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以似本能为契合点,把人的精神活动纳入了研究本能需 要的实证科学轨道,使人性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对象成为也可以用 科学手段直接把握的东西。具体来说,他把人性描述为一个由低级 到高级的需要层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的需要被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由缺失性动机引起的生存的基本需要,一类是由成长性动机引 起的发展的高级需要。前一类需要产生于有机体与外界不断发生的 物质交换过程中,这些缺失必须由外部填充,以缓解紧张并恢复平 衡,使有机体的生命能够维持下去。后一类需要是在缺失性需要满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编译,第107页,华夏出版社,1987。

足之后,有机体为了长远的和通常不能最终达到的目标而保持的紧 张,它只存在于天资、智能、创造倾向、体质潜能的形态中,它的满足 会导致积极的发展。①

马斯洛认为,在基本需要的序列中,最低层次也是最优先的是生 理性需要。入首先要饮食、呼吸、睡眠、繁衍,以维持个体生命和种系 的延续。在这些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之前,其他一切需要都谈不上。 可以想像,一个饥肠辘辘的入,他的肉体和意识都被饥饿感紧紧攫 住,此时此刻,他的认知目的乃至情感对象只能是食物,而不会是汽 车、别墅,或是写小说、下象棋、谈恋爱。当生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以 后,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并继而主宰人的机体。这些需要 依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等等。举例来说,某甲在一个危险的丛林中靠偶然发现的 食物与水维持生存;某乙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但多了一枝枪和一个 可以栖身的山洞;某丙除了以上条件外,还有几个人共处,其中有他 最亲爱的朋友;某丁拥有上述所有条件,此外还是小团体中受人尊重 的角色。显而易见,这些人的需要满足状况是依次递进的:某甲只是 维持了生理需要,某乙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某丙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得到满足,某丁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等等。随着需要层次的不断提 高和满足,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第二类需要超越于一般生存动机之上,涉及的是人们如何生存 得更好的问题,因此它是与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关的高级需要,其实质 是人的生活意义问题。马斯洛从四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了人的高级需 要。首先,高级需要在种系进化中出现较迟。低等动物都有进食的 需要,高等动物如猿有了爱的需要,而唯有人才有创造的需要。从个 体发育过程来看,高级需要的出现也是较迟的,即使像莫扎特这样的 天才,刚出世时也是先有吃喝、排泄的需要,这些需要之后才能有发 挥自己音乐天赋的需要。正因为高级需要出现较迟,它对维持纯粹

① 参见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湉译,第19—2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生存的迫切性就降低了,因而也更容易消失。其次,高级需要更难以 满足,并要求更多的前提条件。低级需要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躯体 感,所以它的满足更可感知、更可观察,因而也更有限度,比如有限的 食物就能平息人的饥饿感。而高级需要如爱、认识、创造的满足几乎 是无限的。越是高级需要,越要求“涉及更多的人,需要有更大的舞 台,更长的过程,更多的手段和分段的目标,以及更多的从属步骤和 预备步骤”①。再次,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具有有益于公众和社会 的效果。越是追求高级需要,就越要涉及他人的满足,因此就越少自 私,与他人及社会需要的融合趋势就越强。那些已得到足够的基本 需要满足继而寻求友爱和尊重的人们,会更倾向于发展诸如忠诚、友 爱以及公民意识等品质。最后,追求高级需要对个人意味着更大的 生物效能和更接近自我实现。生活在高级需要水平上的人,身心更 健康,主观上怀有更深刻的宁静感、丰富感、幸福感,追求的是更高的 价值。因此他们的个性更真实、更坚强、更伟大,有着更充分的发展 前景。

高级需要的特点突出地表明了人超越于动物界的那些专属于人 的本性,即人的精神性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高级需要归结为14种存 在价值:完善、完整、完成、正义、活跃、丰富、单纯、美、善、独特、轻松, 乐观、真实、自我满足。这些存在价值既接近于可以用普通经验形式 测量、描绘、检验的实验科学“操作定义”,又表现了马斯洛对人性的 哲学理解,他认为这是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本质的理想 存在状态。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十章 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继承与发展者,无疑是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这两位构建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大师。然而,苏格拉底生前汇聚众多门生,他们致力于传扬苏格拉底学说,甚或建立学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有些人谨守苏格拉底的教海,专心致志于忆述苏格拉底的哲学对话。如埃斯基涅写了记述苏格拉底言论的7篇对话(现仅存少数残篇);克里托写了17篇苏格拉底的对话;…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345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答格罗莱对《论法的精神》的意见-在线阅读

    答格罗莱对《论法的精神》的意见” 先生,你赞同我在书中表达的观点,而且在阅读拙著时边读边做笔 记,这令我非常感动。你的这些疑虑表明你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下 面就是我忙中抽空写就的回答。 “关于奴隶制,第十五章第六节,第二十节,第十八章。鞑靼人攻下 城池后,滥施杀戮,以血还血,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符合万民法的。鞑靼 人的奴隶制是否也适用万民法,究其根源是否起因于怜…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198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五章 命运的羔羊-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命运的羔羊 面对世界与他人,笛卡尔像羔羊一样驯 服,这决定了他一生的结局。 当培根已经35岁了,也就是1596年,正与南安普顿伯爵称 兄道弟时,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兰西,三百年后拿破仑将要大 显身手的土伦省的莱耳城里,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他就是勒内· 笛卡尔。 笛卡尔的父亲是个贵族,还在省里当着一个不算小的官儿。 到底是什么官儿就很难说了,有人说是法官…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260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拿着镜子的小孩-在线阅读

    ——等你们全都不认我,我才愿意再回到你们身边来。 真的,我的弟兄们,到那时我要用另一种眼光寻找我所失去的人;那时我要用另一种爱来爱你们。 《查拉图斯特拉》第一部《赠予的道德》 拿着镜子的小孩 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又回到山里,回到他的山洞的孤独之中,远离世人:像一个撒完了种子的人在等着。可是他的心充满烦躁, 怀念着…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379
  • 第二十二章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早在1923年,班菲就对胡塞尔的著作产生了兴趣。他主要是对 当时克罗齐和金蒂莱的新唯心主义哲学反感,敏锐地发现作为对抗 新黑格尔主义那些封闭、僵化问题的理性批判功能,现象学方法有着 强大的生命力。另外,他还认识到胡塞尔的理性概念可以为逻辑学 和社会、历史科学的深刻变革提供一个基础。 在班菲之后,30年代博比奥(Noberto Bobbio)也接近现象学。同 …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0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