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以“似本能”为突破口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东 方文化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鲜明地昭示着性善论的主导地 位,因此一切恶都只能是社会教化的责任。而西方文化却普遍相信, 人的本性“是一种恶的动物性,我们大多数的原始冲动是邪恶的,贪 婪的,自私的,敌意的”②。这种人性观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 者倾向于把人性看做形而上的东西,而后者则把人性视为形而下的 本能。不同的观察角度导致了人性被分裂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家、生理学家对人性的关注,是自然科学意义上人的动物本 能,人所独有的精神现象被当做后天习得的非本能排除在科学的视 野之外;玄学家、道学家所感兴趣的,则是人学意义上的理性,他们对

① 马斯洛:《动机与入格》,许金声编译,第13页,华夏出版社,1987。 ② 同上书,第95页。

与人的本能密切相关的欲求是不屑一顾的。这种彼此隔绝的研究思 路把人的本能和理性看成相互对立的两极,却从来没有想到人的精 神活动也可以是科学研究的课题,而人的某些本能行为同样也是人 学应该关注的对象。

马斯洛提出,为什么不能把本能和理性看成合作而非敌对的呢? 他以现代动机理论作为二者同一性的基础,认为人一切生存行为的 真正动机都出自人的内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这是人生最根本的 内驱力。既然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由需要驱动的,那么它在最初的意 义上就无所谓善恶,而只能是中性的。在其后的发展中,人性是不断 趋向于更加健康、更加完美的一个动态系统,它的总体趋势应该是向 善的。因此,必须“对文化和生物两种因素都有恰当的尊重”①,只有 把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统一起来,才能找到人性研究与实证科 学之间的契合点。

从动机理论出发,马斯洛进一步发现,满足需要的冲动是在一个 强度有差异的层级序列里能动地互相联系着的。既然我们可以把本 能和理性看成同一个完整人性序列中的不同层级,那么从本能到理 性之间就应该有一些逐渐过渡的环节。早期本能论者的一个错误就 在于,他们把那些只在人身上有而动物身上没有的冲动,当成非本能 轻易忽略了,而这正是马斯洛所抓住的东西。他说:“当我们在种系 阶梯中上升时,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新的(更高级的)欲望,发现另一 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由机体结构和作用 所决定的。”②

马斯洛提出的“似本能”是入性研究的突破口。之所以在称呼上 把它与本能相关联,因为它同样是人生的基本需要,是维持人之为人 的正常生命不可或缺的因素;之所以又不把它与本能同等对待,是因 为这种需要毕竟是人才具有的。本能需要完全靠先天遗传决定,它 所引发的工具行为、它的能力表现、它的满足方式都是动物性的;似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94页,华夏出版社,1987。 ② 同上书,第105页。

本能是由专属于人的生物机体结构和人的活动决定的更高级的基本 需要,比如对信息、对理解、对美的需要,对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的需 要等。似本能“类似于本能”的特征表现为,它既有生物学上的基因 基础,又有文化上的发展。我们把似本能看做人性结构中的固有成 分,是因为它的确不同于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后天习得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规范。“我们学会一日三餐,学会道谢,学会使用叉匙、桌椅,我们 穿着衣服、鞋子,夜晚睡在床上,说英语。我们吃牛、羊肉,而不吃狗、 猫肉,我们保持清洁,为等级竞争,对金钱朝思暮想。然而,这一切强 大的习惯在受到挫折时可以没有痛苦,甚至间或还有积极的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泛舟或野营时,我们通过轻舒一口气抛开这一 切,承认它们的非本质性质。但对于爱、安全或尊重,却决不可能如 此。”①似本能是人的精神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对它的依赖,就如同 入体的物质生存对维生素的依赖一样。失去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 人就会从内心深处生病,人的灵魂乃至肉体就会死去。因此,似本能 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需要,也是人性的一个规定性特征,它 构成了人的真实存在的本质部分,没有它,人性就不完全、不丰满。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和前期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开启了早期希腊哲学的南意大利传统,他和他的学派在西方科学思想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由于这个学派在数学上的重大研究成果,使希腊早期科学思想被推进到一种较高的抽象的逻辑思维水平。与此相关萌发了一种数理天文学思想。后来在希腊化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在数理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在科学史上有开创性价值。正是基于这种数学研究,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主张数为万…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1日
    458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文化之国-在线阅读

    文化之国 我向未来的空间里飞得太远了:恐怖袭击着我。 我环顾四周,瞧!时间是我的唯一的同行者。 我于是飞回头,飞向故国——越飞越快:飞到你们这里,你们这些现代人啊,我来到文化之国。 我第一次带着要观察你们的眼睛来看你们,怀着善意的热望,确实,我是心里怀着憧憬而来的。 可是情况如何?尽管我是如此害怕——我不由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562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四卷 第六章-在线阅读

    第六章 阿尔凯西劳 (约公元前318—前242年) 阿尔凯西劳(Arcesilaus),撒西斯的儿子,阿波罗多洛在《编年史》 的第三卷中说,他来自伊奥里斯(Aeolis)的彼塔涅(Pitane)。中期学园 (the Middle Academy)就从他那里开始;他第一个因为相反论辩的矛盾而 悬置判断,第一个同时就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论,第一个修改了由 柏…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20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 一 篇 XIV 3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 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 在这第二段时期里,我们应当首先考察智者派,其次考察苏格 拉底,然后考察狭义的苏格拉底派。柏拉图是从苏格拉底派里面 分出来,与亚里士多德一起考察的。Nous(心灵)、目的,最初是以 非常主观的方式来理解的,即把它了解为人的目的(善)。在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则是以普遍的客观方式来理解它…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595
  • 绪论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欧洲大陆现当代 哲学,上溯黑格尔以后的叔本华、尼采的意志哲学,下至当下发生的 后现代哲学。由此观之,在我们这套书中,本卷所讨论的问题皆是与 我们“最近的”。这样说有两个理由。一是从地理上看,欧亚大陆本来 就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使欧亚两大洲的人员往来、物品交换、经济互 补相对便利,而且也使我们在思想、文化、艺术、习俗等…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4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