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美国和后现代世界

博德里拉认为,美国就是后现代之地。说美国是后现代之地包 括许多因素;广表的土地、繁杂的文化多样性、光荣的历史和意识形 态观念,如美国梦、世界警察等。美国“既非梦想,亦非现实。它是超 现实”②。

现代是优越的空间,是19世纪和 20世纪初的城市:一个理性、工 业、自由和进步之地。现代城市通常是在大帝国的中心,创造了城市 和乡村、市区和郊区以及简单的当代和过去的对立。在新世界的美 国,现代城市大放异彩;新建筑技术使办公室和住宅的空间密度以几

①博德里拉:《客体系统》,本尼迪克特英译,第56页,伦教/纽约,1996。 ②博德里拉:《美国》,特纳英译,第28页,伦敦,1988。

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未来的城市变成眼前的现实。现代建筑技术的 新观念是抛弃旧技术而不是改造它。因此,现代建筑技术是钢铁和 玻璃的完美结合。就是说,建筑史现在从新建筑方法开始,过去被否 定而且落在后面。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语言是乌托邦,它的基本 信仰是用理性治疗社会的弊病。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和他们可 能居住的方式之间的新的功能关系中,家现在建设的就像一架机器, 和工业革命初期的工人的有害健康的贫民窟相比,家还是式样雷同 的有采光和空气的居住单元。建筑师不仅试图解决过去的问题,例 如拆除劣质建筑,而且企图解决新问题,例如,工业革命之后的住宅 短缺。但是,对于广大工薪阶层来说,新建的市区十分糟糕,混乱而 吓人,人口密集,空气恶劣。人们感到孤独、异化。城市像个机器使主 体的生活空间变成就像在工厂的生产线上。现代城市就是权力中 心,计划人们的经济、文化和道德优势。

一座后现代化的城市是怎样的呢?博德里拉描述了他的纽约印 象。纽约的交通令人恐怖和震惊,繁忙而危险,令人神经冲动而紧 张,就像能量冲出电池。每个人都陷入入流,就像储入电池。在一个 机器化的世界里,一个人就可能引起一系列后果。后现代的城市不 再是工作的地方,没有过去那种中心化的权力,不再控制周围地区, 而且市区很少。入们不再从郊区蜂拥挤进市区,而建立了无数的卫 星城。后现代的城市是非中心和发散的,比如纽约同时是世界的中 心,又不是这种中心。博德里拉描述了纽约和巴黎街道的不同。巴 黎的街道只是在革命高涨时才周期性地和分散地活跃起来,而在其 余的时间里它们只是匆忙的人们的通道。然而,在纽约,街道永远处 于革命的骚动中。纽约的马拉松已经成了这种拜物教行为的一种国 际性的象征,代表这种疯狂行为的口号是:我做到了!纽约是一个自 由而疯狂的城市,充满了现代城市的能量和魅力,但它没有真实的目 的。纽约总是处于一种速度、噪音和过度消费的末日状态、永恒的游 戏的状态,带着一种完全割断和大自然关系的人造性,这个地方不再 和自然对抗。纽约就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画或文本,就是对这种巴 洛克状态的最后嘲讽。纽约产生了欲望中烧的群众的潜在的无政府状态,这座后现代都市由于一系列的变化而变得非中心化和分散化。 后现代的纽约就是美国的缩影。“美国这个已实现了希望,因而也不 再有希望的社会,这个模仿世界的超现实的社会也正是世界的 未来。”①

作为后现代之地的美国,最令人赞扬的一个方面就是它对封闭 的拒绝和否定:它的开放性、不断的游戏、多元的视角、创造某种彻底 新的东西的无限机遇。那么,后现代主义如何对待像宇宙大爆炸或 者千禧年这些事件呢?博德里拉认为,还有更坏的事件等待我们去 应付:我们毕竟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他认为,现在威慑因素已经 成功,我们必须习惯于这样的观念,不再有任何目的,将不会有任何 目的,历史已经变得没完没了。人类错过了大爆炸,而现在,通过超 现实的运作,人类将错过目的。目的这种无限的延期,由于回避现实 而导致的不是历史的停滞,而是历史的“翻转”。他认为有时,如在 20 世纪80年代,历史转向了相反的方向。博德里拉的确试图发现时间 中的点,即我们从象征滑向模仿,从真实滑向符号的那个点,而且在 许多方面,他的全部事业总括起来可能就是以形象的和幽默的方式 描述这种滑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道德的人-在线阅读

    有道德的人 对于慵懒而贪眠的心,必须用雷霆和闪电跟他说话。 可是美所发出的声音很轻:她只是蹑手蹑脚地走进清醒的灵魂。 今天我的盾牌向我轻轻地颤动而发笑;就是美所发出的神圣的笑和震颤。 你们有道德的人啊,今天我的美在笑你们。她的声音如是传到我的耳中:“他们也想获得——酬报!” 你们也想获得酬报,你们有道德的人!为道德索取酬报、为尘世索取天国、为你们的今天索取永…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429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一章-丙-在线阅读

    丙、爱利亚学派 毕泰戈拉派哲学还没有达到用思辨的形式来表现概念。数虽 是概念,但只是在表象、直观方式内的概念,——在量的形式内的 区别,没有被表现为纯粹概念,而只是两者的混合体。把绝对本质 表现为纯粹概念或被思维者,表现为概念或思维的运动,乃是我们 所看见的必然要到来的次一阶段;而这就是我们在爱利亚学派里 所见到的。在这个学派里,我们看见思想本身成为独立自由…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462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五章 理念论-在线阅读

    第⼗五章 理念论 《国家篇》的中间⼀部分,即⾃第五卷的后半部⾄第七卷的末 尾,主要地是论述与政治学相对的纯粹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以⼀种相 当突然的论述被提了出来: 除⾮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 神和⼒量,使政治的伟⼤和智慧合⽽为⼀,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 ⽽不顾另⼀的平庸的⼈们驱逐到⼀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 ⽽得到安宁——⽽…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203
  • 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第2章 爱琴文明-在线阅读

    第II章 爱琴文明 古希腊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爱琴文明。爱琴 文明的发展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依次是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以及 多利亚人入侵后的“黑暗时代”。这一章,我将分别阐述爱琴文明这 三个小阶段的详细发展历程,包括它们产生的背景、考古发现、历史 分期以及它们的文化特征。第I节 爱琴文明的起点——克里特文明 前文提过,爱琴文明包括四个地区,其…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356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三编 近代哲学-引言-在线阅读

    引 言 近代哲学是继古代哲学和中古哲学之后,西方哲学又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按照西方学术界一般的划分方法,近代哲学(modern philosophy)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 后是“当代哲学”(contemporary philosophy),故应称之为“现代 哲学”。我们则习惯上将其下限划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别于 20 …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20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