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失望与悲观

霍克海默与其同道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对产生这种现实状 况的精神基础——启蒙的尖锐批判,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到一条 改变现存社会状况的出路。就霍克海默个入而言,他在晚年越来越 陷入到悲观主义的泥淖之中,并且试图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学思 想来化解批判理论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这里我们简约地概括霍 克海默晚年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一,霍克海默否认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全面的联系,他像 康德一样,认为本质与现象、理论与实践是分离的,而不是互相关联 的。虽然他始终坚持哲学家必须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但他只不过 是把这点当作批判理论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已,而他以前信奉的“概念 真理”、“理论应当是一种行动方案”、理论理应推动历史前进的思想 却已经荡然无存。这种否认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倾向,一方面表明

①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第135页和“导言”的第6 页,重庆出版社,1990。

霍克海默找不到理想世界的失望和痛苦,另一方面说明他还对另一 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的渴望。

第二,对工具理性和启蒙的批判越是深刻,霍克海默就越是相 信:人的孤独不只是人的有限性,而且还是作为个入(Person)的人 (Mensch)在现代的崩溃;理论虽然可以反思社会的发展趋向,分析历 史上的恐怖、暴力、统治、压迫,表现弱者的痛苦、无助和死亡,但却不 能有效地反对现实存在的总体趋向,批判理论因此必须承认历史过 程的内在必然性。霍克海默由此脱离了批判理论所追求的社会理 想,转向了历史宿命论。

第三,霍克海默在承认他毕生都喜欢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同时,他 失望,却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而是试图把哲学的否定思维与宗教对 绝对(上帝)的渴望联系在一起。与《启蒙辩证法》肯定犹太教相一致 的地方,是他在晚年继续把犹太教和哲学知识联系起来,坚决拒斥把 有限的东西说成无限,把谎言说成真理,反对用信仰来代替真理。在 他看来,这既是犹太教所说的“拯救”的本质,也是德国哲学所强调的 通过谴责幻想而获得知识。德国唯心论者康德黑格尔的伟大之 处,就在于他们接近了犹太教的度诚和犹太教的思想,而这里恰恰是 犹太教与德国哲学精神最相一致的地方。① 与《启蒙辩证法》不同的 是,他晚年不仅敬仰犹太教,而且也颂扬基督教所宣传的“博爱”和 “渴求”。在他看来,耶稣为救赎全人类而牺牲的事情已经说明,基督 教的“博爱”,即尊重和热爱他人,体现在生活中的自由、平等、自我规 定、宽恕等,要高于任何法律和规定,这样的博爱不需要任何逻辑证 明。② 而“渴求”则表达了拯救失望者的希望,因为只要我们把我们的 生活世界看作是相对的现象,而不是绝对的真理,那我们不仅可以相 信恶不可能战胜善,而且还可以由此推演出,相对是以绝对为前提 的。即使我们不能从逻辑上证明这个绝对者和永恒者的存在,但对

① 参见贡尼、林古特《霍克海默》,任立译,第147—14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2。 ② 参见霍克海默《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施密特编,第130页,法兰克福,1972。

真理的“渴求”超越了这种证明,它使我们相信真理是与上帝在一起 的。很显然,霍克海默晚年已经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宗教神学那里, 他的批判理论最后也只能成为宗教哲学。

霍克海默的理论反映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真实感情和思 想:他们激烈抨击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病,却又不满意新苏东社会 主义的现状;他们热爱和追求真理,却又不知何谓真理。他们忧心忡 忡,犹豫彷徨,充满希望地开始了批判理论的事业,最终却以失望告 别了批判理论。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先驱者犹太哲学神学家斐洛

    早在1世纪中、末叶、罗马帝国征服全部希腊化世界之时,犹太哲学神学家斐洛就致力于用希腊哲学解释犹太教的圣经——《旧约全书》,首次在哲学上促成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会合与交融。他以不同于犹太学者解经传统的方法解释、发挥犹太教圣典,形成一种犹太教的哲学神学。他对犹太教的哲学解经,大量吸取、运用希腊哲学,主要是柏拉图和中期斯多亚派的哲学,也有亚里士多德和毕泰戈拉派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1日
    797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一-在线阅读

    一、第一阶段 〔我们在这里首先遇到的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其次是与 笛卡尔哲学相联系的斯宾诺莎哲学,后者只是前者的必然发展;方 法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三,有一种方法与斯宾诺莎主义并行, 也同样是笛卡尔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马勒伯朗士所代表的 那种哲学。〕** 1.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 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独立的思维…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931
  • 尼采-《权力意志》-[16.1888年春至1888年夏]-在线阅读

    [16.1888年春至1888年夏](1) 16[1] 都灵,4月21日途中 “我的兄弟们啊,”最老的侏儒说,“我们处于危险当中。我懂这个巨人的态度。他正想对我们流泪呢。当一个巨人流泪时,就有一场大洪水了。当他流泪时,我们就有灭顶之灾了。我并不是在讲我们会在何种恐怖的自然力中淹死掉”。 “问题是——第二个侏儒说——我们怎样来阻止一个巨人流泪呢?” “问题是—…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12日
    247
  • 第四节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制约因素

    皮亚杰根据对儿童思维产生过程的大量观察,把认识的发展划 分为四个具有质的差异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幼儿期);前运算阶段 (童年期);具体运算阶段(少年期);形式运算阶段(青年前期)。(1)感 知运动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 界取得平衡,并开始对感知觉和动作进行协调。但这个阶段只有动 作活动,还没有表象、思维和语言。感知运动阶段又细…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472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十九章-在线阅读

    第十九章 法与民族的普遍精神、习俗和风尚 赖以形成之原则的关系 第一节 本章的议题 个议题极为广泛。一系列思想呈现在我的头脑中,我将把 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事物的秩序上,而不是放在事物本身上。 我必须拨开迷雾,突破重围,藉以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这 第二节 接受良好的法律需要 充分的精神准备 对于日耳曼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瓦鲁斯①的法庭更不能容忍 ① 瓦鲁斯(…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66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