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与自然

1801年以后,谢林对自然哲学仍然感兴趣,并且时有一些论著发 表。总的来看,后来的论著基本上延续了早期已经确立的自然哲学 观,只是注意当时新出现的科学成果,对原来的思想予以充实和发 展。比如,他在1810年的《斯图加特私人讲座》(Stuttgarter Privatvorlesungen)中就说,以往大多数哲学把自然界排除在外,而他的 体系则充分注意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他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可 以部分地被称为自然哲学”①。他还认为,土、气、火和水四种元素在 古代就被看做世界的始基,近代科学特别是化学又将它们复活了。 同时,谢林还用自己关于光的矛盾的命题对动力过程进行解释,认为 把光理解为纯粹机械现象的假说是不符合事实的,“光是积极的物质 矛盾,它在此意义上是精神的物质”②。谢林还积极吸收进化论学说, 把有机界分为植物、动物和人三个部分,强调这三个部分的三种不同 姿势(垂直姿势、水平姿势和万能姿势)表明生物的逐渐复杂化的进 程,世界整体的一般趋势就是这种由自然的东西转向精神的东西的 过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谢林后来的自然哲学也有一些不同于早期 的地方,而且还很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他以前一直强调 人是自然的目的,现在又补充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精神与自然联 系的纽带,但人的行为却常常有辱自己的使命。人的欲望无限膨胀, 人肆无忌惮地作恶,不是使自然服从精神,而是相反地使物质支配 人。人的作恶最终会导致自然界的完整生命的毁灭,从而导致人类 自身因为自然界与精神的不和谐而死亡。③ 谢林的这番话带有很强 的唯心论假想成分,但是,如果今天来看这个观点,我们不得不说,谢

谢林:《斯图加特私人讲座》,第103页,都灵,1973。 ② 同上书,第155页。 ③ 参见同上书,第160页。

林是有远见卓识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如果不顾一切 地掠夺和征服自然,必定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这就是霍克海默和阿多 诺所说的“启蒙辩证法”的基本道理。

其次,虽然谢林后来也把自然看做一个整体,但他在论述无机界 发展为有机界的时候,强调这方面有一个裂变(Umwandlung)过程, 否则,“自然原则中的意义变化就是不可理解的”①。他解释说,在所 有有机物的形成中,模糊原则(das blinde Prinzip)与合目的性都是结 合在一起的,以前人们只是注意自然中的合目的性,却忽视了模糊原 则,但是,只要这个客体是自然客体,我们就必须承认这种模糊的、无 意识的发生行动,这就同我们承认自然中的合目的性一样。谢林在 这里是不同于康德的。在谢林看来,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形成中的 合目的性就来自物质内部,它与模糊性是共同发生的,实际上模糊性 在这里已经上升为可以被理解的原则。所以,从无机界到有机界并 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新的开端,这里包含一种突变或飞 跃。“在有机自然界的开始,模糊原则已经是可以把握的,并且存在 于自由之中。”②

最后,谢林在把自由概念引入自然哲学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一 个完全不同于早期的自然哲学观。谢林在《先验唯心论体系》里明确 说,自然界不能产生自由,“在自然界里自由无论如何总是假想的”③。 因此,从表面上看,自然界是合目的的,但实际上,自然的演化是直线 型的,是那种要么进要么退的机械方式。然而,在把自由引入到自然 界后,谢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他的视野里,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 中存在着自由,自然的演化也是自由的、非线性的,自然可以中断自 已的运动,甚至可以从已经到达的地方倒退回去。这种情况在有机 界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有机物往往与一般的自然进程相 对立,常常被当做偶然现象的原因。谢林因此对作为客体的自然形

① 卡尔·谢林主编:《谢林全集》第10 卷,第 366页。 ② 同上书第 10 卷,第 375页。 ③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第280页,商务印书馆,1983。

式与有机物作了区分。他认为,我们在客体形式中看见种必然的 作用方式,关于它们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我们把握了客体的此在,因 为我们认识它们的原因及其发生作用的规律。谢林甚至很有远见地 说,我们据此可以制造金刚石一类东西。但是,有机物在这个意义上 并不是必然的,它们是自由和自愿创造的自然的见证。所以,在这个 意义上说,自然也是自由的自然。

谢林晚期的自然哲学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他避免了那种单纯 相信自然现象中的合目的论并因此而走向物活论的倾向,同时也彻 底改变了康德提出的自然完全受因果性所决定的观点。他提出的自 然演变过程中的裂变、模糊原则和自然运动的自由的、非线性的观 点,不仅在纯粹哲学意义上指出了事物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质 的飞跃的辩证法思想,而且还天才地预见了自然科学在一百多年以 后才出现的模糊理论和非线性理论。他反对人类无限度地征服和掠 夺自然的思想,对当今人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更有借鉴意义。由 此看来,现在西方学术界高度重视谢林的自然哲学就决不是偶然 的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犹大书-在线阅读

    我是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兄弟犹大。我写信给蒙上帝选召、生活在父上帝的爱中、并蒙耶稣基督保守的人。 愿上帝丰丰富富地赐给你们怜悯、平安,和慈爱。 假教师 1:3 亲爱的朋友们,我一直很想写信跟你们谈谈与我们大家都有关系的救恩问题,可是我觉得有必要立刻向你们提出劝告,要你们继续为上帝只一次就完整地传授给信徒们的信仰争战。1:4 因为,有些不敬虔的人偷偷地混进我…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303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译者后记-在线阅读

    译 者 后 记 挪威哲学家居纳尔·希尔贝克(Gunnar Skirbekk)和伊耶·吉列尔 (Nils Gilje)撰写的 Filosofihistorie(《哲学史》)最初成书于1972年,以后屡 次修订、充实,除了两个挪威语版本(尼诺斯克语和博克马尔语)、三个北欧 其他语言的版本(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之外,还相继被译成德语、英语、 俄语、乌兹别克语。…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703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组反驳 一个荷兰神学家作-在线阅读

    第一组反驳 一个荷兰神学家作 先生们: 一看到你们希望我认真地检查一下笛卡尔先生的作品,我就 想我有义务在这一机会上满足对我来说是那么尊贵的一些人的愿 望,一方面为了由此证明我对于你们的友谊的珍视,一方面为了让116 你们认识一下我的不足之处和在我的心灵的完满上还缺少什…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439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愿的死-在线阅读

    自愿的死 好多人死得太晚,而有些人死得太早。“在恰当的时候死亡!这句教言听起来还有点奇怪。 在恰当的时候死亡;查拉图斯特拉如此教导人。 当然,并未在恰当的时候诞生的人,怎能叫他在恰当的时候死亡?他没有被生出来就好了!——我这样劝告多余的人。 可是,即使是多余的人也很重视死亡,即使是最空心的胡桃也想被敲碎。 人人都把死亡当一件大事:可是死亡并不是庆祝活动。人们…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520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十九章 论思想的诸样式-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论思想的诸样式 §1.斐〔让我们从来自感官的样式过渡到反省给我们的样 式吧。感觉可以说是观念通过感官进入理智中的现实入口。当同 样的观念重新来到心灵中,而并没有最初使这观念产生的外界对 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这种心灵的活动叫做记忆(reminis cence);如果心灵尽力要重新唤起这个观念,并且在经过某种努力 之后终于找到了它并且使它呈现在眼前…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25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