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七 七 禁 令”

13世纪30年代以降,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开始在巴黎大学讲授并 逐渐被列为必修课程,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不断扩大,重要性不断提 升,其地位甚至可以与施洗者约翰相比。如果说约翰是基督在恩典 方面的先行者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则是基督在自然方面的先行者。 亚里士多德之引入,特别是托马斯·阿奎纳所做的综合工作,可 以看做是基督教进一步理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由思想发展的 过程,也是基督教理论自我成长的过程。所谓基督教理论的自我成 长,也就是它摆脱保护、走向自立的过程,人们试图通过理性而不仅 仅是借助教会来接受(理解)信仰:“经院哲学本身之所以已经产生, 是由于人们渴望在理论上有参悟的能力,希望了解和寻求它所信仰 者的理由。”①在经院哲学那里,哲学固然是神学的婢女,哲学研究什 么、何以研究要由信仰来确定,因而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限制 甚至失去生气。但是在一个给定的界限内,人的理性仍然有自由活 动的余地,理性被赋予了认识信仰的使命。企图用理性、用人的智慧 来理解上帝、思考上帝,这是神学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转变,这种

① 梯利:《西方哲学史》,伍德增补,葛力译,第245页,商务印书馆,2004。

转变不仅使得神学的理论化、神学和哲学的结合成为可能,而且磨炼 了人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由思想的发展。

自由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定会与正统神学发生冲突。这 里我们不能不提到阿维罗伊主义。这个被冠以阿维罗伊之名的主 义,其真正的守护神是亚里士多德,而不是阿维罗伊。但是,作为亚 里士多德在中世纪最杰出的注释家,阿维罗伊对亚里士多德的两点 解释格外引人注目:一是独一灵魂论。该学说认为,人类不仅共有 单一的能动理智,而且共有单一的被动理智,人一旦死了,只有这单 一的理智才存在着,这样,个人的不朽就被排除掉了;二是关于宇宙 永恒的学说。这个解释是与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矛盾的。凡 是接受和信奉这个理论的被称做阿维罗伊主义者,阿维罗伊主义在 13 世纪后期的巴黎大学相当活跃,它招致正统神学家的不满。 1270年12月,巴黎主教唐皮耶颁布了一道禁令,谴责了13条阿维 罗伊主义的命题,包括人的理性的统一性、世界的永恒性、灵魂随肉 体的消灭而消灭、神对个别事物的不可知性以及神不可能使有限物 不朽等等。但是,这个禁令并没有阻止阿维罗伊主义的传播,阿维 罗伊主义仍然在街头巷尾、在孩童面前秘密传布,由此导致了进一 步的压制。1272年,文学院的教授被禁止处理神学问题,1276年, 巴黎大学颁布了如下命令:“鉴于《圣经》严禁秘密集会进行训学,并 认为此种集会之参与者乃余等参与智慧之敌,为公共利益计,必须 反对某些别有用心人物之过于自信,余等兹决定并命令,望各系硕 士或学士私下不得阅读任何有危险性之书籍……”①但所有这些措 施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终于导致1277年更加严厉的再一 次禁谕。这一年,教皇命令唐皮耶进行严格调查。唐皮耶召集神学 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结果确定 219 个论题遭到谴责并禁止讲授, 凡是继续持守这些主张的人,一律被开除教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七七禁令”,这个禁令是在3月7日作出的。世界的统一性、质料

① 转引自奥·符·特拉赫坦贝尔《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于汤山译,第133一 134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是个体化原则、天使的个体化等等都在宣禁之列,但关于实体形式 的单一性在巴黎并未明令禁止。3 月18 日,紧接着巴黎的禁令之 后,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在牛津发布了又一 个禁令,这个禁令在巴黎的禁令之外加上了实体形式的单一性和质 料的被动性。

“七七禁令”主要针对阿维罗伊主义,特别是西格尔和达西亚的 波埃修的教导,他们的理论被指控为“双重真理论”,因为他们主张在 知识与信仰之间、哲学和神学之间存在着有意识的对立,而只有哲学 家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哲学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禁令也涉及托马斯本人的一些观点,诸如世界的统一性、质料的被动 性、天使的个体性等等。托马斯的观点被认为无法解释基督死后的 身体与生前身体的同一性,因为在托马斯那里,唯一的实体形式(灵 魂)在死时已脱离身体。

“七七禁令”的出台,一方面表明了13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主义 特别是托马斯神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托马斯的神 学在当时并未完全获得正统的地位。在那个时代,托马斯是作为一 个危险的革新者出现的,被认为“开辟了新的路径”①,他的神学观点 之被完全接受是经受了一个过程的。直到 1323 年,天主教会才把他 列为圣品;1567年,才宣布他为教会博士,而他的学说被宣布为官方 学说则是 1879年的事了。

“七七禁令”也意味着当时的神学争论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地 步,以至于不通过这种禁令的方式,靠正常的和公开的争论,正统的 神学已经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但是禁令最多只能化异见于无形, 而不能从根本上取消异见。相反,禁令出台后的 20年,托马斯主义的 信徒却明显增加,这导致了道明会的学者公开发表对于攻击托马斯 主义者的答辩。到了1325年,巴黎主教不得不撤回巴黎禁令,而牛津 的禁令也名存实亡了。

① 科普尔斯顿:《西洋哲学史》(二),庄雅棠译,第593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8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五章 双料大师-在线阅读

    第五章双料大师 杜威不但是杰出的哲学家,还被认为是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杜威全名约翰·杜威,父亲名阿奇博尔德·杜威,母亲叫卢 西娜·里敕尔,里敕尔比丈夫小差不多20岁。杜威家族有比较 清楚的血统,往上溯可以到达某位詹姆士·杜威,他17世纪上 半叶从英格兰移民美国。据说他们更早的祖先可能是弗兰德斯 人,是编织工,能够用草编织出各种精巧的玩意儿,因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290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八章-在线阅读

    第 八 章 三种政体原则的腐化 第一节 本章的总体思想 一种政体的腐化几乎都始于原则的腐化。 每 第二节 民主政体原则的腐化 当人们丢弃了平等精神,转而崇尚极端平等精神,每个人都要与他 们自己选出的领导人平起平坐时,民主政体的原则就腐化了。此时,人 民甚至不能容忍他们自己托付出去的权力,而是要事事自己去做,代替 元老院议事,代替官吏履行职责,剥夺所有法官的职…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284
  • 尼采-《瞧,这个人》-序言-在线阅读

    序言 一 有鉴于我不久就必须向人类提出那前所未有的最为艰难的要求,我觉得绝对有必要来说一说我是谁。根本上,人们或许是知道这一点的:因为我未曾让自己成为“未经证实的”。不过,我的使命之伟大与我的同时代人之渺小,两者是大不相称的,这种不相称表现在,人们既不听我的话,也未曾哪怕仅仅看一看我。我是靠自己的信誉活下来的,而说我活着,这也许只是一个偏见罢?……我只需对夏…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425
  • 荷马史诗-《奥德赛》-第十三卷 奥德修斯幸运归返难辨故乡土-在线阅读

    奥德修斯说完,大家一片静默不言语, 在幽暗的大厅深深陶醉于听到的故事。 阿尔基诺奥斯终于开言对他这样说: “奥德修斯,你既然来到我的巍峨的、 铜门槛的宫宅,我想你不会复归原途, 重新漂泊返家园,既然你已历经苦难。 现在我要向你们每个人提出建议, 你们经常在我的宫邸尽情地呷饮 积年的闪光酒酿,聆听美妙的歌咏。 精制的箱笼里已经为客人放好衣服、 工艺精巧的金器和…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432
  • 第六节 罗吉尔·培根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41—1292)出生于英国桑莫斯特 郡的一个地主家庭。1230年在牛津大学文学院学习,听过格罗塞特 的课,1236年在巴黎大学任教。他是第一批讲授被禁的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教师,成为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著名评注者。 他曾读过伪托亚里士多德写给亚历山大大帝的信《秘密之秘密》 (Secretum Secre…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3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