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现象学心理学

萨特早年曾接受过严格的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训练,因而在 西方思想史和哲学史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从他一生 思想的形成与变化中不难看出,很多前辈思想家的理论都对他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其中较为明显的有;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理性批 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克尔凯郭尔的神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等等。然而,真正为萨特的 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奠定思想基础的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 的存在哲学。

在德国留学期间,萨特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这使他的哲学思 想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萨特相信,现象学提供了研究入的意识、探 索人生意义和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有效方法。在萨特看来,胡塞尔 的著名命题“任何意识都是对于某物的意识”的深远意义在于,它宣 布了所谓“内在性”哲学的终结。与“内在性”哲学相反,现象学则是一 种超越性的哲学,它把我们抛到充满危险的世界中,这也就是海德格 尔所说的“存在就是在-世界-中”的含义。萨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 解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的:“意识作为对不同于它自身的事物的意识 而存在的这种必然性,胡塞尔称之为‘意向性’。”①而且,萨特进一步 指出,我们对于事物的意识并非仅限于对它们的认识,认识只是对事 物意识的可能形式之一,此外,我们“还能爱它、怕它、恨它,这种由意 识自身对意识的超越,人们也称之为‘意向性’,它在害怕、憎恨和爱 情中重又发现了自身”②。因此,情感也是意识揭示世界的一些方式, 它们揭示出事物本身可爱的、可怕的和可恨的性质。比如我们爱一 个女人,这是因为她本身是可爱的。萨特相信,这样就可以彻底摆脱 所谓“内在的生活”,“因为归根结底一切都存在于外面,一切,甚至我 们自己:都在外面,在世界中,在他人中”③。

根据他所理解的意向性概念,萨特建立起自己关于“自我”、“我 思”、“情绪”和“想像”的现象学心理学理论。在对“自我”的分析中,萨 特并没有拘泥于胡塞尔的成说,他将意向性的思想贯彻到底,并把 “自我”完全清除出意识的先验领域。在萨特看来,既然意识仅仅由 意向性来定义自身,那么胡塞尔仍然保留的先验的人格的“我(Je)”对 于先验意识来说就是完全多余的。而且,如果假定一个在意识后面

①② 萨特:《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意向性》,载于萨特《自我的超越 性》,第112页,巴黎,弗兰哲学出版社,1978。 ③ 同上,载于萨特《自我的超越性》,第113页,巴黎,弗兰哲学出版社,1978。

的先验的我,那就是意识的死亡。因为先验的纯粹意识是一个绝对 的自发性,它本身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容的透明性,因此它是一个非实 体的绝对。相反,“我”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即意识的一个对象。 萨特指出,笛卡尔与胡塞尔的失误的根源在于把“我思”描述为一个 反思活动,萨特把这种反思称做第二级的意识。而在萨特看来,第一 级的意识是非反思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意识到一个超越对象的同时 非设置地意识到自身,也就是说,这种意识并没有把自身设置为对 象。萨特由此断言,在第一级的非反思的意识中根本没有“我”,这个 “我”只能在被反思的意识中显现并且被直观所把握,因此它虽然不 是物理的超越对象(如椅子等),但它仍然是反思行为的一种新的超 越对象。这样,自我就被彻底驱逐出先验意识的领域,而非反思的先 验意识则恢复了它的原始透明性。一方面,先验意识是一个空无,因 为一切物理的、心理-物理的和心理的对象以及一切真理和价值都在 它之外;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切,因为它是对所有这些对象的意识。 这样,萨特自信实现了两个目标:一个是通过把自我变成对象而剥夺 了它的主体特权,从而驳斥了唯我论;另一个是通过区分自发的意识 和心理的东西即自我(Ego)而把意识掏空,从而强迫意识投入到现实 世界中去,由此堵塞了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之路。

据此,萨特指出,情绪的意识首先是非反思的意识,它首先是对 世界的意识。比如,害怕首先是对某物感到害怕,它只有在非设置的 形式上才是对自身的意识。萨特还根据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对知觉 和想像作出了区分:如果说意识总是对于某物的意识,那么知觉与想 像则是意识对于其对象的两种主要的基本态度,知觉以现时存在的 东西为对象因而是被动的,相反,想像则以不在场或非现实的东西为 对象因而具有自由的创造力。萨特进一步指出:“想像决不是意识的 一种偶然特征,它实际上是意识的一种本质的和先验的条件。”①然 而,为了使意识能够想像,意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本性呢?萨特的结

①萨特:《想像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magination),第218—219页,梅休 因有限公司,1978。

论是,意识之所以能够想像,是因为意识总是自由的,但又总是在一 种处境之中。一言以蔽之:“非现实的东西是由一种停留在世界之中 的意识在世界之外创造出来的;而且,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想像,正因 为他先验地是自由的。”①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十四章-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战争的第八年和第九年。入侵波奥提亚。安菲波里斯的陷落。伯拉西达的辉煌胜利。75 在同一个夏季中,[1]正当米提列涅人按计划准备在安坦德鲁斯[2]修筑要塞的时候,雅典派出征收贡税的舰队指挥官德摩多库斯和阿里斯提德斯(他们的同僚拉马库斯已率10艘舰船进入本都地区),在通过赫勒斯滂时,听说这个地方正准备修筑要塞,他们担心这里会成为第二个阿纳伊亚—这是萨摩…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416
  • 第五节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

    斯宾诺莎《伦理学》之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全部谈的是情感问 题,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从全书的结构看这似乎有些不成比 例。至少从表面上的原因追溯,斯宾诺莎这部书的旨趣不是本体论, 而是伦理学。伦理学以人为研究的对象,而在斯宾诺莎看来,情感构 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第三部分的序言中,斯宾诺莎向我们揭示,情感是自然而然 的,遵循一定的秩序,为外因所诱惑。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467
  • 第二节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是智者运动的奠基人,是前期智者运动中最负声望的领袖。他的学说富有人文启蒙精神。强调人为万物之中心。主张素朴的社会进化观,大胆提出疑神论,并为智者运动确立了感觉论相对主义的哲学主调。 一 生平、学脉与著作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是德谟克利特的同乡阿布德拉人。第欧根尼·拉尔修说他"出生于阿布德拉"∶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和《国家篇》中都称…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1.8K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九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是爱菲索本地人,布里松(Bloson)的儿 子,或据一些人说是赫拉孔(Heracon)的儿子。他的鼎盛年在第69 届奥 林匹亚赛会期间。① 他比其他任何人②都思想高尚(lofty-minded),而且自 视甚高,这从他的书可以看出来,在其中他说:“博学并不教人智慧,否 则它就已经教赫西俄德、毕达哥拉斯,或者…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33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六章 中世纪-在线阅读

    第六章 中 世 纪 第一节 基督教和哲学 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陷于四分五裂。公元400年前 夕,基督教成了它的主导宗教。5世纪,日耳曼部落大举入 侵,西罗马帝国奄奄一息。古代时期告终而中世纪时期开 始。1]我们将先看看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占统治地位的宗 教之后所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我们将看一下从罗马帝国到 中世纪社会的过渡时期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我们说过,希腊…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66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