶像-在线阅读

    新的偶像 在任何地方现在还有各个民族和人群,可是我们这里却没有。我的弟兄们;这儿有各个国家。 国家?它是什么?好吧!现在竖起耳朵听吧,因为现在我要对你们说的,是关于各个民族死灭的我的话题。 国家乃是一切冷酷怪物中的最冷酷者。它也冷酷地说谎;这个谎言从它的嘴里爬出来:“我,国家,就是民族。” 这是谎…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6日
    30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