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意识-自由”与“直觉”

“意识-意志”不是一种“生理-神经系统”的“反应”,也不是对于外 界“物体-事物”的镜像“反映”。“意识-意志”为“心理现象”,不能归结 为“物理现象”。“物理现象”可以“还原”为“数”的关系,“心理现象”则 只有“质”的问题,“数”的关系可以“推论”,“质”的关系则不可“推论”, 那么,人们如何能够把握这种纯粹的“质”?

“自由”的“纯粹性质”,因其为“纯粹的内在”的,因而不能通过涉 及“空间”的“感官”来“感觉”它们,不能“看”到“它们”,而只能“内在 地”“体验”“它们”。柏格森将“时间-绵延-自由”“内敛”成为绝对“内 在”的“体验”,使“意识-意志”绝对地“内在化”,最初给人以荒诞的感 觉。但是他这个意思,也自有理路,凡强调“意识”“自由”的,似乎不容易绕开这个理路,后来胡塞尔认为“绝对性”就在“内在”的“意识”中, 当也是与这条理路有关。

这条理路是说:既然“时间-绵延-自由”不能由“外在”“空间”所提 供,于是要把握-体会它们,就只能“置身”到它们当中去,而不能“在” “外面”“观察-观看”。“时间-自由”既然是一条“切割不断”的“流”,要 体验这个流,只得“投入”这个洪流中去;既是一个“永久的过程”,只有 “进入”这个“过程”才能有所体会。人们不能以“静止”的办法来“把 握”“流动”的东西,“时间”的“绵延”是“把握”不住、“不可把握”的。人 们不可能以逻辑的概念-范畴来“把握”“时间-绵延-自由”。

“进入”“洪流”,“置身”于“过程”之中,是唯一能够得“知”“时间- 绵延-自由”的方式,于是这种“知”,就只能是“内敛”的,而不可能是 “外化”的。柏格森把这种“内敛”的认知方式叫做“直觉(intuition)”。 于是,柏格森的“时间一空间”的对立,就成了“直觉一理智”的对立。 对柏格森来说,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传统形而上学立下了“汗 马功劳”,但是它奉理性为圭臬,走一条指向外界的道路,因此根本不 可能认识生命的本质。在生命进化的历史中,还有另一条道路,而这 条道路迄今为止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哲学家就像一个独眼巨人,只 看到理性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从本能到直觉这条指向生命本身的道 路。柏格森认为,从本能到直觉这条指向生命本身的道路不但可以 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失误,而且只有将旧形而上学的理性方法和柏 格森的新形而上学的直觉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最终揭示生命的本质。 理性方法和直觉方法是有差异的。理性围绕外部事物活动,它首先 用分析的方法去肢解事物,然后对肢解后的事物的碎片进行比较、分 类、归纳和综合,以便抽象出共性,最后把它们装在人造的概念或符 号之中。它把实在和人当做静止不动的僵死物加以研究,认为这样 就可以认识实在和人,而事实则是事与愿违。直觉的方法把理性向 外探索的眼球转向生命自身,进入生命内部直觉生命的内心,这才会 发现生命的本真。

柏格森认为,直觉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是认识的一个过程,也就 是从发展过程中理解所有存在过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直觉是发展中的“认识”。直觉的特点是从起源可以看出发展。他认为,直觉起 源并产生于本能,本能就是直觉,本能中蕴含着发展直觉的基本要 素。也就是说,入的本能不是别的,而就是直觉。只有直觉才能把我 们引向生命的深处。它没有功利性,但却有自我意识,能够反思它的 对象,而且能够无限扩展这个对象。直觉从本能那里承袭了生命的 本性、有机性、内在性,以及对自身的共鸣。本能的最本质东西就是 生命过程,因此,本能或直觉完全可以揭示生命的奥秘。

正如德勒兹所说的,直觉是柏格森主义的方法。直觉既不是情 感,也不是灵感,更不是一种无序的共同感,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方 法,甚至是最精心设计的哲学方法之一。它有自己严格的法则,这些 法则构成了柏格森所说的哲学的精确性。事实是,柏格森借助直觉 的方法把哲学确立为绝对“精确”的学科,它在其领域内的精确犹如 科学在科学领域内的精确,并如同科学一样可以延续、流传。如果不 是直觉在方法上的连续,那么绵延、记忆和生命冲动之间的关系从知 识的角度看就会是不确定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我们都应该 首先把直觉看成严格和精确的方法。

关于柏格森的“直觉”,德勒兹还如是说:“一旦说方法基本上意 味着一种或几种中介,那么首先表明直接知识的直觉如何能够成为 一种方法呢?柏格森从根本上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活动,而这三种活 动决定了方法的规则,使直觉规范化。第一种活动涉及问题的提出 和产生,实际上是把直觉方法问题化,剔除伪问题,从而发明真问题。 第二种活动涉及发现真正的质的差异,其实质是把方法差异化,找出 质的差异与量的差异区别开来。第三种活动涉及对真正时间的把 握,即把方法时间化,根据绵延考察直觉方法。如果我们能够说明我 们如何从一种意义过渡到另一种意义,以及什么是基本意义,那么我 们就能重新发现作为一种真实活动的直觉的简单性,也就能回答一 般的方法论问题。”①德勒兹因此认为,柏格森把直觉从一种心理功能

① 德勒兹:《柏格森主义》(Bergsonism),第14页,纽约,1991。

转变成一种哲学方法,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哲学史上的 伟大创举,影响深远。

我们认为,柏格森重视直觉确实对超越西方哲学传统、打破理智 主义一统天下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把直觉与理性完全对立起来,并因 此而忽视理性的意义,则是不可取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早期皮罗主义;皮罗和蒂蒙

    怀疑论哲学的创始人是生活于希腊化时代开初时期的皮罗,蒂蒙是他的学生,记述、阐发了他的学说。早期皮罗主义还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深有影响,后来逐渐发展成有系统理论、自成学派的怀疑论哲学。早期皮罗主义已形成了怀疑论哲学的一个基调∶以一种探究、思察的精神,提出一种彻底的感觉论的现象主义,承认人所感知到的事物的现象,但认为感知与事物现象背后的本性是不可确定的,既不能肯…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1日
    470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一-在线阅读

    一、第一阶段 〔我们在这里首先遇到的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其次是与 笛卡尔哲学相联系的斯宾诺莎哲学,后者只是前者的必然发展;方 法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三,有一种方法与斯宾诺莎主义并行, 也同样是笛卡尔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马勒伯朗士所代表的 那种哲学。〕** 1.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 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独立的思维…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718
  • 第四章道德宗教与人性尊严

    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洗礼,走出中世纪的思想家 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神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那种以为上帝就是 创造者和救世主,人的一切情感、愿望、理智、行动都需要上帝之支持 的“启示神学”遭到史无前例的极大冲击。但另一方面,有着悠久深 厚的基督教传统的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时既 渴望建立人性尊严,同时又须臾离不开宗教信仰。于是,在这个…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92
  • 第三节戴维森的意义理论

    戴维森于 1963年发表的《行动、理由和原因》和1967年发表的 《真理与意义》两篇文章,奠定了他在当代美国哲学以及整个分析哲 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行动哲学等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如今,哲学 家们讨论意向行为的解释性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问题,就必须从戴 维森哲学中获取思想资源,因为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幅完整 的图画,揭示了理性、语言和思想的本质认识及其与世…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96
  • 第三节霍尔妮、沙利文、弗洛姆

    20 世纪 30年代中期以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 经济危机和战争等严重的社会病症,使这一学派的诸多理论家们都 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了社会文化因素。其中霍尔妮、沙利文、弗洛姆的 观点是有代表性的。 ①《荣格全集》第7卷,第266页。 ② 同上书第8卷,第432页。 ③ 同上书第16卷,第80页。 一霍尔妮的“原始焦虑论” 霍尔妮(Karen Horn…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4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