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权力意志》-第一卷 前言-在线阅读

前言

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第12卷和第13卷包含尼采自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的全部残篇遗稿,此即考订版《尼采全集》第八部分的内容。这些残篇遗稿由22本手稿组成,其中有15个较厚的本子、3个小笔记本和4个文件夹。

我们出版尼采残篇遗稿所遵循的原则,已经在《尼采全集》第7卷前言中指明,可供查阅。(1)

对于考订研究版第12卷和第13卷,我们还得作如下说明:这两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原因在于,它们完整地、以忠实于手稿的方式呈现了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初(其创作活动的结束)期间的全部残篇、计划、提纲和标题,因此为最终解决关于所谓的尼采哲学主要著作——以《权力意志》为书名——的聚讼纷纭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以编年顺序排列的残篇,给出了一种准确的、近乎完备的对尼采1885年秋至1889年1月初之间的创作活动和文字意图的描绘。如此编成的残篇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为什么包含在以往尼采版本中的、由彼得·加斯特和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一起编成的《权力意志》(2)一书,从编辑方面看是站不住脚的,从内容上看也是极其可疑的。我们作的注解(考订研究版第14卷)(3)将细致地阐明这一点,并且证明:尼采如何随着岁月的推移改变了自己的写作计划,最后在1888年8月底完全放弃了发表一部题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著作的设想。

施勒希塔的一个功绩在于:提出要以编年顺序来出版尼采的遗稿,以此为一个原则性的编辑要求。(4)可是,在他所编辑的所谓“重估时期”的尼采遗稿版本中,他本人恰恰没有满足这一要求,因为他只是把传统的《权力意志》一书的相同材料以(表面上的)编年顺序重新出版。换言之,虽然并不情愿,但施勒希塔在内容上其实是赞成彼得·加斯特和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根据大量80年代残篇遗稿选编而成的这个选本的。

眼下这个第12卷对应于考订全集版第八部分的如下卷本:第八部分第1卷,第3—348页(柏林/纽约1974年)和第八部分第2卷,第1—248页(柏林1970年)。因此,它包含了尼采作于1885年秋至1887年秋的残篇。

马志诺·蒙提那里

————————————————————

(1) 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KSA)第7卷至第13卷为尼采不同时期的残篇遗稿。——译注

(2)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彼得·加斯特、福斯特-尼采编,斯图加特,1906年初版。——译注

(3) 相应注解均补入正文当页,标为“编注”。——译注

(4) 参看尼采:《文集》,三卷本,慕尼黑、达姆斯塔特,1954—1956年,第3卷,第1393页以下。——编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八版译者序-在线阅读

    第八版译者序 美国学者斯通普夫和菲泽两位教授所著《西方哲学史》自 2003年第七版出版后,最近 经过修订的第八版面世了,仅此便足以说明这本书在国外英语世界受欢迎的程度,以及作 者不断修正和补充自己的思想的“日新”精神。我曾在2005年出版的该书第七版中译本序 中预言:“可以预料,只要作者健在,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的哲学史问世。史家的思想紧紧 地与时代的进展平行…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73
  • 第二节卡西尔

    卡西尔(E.Cassirer)1874年出身在德国布雷斯劳(这个城市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波兰)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年轻的卡西尔 学习兴趣非常广泛,先后在柏林、莱比锡、海德堡、慕尼黑等大学学习 法学、哲学、文学、数学等多门学科,还选修了历史和艺术史等课程。 1896年他来到马堡大学,在柯亨的指导下,于1899年写出博士论文 《笛卡尔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557
  • 第五章 政治哲学

    人们一般把康德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而实践哲学又 分为道德哲学、法哲学和政治哲学。不能说这种划分是错误的,或者 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划分会产生出这样一个 问题:这些被分割了的各个部分是否有联系呢,还是它们只是康德在 不同领域提出的各自独立的学说——就像他早期的星云说与他的政 治哲学没有关系一样?如果不能或没有对这些部分如何有机地构成…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98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在线阅读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哲学陷入了重新寻找方向、重新检查基础,甚至重新确定问题和对象的混乱局面,哲学家们广泛深入的探索为 20世纪西方哲学开辟了道路。 从思想史来看,19 世纪的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者为宗旨的永久性制度结构。多元化学科的创立乃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685
  • 第三节“镜像阶段”论

    1936年拉康在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会上提出了他的 “镜像阶段”理论。1949年在第16届年会上他将关于“镜像阶段”的 论文修改后再次提出。 拉康是从法国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那里借用“镜像”这 个概念的。但是,他用精神分析的术语重新解释了它。镜像阶段的 观念是通过猿和人的对比而提出来的。猿和人对他们的镜像形象的每个反应都不同。猿…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1.2K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