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对传统的认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先验哲学”,这就是在哲学史上有名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一“革命”的实质,在于转换了认识的参照系,即一种认识的客观、必然与否,不在于认识是否符合对象,而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认识是否遵循了我们在纯粹知性概念(范畴)中所具有的内在、先天的思维法则。这就涉及到认识者先天所具有的认识能力及其本有的逻辑工具问题。因此,为论证这种先验哲学与认识论,康德从人的认识能力入手,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

对于这一哲学思考的主题,康德特别声言,他的这一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某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的,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1。在这段话中,康德挑明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两大任务:一 是通过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来展现理性所具有的一切独立于 经验的“先天知识”,尤其是作为认识的基础的“先验逻辑”;二是借此 来论证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因为在康德看来,此前 西方的所有形而上学学说,都称不上是“科学的”,它们并不具备作为 科学的形而上学的条件,故而“形而上学”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并未曾 有过。就康德本人而言,他认为要建立这种科学的形而上学,首先要 建立起“先验哲学”。从两者的关系上说,虽然先验哲学只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存在于形而上学之先,并且是能够使形而上学 成为可能的科学。

康德所构想的形而上学,是一门出自纯粹理性的知识的科学,亦即有关先天的、非经验的知识的科学。在康德哲学语言中,“先天的” (apriori)一词具有这么三层含义:首先,从逻辑顺序而言,它是先于 对对象的认识的,例如,在对对象进行直观之前,认识者先已具有纯 粹直观的形式。其次,从来源上说,它源于纯粹理性本身,因而是独立于经验的。再次,就知识的属性来说,它意味着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了解康德有关“先天”的这些界定,是把握他的哲学思想的基础。 康德先验哲学的立论的根据,就在于认定人类的一切认识活动,不论 是数学的、物理学的还是哲学的,都是以某种先天的知识为根据、为 先决条件的。对于任何能够扩展知识的“综合”性的而非“分析”性的认识活动,思维除了遵守古已有之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之外,还 需要服从他所建立的“先验逻辑”,即“一门规定这些知识(即‘纯粹知性知识和纯粹理性知识’——引者)的来源、范围和客观有效性的科学”2。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康德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逻辑”这一用语,而是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指称相同的对象与内容, 这表明康德实际上是把先验逻辑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来看待的。这种先验逻辑或形而上学,它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康德用一个命题来加以概括和表达,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Ⅱ;参见邓晓芒译本,“第1版序”,第3—4页。 ↩︎
  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57=B82;参见邓晓芒译本,第55页。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Part1-在线阅读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意志的客体化 精神的寓所是我们,不是阴曹地府,不是天上星辰:这 两者都是活在我们之中的精神所制作的。 § 17 145 在第一篇里我们只是把表象作为表象,从而也只是在普遍的 形式上加以考察。至于抽象的表象,亦即概念,它只是由于和直 观表象有着相应的关系,它才有一切内蕴和意义,否则 便无价 值、无内容;就这一点说,我们也是按它的内蕴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875
  • 第一节 考察哲学现状、重新定位哲学

    《差别》一文是黑格尔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其意义自然不能 低估。黑格尔的本意是借评论当时热门的费希特和谢林哲学,来阐 述自己哲学的基本观点,因为他当时既没有成熟的体系,也没有时间 写部大作品,所以只有通过评价他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比一个陌 生人骤然拿出一个并不严整的体系,要更加稳妥和更吸引公众的注 意力。所以《差别》一书的结构与通常相反,它是先论后评,黑格…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74
  • 第三节性本能论

    性本能论与无意识理论共同构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两块 理论基石。弗洛伊德之所以重视性问题研究,起因于他的精神病医 疗实践。他在研究患者的变态心理时,发现他们的症状多与性挫折 有关,病症的表现实际上是未能获得的性需求的补偿。因此他推断, 性冲动是无意识心理中最原始的本能,它受到意识、前意识的封锁和 压抑,很难在公开场合有所表现。但是在变态心理下,由于冲破了意…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482
  • 第十九章孔德

    孔德(Auguste Comte)1798年生于法国蒙彼利埃。1806年,他 在蒙彼利埃中学读书,1814年,进入巴黎综合工艺学校。从学校毕业 后,孔德主要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他非常崇拜当时的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并终于设法与圣西门结识并成为其秘书。在圣西门影响下, 孔德开始研究社会哲学。但是,后来孔德与圣西门的关系破裂。1826 年,孔德开始为他的朋友开设实…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477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第三章-在线阅读

    节制或自制以及对神有正确观念的必要性,第1—2节。神明眷佑世人,第3—9节。其他动物都是神为人而造的,第10节。除了次等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感官外,神明还赐给人以理性和语言,第11、12节。我们虽然看不见神,凭他们所做的工作就可以确信他们是存在的,第13、14节。因此,应该按照我们的经济条件敬奉神,第15、18节、 苏格拉底并不是急于要求他的从者口才流利,有办事…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58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