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七 七 禁 令”

13世纪30年代以降,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开始在巴黎大学讲授并 逐渐被列为必修课程,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不断扩大,重要性不断提 升,其地位甚至可以与施洗者约翰相比。如果说约翰是基督在恩典 方面的先行者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则是基督在自然方面的先行者。 亚里士多德之引入,特别是托马斯·阿奎纳所做的综合工作,可 以看做是基督教进一步理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由思想发展的 过程,也是基督教理论自我成长的过程。所谓基督教理论的自我成 长,也就是它摆脱保护、走向自立的过程,人们试图通过理性而不仅 仅是借助教会来接受(理解)信仰:“经院哲学本身之所以已经产生, 是由于人们渴望在理论上有参悟的能力,希望了解和寻求它所信仰 者的理由。”①在经院哲学那里,哲学固然是神学的婢女,哲学研究什 么、何以研究要由信仰来确定,因而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限制 甚至失去生气。但是在一个给定的界限内,人的理性仍然有自由活 动的余地,理性被赋予了认识信仰的使命。企图用理性、用人的智慧 来理解上帝、思考上帝,这是神学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转变,这种

① 梯利:《西方哲学史》,伍德增补,葛力译,第245页,商务印书馆,2004。

转变不仅使得神学的理论化、神学和哲学的结合成为可能,而且磨炼 了人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由思想的发展。

自由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定会与正统神学发生冲突。这 里我们不能不提到阿维罗伊主义。这个被冠以阿维罗伊之名的主 义,其真正的守护神是亚里士多德,而不是阿维罗伊。但是,作为亚 里士多德在中世纪最杰出的注释家,阿维罗伊对亚里士多德的两点 解释格外引人注目:一是独一灵魂论。该学说认为,人类不仅共有 单一的能动理智,而且共有单一的被动理智,人一旦死了,只有这单 一的理智才存在着,这样,个人的不朽就被排除掉了;二是关于宇宙 永恒的学说。这个解释是与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矛盾的。凡 是接受和信奉这个理论的被称做阿维罗伊主义者,阿维罗伊主义在 13 世纪后期的巴黎大学相当活跃,它招致正统神学家的不满。 1270年12月,巴黎主教唐皮耶颁布了一道禁令,谴责了13条阿维 罗伊主义的命题,包括人的理性的统一性、世界的永恒性、灵魂随肉 体的消灭而消灭、神对个别事物的不可知性以及神不可能使有限物 不朽等等。但是,这个禁令并没有阻止阿维罗伊主义的传播,阿维 罗伊主义仍然在街头巷尾、在孩童面前秘密传布,由此导致了进一 步的压制。1272年,文学院的教授被禁止处理神学问题,1276年, 巴黎大学颁布了如下命令:“鉴于《圣经》严禁秘密集会进行训学,并 认为此种集会之参与者乃余等参与智慧之敌,为公共利益计,必须 反对某些别有用心人物之过于自信,余等兹决定并命令,望各系硕 士或学士私下不得阅读任何有危险性之书籍……”①但所有这些措 施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终于导致1277年更加严厉的再一 次禁谕。这一年,教皇命令唐皮耶进行严格调查。唐皮耶召集神学 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结果确定 219 个论题遭到谴责并禁止讲授, 凡是继续持守这些主张的人,一律被开除教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七七禁令”,这个禁令是在3月7日作出的。世界的统一性、质料

① 转引自奥·符·特拉赫坦贝尔《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于汤山译,第133一 134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是个体化原则、天使的个体化等等都在宣禁之列,但关于实体形式 的单一性在巴黎并未明令禁止。3 月18 日,紧接着巴黎的禁令之 后,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在牛津发布了又一 个禁令,这个禁令在巴黎的禁令之外加上了实体形式的单一性和质 料的被动性。

“七七禁令”主要针对阿维罗伊主义,特别是西格尔和达西亚的 波埃修的教导,他们的理论被指控为“双重真理论”,因为他们主张在 知识与信仰之间、哲学和神学之间存在着有意识的对立,而只有哲学 家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哲学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禁令也涉及托马斯本人的一些观点,诸如世界的统一性、质料的被动 性、天使的个体性等等。托马斯的观点被认为无法解释基督死后的 身体与生前身体的同一性,因为在托马斯那里,唯一的实体形式(灵 魂)在死时已脱离身体。

“七七禁令”的出台,一方面表明了13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主义 特别是托马斯神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托马斯的神 学在当时并未完全获得正统的地位。在那个时代,托马斯是作为一 个危险的革新者出现的,被认为“开辟了新的路径”①,他的神学观点 之被完全接受是经受了一个过程的。直到 1323 年,天主教会才把他 列为圣品;1567年,才宣布他为教会博士,而他的学说被宣布为官方 学说则是 1879年的事了。

“七七禁令”也意味着当时的神学争论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地 步,以至于不通过这种禁令的方式,靠正常的和公开的争论,正统的 神学已经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但是禁令最多只能化异见于无形, 而不能从根本上取消异见。相反,禁令出台后的 20年,托马斯主义的 信徒却明显增加,这导致了道明会的学者公开发表对于攻击托马斯 主义者的答辩。到了1325年,巴黎主教不得不撤回巴黎禁令,而牛津 的禁令也名存实亡了。

① 科普尔斯顿:《西洋哲学史》(二),庄雅棠译,第593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8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梅林-《马克思传》-著者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在线阅读

    著者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   无论就本书的性质或本书的目的而言,给它附上一个学术性的参考书目都是不适宜的。因此我只限于略做说明,给那些想深入探讨个别问题的读者指出一些主要途径,以便使他们自己能按照这些主要途径容易地找到岔出去的小路。  在有关马克思的大量的、日益增加的文献当中,传记性的作品是比较少的。诚然,短篇的传略一直是有的,但是这些作品一般错误都很多,而且…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2日
    458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十四章-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战争的第八年和第九年。入侵波奥提亚。安菲波里斯的陷落。伯拉西达的辉煌胜利。75 在同一个夏季中,[1]正当米提列涅人按计划准备在安坦德鲁斯[2]修筑要塞的时候,雅典派出征收贡税的舰队指挥官德摩多库斯和阿里斯提德斯(他们的同僚拉马库斯已率10艘舰船进入本都地区),在通过赫勒斯滂时,听说这个地方正准备修筑要塞,他们担心这里会成为第二个阿纳伊亚—这是萨摩…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454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但以理书-在线阅读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但1:1-6:28)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的宫廷1:1 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的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进攻耶路撒冷,围困都城。1:2 主准许他俘虏了约雅敬王,夺走圣殿器物的一部分。他把俘虏带到巴比伦的神庙去,又把夺来的宝物存放在神庙的仓库里。1:3 尼布甲尼撒王命令他的太监总管亚施比拿从以色列俘虏中选出一些王室和贵族的青年。1:4 这些青年必须…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381
  • 阿里斯托芬-《云》-(八)第四场-在线阅读

    (斯特璃普西阿得斯自左屋内扛着一袋面粉上)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 接着“新旧日”立刻就到了, 那正是我最讨厌、最害怕、 怕得发抖的日子:因为我的债主们 全都会提出追债诉讼, 要逼死我!我请求他们 宽怨:“好朋友, 别逼我吧,这一笔延期几天, 那一笔就饶了我吧!”他们会说 “那么你是一定不还了。”他们骂我 没信用,说要去告我! 现…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1日
    566
  • 霍布斯-《利维坦》-第七章 论讨论的终结或决断-在线阅读

    第七章 论讨论的终结或决断 受求知欲控制的一切讨论,不论是达成了还是放弃了,最后都有一个终结。在讨论的环节之链中,不论是在哪儿中断,中断之时也有一个终结。 这种讨论如果仅仅是心理讨论,那它就是由有关某一事物将存在或将不存在、或者是已存在或尚未存在的思想交替出现而构成的。所以不论你在哪里打断他的讨论之链,给他留下的便是:某事物将存在或将不存在,或者是已存在或尚…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19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