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判断力批判》的缘起

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判断力批判》是最后完成的。按照康德 本来的计划,他的哲学体系应当是两个主体部分,即关于人类认识能 力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关于人类实践能力的《实践理性批判》,以及 由这两个批判所建立起来的“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顶 多再加上结合这两方面而在理性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宗教学”(《单纯 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所以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论”部分曾 把“我们理性的一切兴趣(思辨的以及实践的)”归结为三个问题: “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①它 们分别属于“理论的”(认识论)、“实践的”(道德学)和“实践的同时又 是理论的”(宗教学)三个方面。在由此展开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康德 对于《实践理性批判》和宗教学所包含的大致内容已经胸有成竹了。 然而,康德后来提到他的全部哲学思考的三个问题时,却在后面增加 了一个问题,即“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②并认为“从 根本说来,可以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 一个问题有关系”③。杨祖陶先生指出:“根据康德把人是什么这个问 题看作是一切其他问题归宗的根本问题,把入类学看作回答这一根 本问题的学科,我们可以说,他在这里实际上(不管他自觉与否)已经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805=B833;参见邓晓芒译本,第612页。

②《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第2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91。

超出了他1781年提出三个问题时所设计的纯粹理性体系,即道德-自 然形而上学体系,而构想出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即接近于我们今天 称之为哲学人类学的那样一种体系。”①这一变化是如何来的呢? 早在1787年底,当刚刚完成的《实践理性批判》尚未出版之际,康 德对自己哲学的整个体系结构已有一个大的调整。他在这年的12 月 写给莱因哈德的信中说:

我现在正忙于鉴赏力的批判。在这里,将揭示一种新的先 天原则,它与过去所揭示的不同。因为心灵具有三种能力;认识 能力,快乐与不快的感觉,欲望能力。我在纯粹(理论)理性的批 判里发现了第一种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的批判里发现 了第三种能力的先天原则。现在,我试图发现第二种能力的先 天原则,虽然过去我曾认为,这种原则是不能发现的。对上述考 察的各种能力的解析,使我在人的心灵中发现了这个体系。赞 赏这个体系,尽可能地论证这个体系,为我的余生提供了充足的 素材。这个体系把我引上了这样一条道路,它使我认识到哲学 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先天原则。人们可以一一 地列举它们,可以确切地规定以这种方式可能的知识的范 围——理论哲学、目的论、实践哲学。②

这时,康德思考的重心已从对“理性”的两重划分(理论的和实践 的)转移到了对人的三种能力的划分上来了,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有 时不能正确地确定某个对象的研究方法,那么,只要我能够回顾一下 认识和与此相关的心灵能力各要素的全貌,就能找到我所期待的答 案。”③而这时所增加的一种心灵能力,就是关于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 的能力。在此之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曾认为:“我们判断的要 素只要与愉快或不愉快相关、因而作为实践的判断要素,就不属于先

① 杨祖陶:《康德黑格尔研究》,第17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②③《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第1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验哲学的范围”①。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也曾明确提出,通常心理 学中对愉快情感的规定有可能导致“愉快的情感将会是对欲求能力 进行规定的基础……但这样一来,实践哲学的最高原则就必然会不 得不丧失于经验性中了”②,而这是必须坚决拒斥的。至此,人的情感 能力,即“感觉愉快和不愉快的能力”,在康德看来还一直是一个经验 的心理学问题,而不是先验哲学的问题。可见,正是后来对情感能力 的先天原则的“发现”,导致了康德《判断力批判》的诞生。《判断力批 判》就是要从“判断力”中为人的情感能力寻求一种先天的原则,以便 使人的知、情、意都能具有先验哲学的基础,从而完成对整个人性做 哲学研究的具有先验性质的“人类学”。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撒母耳记上-在线阅读

    以利加拿全家在示罗 在以法莲山区的拉玛城有一个人,名叫以利加拿。他是耶罗罕的儿子,以利户的孙子,是属于以法莲支族,苏弗宗族,托户家的人。 以利加拿有两个妻子——哈娜和比尼娜。比尼娜有儿女,哈娜没有。 以利加拿每年都从拉玛到示罗去敬拜上主——万军的统帅,向他献祭。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作上主的祭司。 以利加拿每次献祭后,都把祭过的肉分给比尼…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5日
    1.6K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古老的法版和新的法版-在线阅读

    古老的法版和新的法版 1 我坐在这里等待,四周放着一些古老的破碎的…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915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二编 第二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 逻辑的谬误推理在于一个理性推论在形式上的错误,而其内容则尽 可以是随便什么别的东西。但一个先验的谬误推理拥有一个先验的根 据:在形式上作出虚假的推论。以这种方式,这一类的错误推论在人类理 性的本性中将有自己的根据,并带有某种不可避免的、虽然不是不可消解 的幻觉。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概念,它并未被列入上面的先验概念的一 览表中,…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670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 第十二章-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克力同 克力同(Crito)是雅典公民。他在性情上最为挚爱苏格拉底,照顾 他,为他准备了所有所需之物。此外,他的儿子克里托布卢(Critobulus)、 赫谟根尼(Hermogenes)、厄庇根尼(Epigenes)和克特西普(Ctesippus), 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力同也写了十七篇对话,这些对话以单卷本现存 于世,其题名分别为: 《人是不可…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44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二、先验方法论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在线阅读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A832 我所理解的建筑术就是对于各种系统的艺术。因为系统的统一性就是使 普通的知识首次成为科学、亦即使知识的一个单纯聚集成为一个系统的东西, B860 ① 人的内心禀赋有(同样我相信,这种事在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身上都必然会发生)对 道德的一种自然兴趣,尽管这种兴趣并不是前后一致的和实践上占优势的。如果你加固和扩 展这种兴趣,你将会…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41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