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悲剧的诞生》-九-在线阅读

在希腊悲剧的阿波罗部分、也即在对话中浮现出来的一切,看

起来是简单的、透明的、美丽的。在此意义上讲,对话是希腊人的

映象——希腊人的本性是在舞蹈中彰显出来的,因为在舞蹈中最

大的力量只是潜在的,但在灵活而多彩的动作中得以透露出来。

所以,索福克勒斯的英雄的语言以其阿波罗式的确定和明静特性 65

而让我们大为惊喜,以至于我们立刻就以为洞见到了他们的本质

的最内在根基,带着几分惊讶,惊讶于通向这个根基的道路是如此

之短。然而,如果我们先撇开那浮现出来、变得清晰可见的英雄性

格——根本上,后者无非是投在一堵暗墙上的影像,也即完完全全

是现象——,而倒是深入到投射在这些明亮镜像上面的神话,那

么,我们就会突然体验到一种与熟悉的视觉现象相反的现象。当

我们竭力注视太阳时感到刺眼而转过头去,我们眼前就会出现暗

色的斑点,仿佛是用来治眼睛的药物;相反,索福克勒斯的英雄那

种明亮的影像显现,简言之,面具中的阿波罗因素,却是一种对自

然之内核和恐怖的洞察的必然产物,仿佛是用来治疗被恐怖黑夜

损害的视力的闪亮斑点。唯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相信自己

正确地把握了“希腊的明朗”这个严肃而重要的概念;而无疑地,在

当代的所有地方,我们都能在安全的惬意状态中见到关于这种明

朗的被误解了的概念。

希腊舞台上最悲惨的形象,不幸的俄狄浦斯,被索福克勒斯理70

悲剧的诞生

解为高贵的人,他纵然智慧过人却注定要犯错受难,不过到最后,

由于他承受的巨大痛苦,他对周遭施展了一种神秘的、大有裨益的

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在他亡故后依然起着作用。高贵的人不会犯

罪,这位深沉的诗人想告诉我们:通过他的行为,一切法律,一切自

然秩序,甚至道德世界,都可能归于毁灭,恰恰是通过这种行为,一

个更高的神秘的作用范围产生了,就是那些在被推翻了的旧世界

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作用。这就是这位诗人想告诉我们的东

66 西,只要他同时也是一位宗教思想家①:作为诗人,他首先向我们

展示了一个神奇地纠结的讼案之结,法官慢慢地一节又一节解开

了这个结,也导致了自己的毁灭;对于这种辩证的解决,真正希腊

式的快乐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一种优越的明朗之气贯穿了整部

作品,往往打掉了那个讼案的可怕前提的锋芒。在《俄狄浦斯在科

罗诺斯》②中,我们发现这同一种明朗,但它被提升到一种无限的

美化之中了;这位老人遭受了极度苦难,他纯粹作为受苦者经受

他所遭受的一切,而与之相对的是一种超凡的明朗,它从神界降落

下来,暗示我们这个③英雄以其纯粹被动的行为而达到了至高的、

远远超越其生命的主动性,而他早先生命中有意识的努力和追求,

却只是把他带向了被动性。于是,那个在凡人眼里纠缠不清的俄

狄浦斯故事的讼案之结就慢慢解开了——而且,在辩证法的这种

神性对立面那里,人类最深刻的快乐向我们袭来。如若我们这种

解释正确地对待了诗人,那么,我们就总还可以来追问一下,由此

① 同时也是一位宗教思想家]誊清稿:哲学家。——编注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译注

③ 这个]1872年第一版:这个悲伤的。——编注九

71

是不是已经穷尽了神话内容:这里显而易见,诗人的整个见解无非

是那个幻象,那是在我们一瞥深渊之后,具有疗救力量的自然端到

我们面前的幻象。俄狄浦斯是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是他母亲的

丈夫,俄狄浦斯又是斯芬克司之谜的破解者!这样一种命运的神

秘三重性向我们道说了什么呢?有一个古老的、特别在波斯流传

的民间信仰,说智慧的巫师只能产自乱伦——鉴于解谜和娶母的

俄狄浦斯,我们马上可以对此作出如下阐释:只要有某些预言性的

神奇力量打破了当前和将来的界限、僵固的个体化原则,根本上也

就是打破了自然的真正魔力,在这种地方,就必定有一种巨大的反 67

自然现象——例如前面讲的乱伦——作为原因而先行发生了;因

为,要不是通过成功地抗拒自然,也即通过非自然因素,人们又怎

么能迫使自然交出自己的秘密呢?我看到,这种认识就体现在俄

狄浦斯命运那可怕的三重性中:破解自然之谜(那二重性的斯芬克

司)的同一个人,必须作为弑父者和娶母者来打破最神圣的自然秩

序。的确,这个神话似乎要悄悄地跟我们说:智慧,尤其是狄奥尼

索斯的智慧,乃是一种反自然的可怖之事,谁若通过自己的知识把

自然投入到毁灭的深渊之中,他自己也就必须经历自然的解体。

“智慧的锋芒转而刺向智者:智慧乃是一种对自然的犯罪”—-这

个神话向我们喊出了此等骇人的原理;然而,这位希腊诗人却像一

缕阳光,去触摸这个神话的崇高而又可怕的门农①之柱,使后者突

然发出音响——用索福克勒斯的旋律!

门农(Memnon):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最美的男子,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后

为阿卡琉斯所杀。-—译注72

悲剧的诞生

现在,与被动性之光荣相对照,我要提出照耀着埃斯库罗斯

普罗米修斯的主动性之光荣。在这里,思想家埃斯库罗斯要告诉

我们的,却是他作为诗人只能通过其比喻式的形象让我们猜度的

东西①;这个东西,青年歌德已经懂得用自己的普罗米修斯的豪言

壮语向我们揭示出来了:②

我坐在这里,照着我的形象

塑造人,

一个与我相像的种类,

受苦,哭泣,

享受,快乐,

而像我一样,

对你毫无敬意!③

人类把自己提升到泰坦的高度,为自己争得文化,并且迫使诸

68 神与他结盟,因为人类以其自身特有的智慧,掌握着诸神的实存和

范限。上面这首普罗米修斯之诗,按其基本思想来看是对非虔敬

的赞颂之歌,但这首诗中最美妙者,却是埃斯库罗斯对正义的深深

追求:一方面是勇敢“个体”的无尽苦难,另一方面则是神性的困

厄,实即对一种诸神黄昏的预感,这两个苦难世界的力量迫使双方

和解,达到形而上学的统一性——所有这一切都极为强烈地让我

① 通过其比喻式的形象让我们猜度的东西]誊清稿:隐瞒的东西。———编注

② 在这里,思想家埃斯库罗斯……]誉清稿:其本能的预感为我们发现了普罗米

修斯,另一方面也发现了荷马,其方式类似于席勒——作为第一个、到现在为止也是最

后一个——对希腊悲剧合唱歌队的理解;参看歌德:《普罗米修斯》,第 51—57

行。——编注

③歌德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的一个片断。——译注九

73

们想起埃斯库罗斯世界观的核心和原理,它把命运(Moira)看作

超越诸神和人类而稳居宝座的永恒正义。埃斯库罗斯把奥林匹斯

世界置于他的正义天平上,其胆略可谓惊人;有鉴于此,我们必须

回想一下,深思熟虑的希腊人在其宗教秘仪中有一种牢不可破的

形而上学思想之基础,而且可能对奥林匹斯诸神发泄其全部怀疑

念头。特别是希腊的艺术家面对这些神祇依稀地感受到了一种相

互依赖:而恰恰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中,这种感觉得到了

象征的表达。这位泰坦式的艺术家心中有一种固执的信仰,以为

自己能够创造人类,至少能够消灭掉奥林匹斯诸神:这是要通过他

那高等的智慧来完成的,而无疑地,他就不得不经受永恒的苦难而

为这种智慧付出代价。这位伟大天才的美妙“能力”(即便以永恒

的苦难为代价也是微不足道的),艺术家严峻的自豪——此乃埃斯

库罗斯创作的内涵和灵魂,而索福克勒斯则在其《俄狄浦斯》中奏

响了神圣者的胜利之歌的前奏曲。不过,即便埃斯库罗斯对此神

话的解释也未能测出它那惊人的深度恐惧,而毋宁说,艺术家的生

成快乐,那抗拒一切灾祸的艺术创造的喜悦,只不过是反映在黑暗

的悲哀之湖面上的亮丽的蓝天白云。普罗米修斯的传说乃是整个69

雅利安民族的原始财产,是一个证据,表明这个民族善于感受深沉

而悲剧性的东西;其实不无可能的是,这个神话之于雅利安人,就

如同原罪神话之于闪米特人一样,是具有独特的意义的,这两个神

话之间有着某种类似于兄妹的亲缘关系。普罗米修斯神话的前

提,乃是天真的人类给予火以一种过高的价值,把火当作每一种上

升文化的真正守护神;然而,人类自由地支配火,人类获得火不光

是靠苍天的馈赠,诸如燃烧的闪电或者温热的阳光,这一点在那些74

悲剧的诞生

遐想的原始人看来乃是一种渎神,乃是一种神性自然的剥夺。而

且这样一来,第一个哲学问题就立刻设置了一个令人痛苦的、不可

解决的人与神之间的矛盾,把它像一块①岩石一般推到每一种文

化的大门口。人类能分享的至善和至美的东西,人类先要通过一

种渎神才能争得,然后又不得不自食其果,即是说,不得不承受那

整个痛苦和忧伤的洪流,那是受冒犯的苍天神灵必须要用来打击

力求上升而成就高贵的人类②的:一个严峻的思想,它赋予渎神以

尊严,通过这种尊严与闪米特人的原罪神话奇特地区分开来;在闪

米特人的原罪神话中,好奇、说谎欺骗、不堪诱惑、淫荡,质言之,一

系列主要属于女性的恶习,被视为祸害之根源。而雅利安人的观

念的突出标志,则在于那种崇高观点,它把主动的罪恶当作普罗米

修斯的真正德性;同时,我们从中也就发现了悲观主义悲剧的伦理

基础,那是对人类祸害的辩护,而且既是对人类之罪责的辩护,也

是对由此产生的苦难的辩护。万物本质中的灾祸——这是遐想的

70 雅利安人不想加以抹煞的——世界核心中的矛盾,向雅利安人敞

显为各种不同世界的交织,例如神界与人界的交织,每个世界作为

个体都是合理的,但作为个别世界与另一个世界并存时,它势必要

为自己的个体化经受苦难。当个人英勇地追求普遍,试图跨越个

体化的界限,意愿成为这一个世界本质本身时,他自己就要忍受隐

藏在万物中的原始矛盾,也就是说,他就要渎神和受苦了。所以,

① 一块]1872年第一版付印稿;1872年第一版;1874/1878年第二版付印稿;大

八开本版;1874/1878年版:一块[译按:仅有德文不定冠词阳性与中性之别,中文无法

传达]。——编注

② 力求上升而成就高贵的人类]誊清稿:可怜的受罚的人类。——编注九

75

雅利安人把渎神理解为男性,而闪米特人则把罪恶理解为女性,正

如原始的渎神是男人干的,而原罪是女人犯的。此外,女巫合唱歌

队唱道:

女人走了几千步,

我们不要太较真;

不管女人多着忙,

男人一跃便赶上。①

谁若弄懂了那个普罗米修斯传说的最内在核心——亦即泰坦

式奋斗的个体是势必要亵渎神明的——,他就必定同时也会感受

到这种悲观主义观念中的非阿波罗因素;因为阿波罗恰恰是要在

个体之间划出界线,并且总是再三要求他们有自知之明,掌握尺

度,要他们记住这些界线是最神圣的世界规律,由此来安抚个体。

但为了在这样一种阿波罗倾向中形式不至于僵化为埃及式的呆板

和冷酷,为了在努力为个别的波浪确定轨道和范围时不至于使整

个湖水变成了一潭死水,狄奥尼索斯的滔滔洪流偶尔又会摧毁掉

所有那些小圆圈②,就是纯然阿波罗式的“意志”力求把希腊文化

吸引入其中的那些小圆圈。于是,那骤然高涨的狄奥尼索斯洪流

就担负起个体的各种小波浪,如同普罗米修斯的兄弟、泰坦巨神阿

特拉斯③背负着大地一般。这种泰坦式的欲望,仿佛要成为所有71

个人的阿特拉斯,用巨肩把他们扛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这种

欲望乃是普罗米修斯因素与狄奥尼索斯因素的共性所在。从这个

① 参看歌德:《浮士德》第一部,第3982—2985行。——编注

② 圆圈]誉清稿:个〈体>之圆圈。——编注

阿特拉斯(Atlas):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属泰坦神族。——译注76

悲剧的诞生

方面看,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就是狄奥尼索斯的面具,而此前

提到过的埃斯库罗斯对于正义的那种深刻追求,则透露出普罗米

修斯在父系一脉上源自阿波罗,后者是个体化之神和正义界限之

神,是明智者。所以,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的双重本质,即他

兼具狄奥尼索斯本性和阿波罗本性,就可以①用抽象的公式来加

以表达:“现存的一切既正义又不正义,在两种情况下都是同样合

理的。”

这就你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世界!② ——③

有一个不容争辩的传说是,最古形态的希腊悲剧只以狄奥尼

索斯的苦难为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现成的舞台主角正是

狄奥尼索斯。但我们可以同样确凿地断定,直到欧里庇德斯,狄奥

尼索斯向来都是悲剧主角,希腊舞台上的所有著名角色,普罗米修

斯、④俄狄浦斯,等等,都只是那个原始的主角狄奥尼索斯的面具

而已。所有这些面具后面隐藏着一个神祇,这乃是唯一根本性的

①可以]1872 年第一版付印稿:可以——使逻辑学家欧里庇德斯大感惊

奇。——编注

② 歌德:《浮士德》第一部,第409行。——编注

③透露出普罗米修斯在父系……]誊清稿:让人看出普罗米修斯在父系一脉上

源自阿波罗。“正义的合理性在不正义中”——所以,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的双重

本性,即他的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起源,也许就可以用抽象的公式来加以表达。——

编注

普罗米修斯,]1872年第一版;1874/1878年第二版付印稿:普罗米修斯[译

按:此处仅少一个逗号]——编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原子论的创始者留基伯

    留基伯(Leucippus)的生平资料留存极少,只有第欧根尼·拉尔修的短短两句话的记述;"留基伯出生于爱利亚,有人说他出生于阿布德拉,也有人说他出生于米利都。他是芝诺的学生。"他的生卒年代已无从香考。但他必定比巴门尼德年轻。而年长干公元前460年左右出生的德谟克利特。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曾从他那里吸取"虚空"概念,而在公元前 423年上演的阿里斯托芬的喜剧《…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323
  • 第五节哲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解读密码超越了知识的界限,实现了向超越领域的思想飞跃。 雅斯贝斯在术语上将这一思想飞跃称为哲学信仰,充分体现出他讲 的哲学信仰同康德在实践理性中讲的信仰之间的传承关系。但康德 是在伦理实践的意义上讲述信仰的,而雅斯贝斯所讲的哲学信仰是 超越伦理实践的。超越伦理实践的信仰除了有哲学信仰外,还有宗 教信仰,而雅斯贝斯的思想也确实具有同宗教思想的可比较性。由 此自…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222
  •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第八讲 欧洲⼤陆唯理论哲学-在线阅读

    第⼋讲 欧洲⼤陆唯理论哲学 在上⼀讲中,我们介绍了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发展演变情况。我们看到,当休谟把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使之演变为怀疑论时,经验论作为⼀种认识论就已经⾛⼊了死胡同。经验论的最后结果就是怀疑论或不可知论,⽽怀疑论在近代认识论最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实体问题和必然规律问题——上的最后结论完全是消极的和否定性的。这种关于实体和必然规律的不可知论…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3日
    334
  • 尼采-《悲剧的诞生》-十三-在线阅读

    十三 苏格拉底与欧里庇德斯关系甚密,意趣相投,同时古人对此点 也不无觉察;对于这种可喜的觉察能力的最动人表达,乃是那个在 雅典广为流行的传说④,说苏格拉底经常帮助欧里庇德斯写诗。 要列举当代的民众蛊惑者时,“美好古代”的拥护者们总是一口气 说出这两个名字:由于受这两个人的影响⑤,古代马拉松式的、敦 实有力的卓越身体和灵魂,随着身心力量的不断委靡,越来越成为 …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112
  • 梅林-《马克思传》-第十二章-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资本论》 (一)阵痛 马克思没有参加日内瓦代表大会,因为在他看来,完成他的主要著作(他认为他过去所写的都不过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要比参加任何代表大会对工人说来都更为重要。他这里考虑的是从1866年1月1日开始的《资本论》第一卷的修辞和誊清工作。开始时工作进行得极为迅速,因为他“在长期的阵痛之后,当然愿意享受一下犊之乐舐”。 这种阵痛所延续的…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2日
    25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