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萨特的生平与著作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20 世纪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和左翼社会活动家。

1928年萨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29 年通过中学哲学教师学衔会考,获得第一名。在此期间他遇到这次会考名列第二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从此两人结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1931—1939 年,萨特在法国的勒阿弗尔(Le Havre)、巴黎等地任中学哲学教师,其间1933年9月至1934年9月曾作为官费留学生赴德国柏林的法 兰西学院攻读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应征入伍。1940年6月被德军俘虏,关押在战俘集中营,1941年3月获释。回国后他继续在巴黎巴斯德中学 任教,并勇敢地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曾与梅洛-庞蒂等人建立过一个名为“社会主义与自由”的知识分子抵抗组织,并为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刊物《法兰西文学报》(Les Lettres fran1945年,萨特与梅洛-庞蒂、雷蒙·阿隆等人共同创办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现代》(Les Temps Modernes)杂志。1955年9—11 月萨特曾偕波伏瓦访问中国,并在1955年11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我对新中国的观感》一文,文中把新中国社会里到处充满的“人人为 我,我为人人”的精神称为一种“深切的人道主义”,盛赞“在中国,直接 的现实是未来”,“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了建立一种更人道和更公正的 社会制度而努力”。1964年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其个人理由是他“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其客观理由则是他不愿意成为东西方政治斗争的工具。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萨特多次抗议法国政府进行的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美国侵越战争以及 苏联出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的行径,他曾与罗素一起组织“审判侵越战争罪行的国际法庭”调查美国侵越罪行,并被推选为 法庭的第一任执行主席。1968年5月,巴黎学生运动爆发,萨特明确 表态全力支持学生运动,并到大学和工厂发表演说,参加游行。1970 年,为了支持左派组织,他亲自上街叫卖《人民事业报》(La cause du peuple)等左派报纸,因此曾受到警方拘禁质询。1980年4月15日, 萨特在巴黎因病逝世。

萨特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哲学著作有:《想像》(L'imagination, 1936),《自我的超越性》(La transcendance de l'ego,《哲学研究》 1936—1937年第 6期),《情绪理论纲要》(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s émotions,1939),《想像物:想像的现象学心理学》(L'imaginaire:Psychologie phénomenologi que de l'imagination,1940),《存在与虚无》 (L'etre et le néant,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 性批判》(Critique de la Raison dialectique)第1卷(1960)、第2卷(1985) 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当推集其早期哲学思想之大成的《存在 与虚无》,以及作为他后期哲学思想发展的经典表述的巨著《辩证理性 批判》。在写作《存在与虚无》之前,萨特的研究工作偏重于现象学心理学方面,而在《存在与虚无》中其哲学理论的重心则转移到现象学本体论,最后在《辩证理性批判》里萨特将他的哲学理论扩展到社会历史 领域。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存在着一种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40
  •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第一节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在线阅读

    第一节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一、萌芽于希伯来文化土壤的基督教 现代的西方人通常把希腊罗马文化称为古典文化,而把自己所处的文化称为基督教文化。在一般西方人眼里,基督教对于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古典文化的影响。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唯一的和绝对性的宗教信仰,对于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现代西方…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11日
    321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在线阅读

    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 第一节 方 法 之 争 古代文化的再生,也就是文艺复兴,对实验科学的奠基所 具有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当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崩溃时, 许多学者逃到了西方。他们的到来导致了对古希腊哲学—— 尤其是柏拉图——的重新发现,就好像几百年以前阿拉伯人 使得对亚里士多德的重新了解成为可能一样。借助于15世 纪希腊理论的这种注入,出现了一些使实验科…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25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在线阅读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哲学陷入了重新寻找方向、重新检查基础,甚至重新确定问题和对象的混乱局面,哲学家们广泛深入的探索为 20世纪西方哲学开辟了道路。 从思想史来看,19 世纪的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者为宗旨的永久性制度结构。多元化学科的创立乃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17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