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类精神本性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早期人文主义兴起。早期人文主义者 接过了苏格拉底的诘问:“认识你自己!”他们要用人性代替中世纪的 神性。我们由此想到许多熟悉的名字:但丁、薄伽丘、达·芬奇、蒙

① 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557—558页,巴黎,日内瓦出版 社,1970。 ② 同上书,第559页。

田……丰特内勒的哲学延续了这样的人文主义。就法国启蒙运动而 言,丰特内勒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我们从他那里可以进 一步认识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18 世纪的启蒙也是丰特内勒入文主 义思想的延续。就精神内涵言,伏尔泰所诉诸的精神自由和泛神论 主张,是丰特内勒关于人的学说的直接继续。丰特内勒是一个具有 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家,兴趣广泛,精通自然科学和入文科学,会说 希腊语和拉丁语,喜欢哲学经典和古典文学,具备理性的头脑,对基 督教持谨慎的批判态度。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身上大多具备丰特内 勒的人格特点。

一般来说,18世纪法国思想家那里的所谓“理性”,其含义并非近 代欧洲哲学认识论中唯理论的“理性”,而是含有许多经验性的因素 (“理性”的内容在这里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乃至自然 科学含义上的经验的混杂,在不同的启蒙学者那里有不同的倾向)。 它之所以被称做“理性”,乃是与“神性”相对立而言。离开这样的前 提,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

丰特内勒关于人的概念最精彩论述见于《死神对话录》一文。① 在他看来,人是由心灵与身体结合而成的;但是人之为人,是由人的 精神因素决定的。就心灵而言,人是理性与热情的混合物,是理性与 热情之间一种奇怪的结合。丰特内勒详细论述了这种“奇怪”中所包 含的神秘性,即人的本性中不由自主的因素,一些“难以理解的热 情”,但有益身心健康。②《死神对话录》讨论了人的热情,这是丰特内 勒论述人的理性的必要条件,目的是寻找属于人的真理,就像笛卡尔 通过怀疑的热情寻找我思的真理一样。

《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一书的作者卡雷是现代法国哲

① 此外,还见丰特内勒的《寓言的起源》、《神谕的历史》、《关于人居世界的多样 性的对话》、《论历史》等。(参见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37页,巴 黎,日内瓦出版社,1970。) ② 比如,热情唤起的一种类似于“疯”与“醉”的状态。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相当多 的笔墨描写了这样的热情,像魏晋时期的诗句和唐朝李白的诗。

学界研究丰特内勒的著名专家,这也是我们迄今为止见到的有关丰 特内勒哲学最全面和权威性的专著(全书705 页),它把大量因零散而 不易收集的丰特内勒著述整理为“丰特内勒的哲学”,并在卷首直言 “本书的目的是分析丰特内勒哲学的主要特征”①。其丰富的资料为 我们的阐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卡雷这样引述丰特内勒分析人的思 路:“我们几乎不知道入是什么,因为我们生活在人群中,习惯使我们 的目光变得迟钝,尤其是我们缺乏加以比较的词语。因为熟悉的东 西不再引人注目,属于我们的东西也就不为人知。”②这就像一句格 言:是谁发现了水,肯定不是鱼,因为鱼距离水太近了!它要求一种 哲学上的隔离效果,远离世俗习惯的目光和心理,这样,我们才能进 入哲学。③ 这里之所以提到缺少词语,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或者熟 悉的词语对于进入丰特内勒的“人学”基本上不适用。这使我们对 丰特内勒的智慧产生兴趣。为了理解人的本性,要远离世俗,以新 的目光观察人。这样的精神姿态才是丰特内勒理解的“精神自由”: 一方面,尽管与世俗眼光不同,丰特内勒要详细阐述的正是启蒙时 代人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对人的分析又是理性的、哲学的,因为它 是隔离的或冷静的分析。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理解了丰特内勒 为什么把他关于人之本性的著作称做《死神对话录》;它研究属于人 的共性的东西。

如何远离现实人的目光呢?在丰特内勒这里,就是不分时代、年 龄、种族、性别,判断一般的人。当这样考察时,他认为自己发现了关 于人的许多偏见。他说:

你们想像人的精神只是寻找真。错了!人的精神和虚假极 有情谊。如果要叙述真实,你得在寓言中展开它。真理非常喜 欢寓言。如果你要说寓言,寓言是讨人喜欢的,但不包含任何真

① 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1页,巴黎,日内瓦出版社,1970。 ② 同上书,第41页。 ③ 从根本上说,这个道理与胡塞尔现象学并不相悖。

实。而且,真理为了使接受它的精神感到快乐,要借助虚假的 形象。①

于是,对于人的精神来说,“真”反倒是一种陌生的东西了。进一步说, 与其说人的本性是理性,不如说是热情,因为人的判断从来就未曾像 天平一样公道(丰特内勒后来谈到,追求公道或理性对人本身却是有 利的。换句话说,乌托邦式的东西是有益的),人真实的心情往往是 烦躁不安的,相比之下,平静和理智却是人最缺乏的。理性只是精神 的结果,理性的心理过程则是焦虑。丰替内勒经常提到的两个字是 “疯”与“愚”。疯是典型的愚,它被当做习惯之外的偏见,或者叫做无 知——一些与笛卡尔“清楚明白”的沉思相悖的不透明因素,但是笛 卡尔的“我思”却是由这些不透明的疯话开始的。无知,所以可以胡 思乱想,这样的自由想像既精彩又危险。

但是,疯与愚也属于人的热情,或理性与启蒙(澄明)之不确定状 态(在笛卡尔那里也是如此)。丰特内勒的态度是,热情与理性的组 合才是完整的人类精神,荒唐的念头乃是健全精神之一部分。与我 们的预想相反,作为早期启蒙思想家,丰特内勒看重的不是理性,而 是人的热情。“正是热情创造和摧毁了一切,如果让理性支配世界, 就什么也不会发生……对人来说,热情就是推动所有运动的风,尽管 热情经常导致暴风骤雨。”②热情是心灵之事,各个时代的哲学或理性 不同,但相似的心情并不改变。心情之倾向性的举止就是风俗,所以 改变风俗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在丰特内勒看来,科学是想像的结果。他说:

所有科学都有它们的空想……要想发现所有这些空想是不 可能的,但是寻找却是有益的……道德也有它的空想,这就是无

① 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44—45页,巴黎,日内瓦出版社, 1970。 ② 同上书,第 52 页。

私和完美的友谊,我们从未曾达到这些,但当人们认为可以实现 它们时,却是有益的,至少在这么认为时,我们可以实现许多其 他的美德或一些值得称赞和尊重的行为。①

于是,目标本身的实现与否和实际结果比起来,就显得不重要了。以 此观之,哲学家反倒是可笑的,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体系已经提供了所 有真理。实际的情形却是,哲学家也是“疯”的,这样的“疯”对哲学精 神是有用的。丰特内勒似乎对能寻找到哲学上的“真”始终持怀疑态 度,他认为重要的是想像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类从来没有失去勇 气,但并没有找到真理。“现代人并没有比古代人发现更多的真理, 庆幸的是他们至少存有发现真理的希望,徒然的却又总是使人快乐 的希望。”②这里,被赞美的是“心情哲学”。在丰特内勒这里,想像或 浪漫色彩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样重要,想像抵制习惯性的思考 方向。精神中只有极少量的公理成分。人们之所以有某种行为,只 是凭着下意识的相信。“相信”是大量的,也是不确定的。热情是试探 的理性,没有热情,启蒙的理性就什么也不是;没有热情,就没有幸 福。人的本性不希望坦然、清晰、无动于衷地看待事物,而希望保持 某些神秘、曲折、令人快慰的虚幻。这使人充满精神的活力。如果丧 失热情,理性冷漠的目光就会杀死这些活力。真的理性是微妙精细 的,决不排斥热情。热情充满冒险和诱惑,热情需要想像加以滋润, 过一种真正的精神生活。

如此看来,丰特内勒与他的晚辈卢梭不无相似之处,他们都不会 因为理性而牺牲人的自然性。不顾人的自然性哲学是不受欢迎的 它不但是有害的,还是危险的。人并不是理性的动物。这样的态度 完全是法国式的,启蒙时代确立了这样的传统;与其说自由、平等、博 爱的口号是出于理性,不如说渗透着热情与直觉,否则就不能理解法 国大革命。“热情”含有行为或行动的要素,而不仅仅是反思,不能用

① 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55页,巴黎,日内瓦出版社,1970。 ② 同上书,第56页。

笛卡尔的尺子衡量。形而上学沉思的价值经常与活的生命相对抗, 自然的热情却把人投入生活的世界。“博爱”的热情并不是理论上 的观念,它也是爱情:情爱与性爱。自由、平等、博爱被启蒙思想家 理解为人的自然权利——人本来就应该遵守的、来自自然的秩序。 “大自然希望在宇宙中建立的秩序总有自己的系列:那里向我们说 的一切,就是自然不能从我们的理性而是从我们的疯狂状态中获得 秩序。”①热情状态也就是自然状态。这样一条热情或心情哲学的 线索可以追溯到近代经验论始祖洛克、比丰特内勒稍早的培尔,其 传承者是卢梭,即以感受性对抗反思,诉诸原始本能状态下的道德 良心,对它则不再问为什么。自然状态不是文明状态,却是完美 状态。

洛克的学说影响了整个18世纪法国哲学的性质。洛克所谓的 “经验”显然偏重认识论方向,而法国人夸大了其中的情感因素,变成 了一种心情哲学。显然,丰特内勒的哲学与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背 离了笛卡尔的思辨方向,后者却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资源。笛 卡尔式的沉思可以设想不需要身体和性别,而在热情的法国人那里, 这不啻放弃了生命!

德勒兹曾经提出:概念只是哲学活动的结果,但是,智慧的过程 却可能有它的形状。同样,当丰特内勒追溯理性的历史时,他看到的 并非都是理性。理性的过程决非像“我思故我在”这里清楚明白 这里的“明白”其实是一种武断,因为它有意隔离了说不出或非逻辑 的精神因素,后者与一些图像相连接。理性的本来状态是晦暗的,好 像一些虚构的寓言。丰特内勒著有《寓言的起源》,他知道与理性比 起来,人们更喜欢诗歌与传奇。虽然原始思维与远古的寓言联系在 一起,但它并不缺少现代人的想像力,诚如丰特内勒所说,人在真理 问题上并没有真正的进步。

① 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62页,巴黎,日内瓦出版社, 1970,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第一章 希腊罗马多神教与古典文化-第三节 罗马文化与宗教-在线阅读

    第三节罗马文化与宗教 一、罗马文化的个性特征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罗马世界时,以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端: 有一次,拿破仑与歌德谈话,说到悲剧的性质,拿破仑表示意见,以 为现代悲剧之不同于古代悲剧,在于我们不复承认一个为人人绝对受其管 辖的“命运”,古代的“命运”已由“政策”取而代之(La politique est la fatalité)。因此他认为“…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41
  • 阿里斯托芬-《云》-(十)第五场-在线阅读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端着一只酒杯自左屋内冲出来,贵狄庇得斯在后面追赶)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哎哟!哎哟! 我的邻居族人,我的同乡们! 快来救命呀!我挨打了,快来帮我呀! 哎呀!我的脑袋呀!我的下巴呀!哎呀! (向费狄庇得斯) 你这个蛮横的东西,竟打起老子来了? 费狄庇得斯 是的,我打了父亲。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向观众) 你们看,他承认打我。 费软成得斯 是的。…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1日
    255
  •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十二-在线阅读

    本卷内容梗概: 【1-106行】在失败的时刻,图尔努斯感到所有拉丁人的眼睛都望着他,他告诉拉提努斯王他准备和埃涅阿斯单独战斗,拉提努斯王和王后阿玛塔劝阻他,他不听 图尔努斯看到战争的挫折使得拉丁人垂头丧气,失去了信心,又见众人的眼光都望着他,似乎要他实践自己的诺言,他未曾开口就已满腔怒火,他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就象那只非洲沙漠里的雄狮胸口被猎人严重刺伤,终于起…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250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十四卷 宙斯受骗陷入赫拉的爱情罗网-在线阅读

    涅斯托尔坐不住了要上战场 喧嚣声一直传进呼饮的涅斯托尔的耳朵, 他立即对阿斯克勒皮奥斯之子这样说: “神样的马卡昂,得考虑战局会如何发展, 船只边的年轻战士们的喊声愈来愈激烈。 现在你且在这里继续斟饮红泡沫酒, 让美发的赫卡墨得尽快把浴水烧暖和, 仔细把伤口上淤积的血污清洗干净, 我得赶快去登高观察是怎么回事情。” -------- 他这样说,一面拿起自己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234
  •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第六章-在线阅读

    第六章 绝对的批判的批判或布鲁诺先生所体现的批判的批判 (1)绝对批判的第一次征讨(马克思) (a)“精神”和“群众”   过去,批判的批判似乎对各种各样的群众的事物多少进行过一番批判的研究。现在我们却发现它是在研究绝对批判的对象,即它自己。到目前为止,它一直是靠批判地贬低、否定和改变某些群众的事物和人物来取得自己的相对荣誉。现在它却靠批判地贬低、否定和改变…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5日
    19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