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雅典的启蒙哲学家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城邦克拉佐门尼(今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它位于士麦那海湾边,是爱菲斯和科罗封城北边不远的一座美丽而繁荣的城邦。 据记载,"他生于第 70 届奥林匹亚赛会(前 500—前 497)期间,卒于第 88届奥林匹亚赛会的第1年(前 428)";他 20 岁时波斯王"薛西斯渡海入侵",正是希波战争激烈进行之时,他因此西迁,"开始在雅典研究哲学",并在那里居住了30 年;约在公元前 450 年受审判被放逐,回到伊奥尼亚地区的兰萨库斯(Lampsacus)。""他活了 72 岁",他去世的公元前 428 年,正值柏拉图诞牛。伯罗奔尼撒战争已打响两年。1

阿那克萨戈拉出身于富有资产的显贵门第。他年少时即好学深思,追求自然知识,漠视金钱,将继承的遗产分赠亲属,自己专心致志于哲学与科学研究。他主张幸福的人“并不是那些财主和专制君王”,认为求知才是幸福,幸福者要“用他们所感知的一切永恒的东西来判断”。2当波斯王薛西斯率军大举侵入希腊时,年轻的阿那克萨戈拉西行来到雅典3。他在定居雅典的30年中,默默从事自然哲学的研究和教授,建立自己的哲学学说,没有直接参加政治活动;但他通过传播科学思想,并作为良师益友影响着伯里克利,有力地促进了雅典的思想启蒙,对民主制黄金时代的科学昌盛和文化繁荣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他初到雅典时,城邦中奴隶主民主派和贵族寡头之间的斗争很激烈,思想文化领域比小亚细亚与南意大利殖民城邦远为保守落后,笼罩着宗教迷信的浓雾,科学思想尚未启蒙。伯里克利要确立和壮大民主制,开创一代新风,就必须倡导思想启蒙,扫除为贵族寡头势力张目的旧传统。阿那克萨戈拉带来的伊奥尼亚哲学和科学知识,对雅典来讲好比是一股新鲜空气,他自己建立的哲学更是一种严谨的散发着科学理性光芒的崭新学说,自然会受到伯里克利的重视。他和另一位有开明政治头脑的达蒙(Damon)成为伯里克利的老师(达蒙是音乐教师,在政治思想上对伯里克利有重要影响)。伯里克利在执政前就受阿那克萨戈拉思想的熏陶,执政后阿那克萨戈拉一直是他过从甚密的师友。他教给伯里克利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清明的理智,这对于一位民主派政治家是极为重要的。后来柏拉图评述道∶"一切杰出的才能都需要讨论和高度思索有关自然的真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崇高的思想和完善的本领。而这点,我以为正是伯里克利从和阿那克萨戈拉的交往中得到的,增补了他的自然天赋。"4普卢塔克也记述道∶"他从向阿那克萨戈拉学习中获益甚大。他敬服他的老师的雄辩和丰富多彩的哲学………这种哲学充实了伯里克利的天赋才智,他利用学习自然哲学得到的成果,使他的演说变得庄严,远远超过了其他演说家"5。这种科学理性还成为他破除迷信、反击贵族寡头派的有力思想武器。"他懂得如何克服那些由于不同的天体现象在人们中产生的恐怖和迷信","在人们中培植一种由理性展示和维护的清醒的心智"。6 据说,有一次伯里克利即将出征时发生了日食,将士们惊慌失措,他很冷静地要大家用衣袖挡着半眼看,说明日食不过是太阳的部分被遮住了。再如阿那克萨戈拉揭穿过用谶纬迷信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伯里克利同他的政敌修昔底德(不是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角逐权力方酣时,敌对派中有人从农庄里带来一个长着独角的公羊头,占卜 者拉姆朋扬言。坚实独角崛生公羊前额 正中。昭示"全部权力当授予发现这个祥瑞之物的一派";阿那克萨戈拉当众解剖公羊头,指出"它只是因为颅内不充实而收缩成椭圆形,才崛生出独角。观者对阿那克萨戈拉深表赞佩"。7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广泛传播,对当时雅典思想文化的启蒙有重要影响。这从当时雅典上演的戏剧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学牛、著名悲剧作家欧里德斯在一些剧本中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如说太阳是炽热的石头或"金色的泥团",声称"我们通过显现出来的事物判断不可见的东西"等等,几乎是照搬阿那克萨戈拉的原话。

雅典的贵族寡头派势力利用宗教迷信发动了对民主派的反扑。据记述,当时的宗教狂热分子狄奥拜底(Diopeithes)竟颁布了一条法规:凡是不信神存在、宣扬天体现象新学说的人都得受公审。他们选择阿那克萨戈拉开刀,借以打击伯里克利。在这场政治事件中同时受审判和迫害的还有伯里克利的能干的情妇阿丝帕希娅和著名雕塑家菲狄亚斯。控告阿那克萨戈拉的主要罪状有两点:一是他宣传“太阳是炽烧的石头",二是他"私通波斯人"。他原本要被处死刑,由于伯里克利大力营救才逃出雅典。祸不单行,他身陷囹圄时又遭丧子之痛。在坎坷乖蹇的命运面前,他竟是那样沉静,置生死于度外:听到要被判死刑时,他说:“自然早就判处我的审判官们和我都是要死的”;听到爱子天亡时,他说:"我早就知道我的孩子们生来就是要死的"。8

阿那克萨戈拉逃离雅典,回到伊奥尼亚,定居在兰萨库斯,在那里执教授徒。他在当地备受尊敬,享有很高的声望。临终时,执政官员问他有何遗愿,他说只希望以后每年在他逝世的那个月份有孩子们的假日,后来当地长久保持了这个规定。当地公众隆重为他下葬,树立祭碑,碑上铭刻:"探究天体真理的阿那克萨戈拉安息于此。"9他的故乡克拉佐门尼人一直纪念他,直到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代还在钱币上铸有阿那克萨戈拉右手把握天体的图像。

哲学史家们一般公认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主要渊源于伊奥尼亚哲学。伯奈特说他的哲学以“古老的伊奥尼亚哲学为背景”,是“米利都精神的恢复”,甚至说他是“典型的伊奥尼亚派”。10阿那克萨戈拉爱利亚学派包括巴门尼德以及和他同时代的芝诺的学说也必定是熟悉的,并对这两个哲学传统有所综合。他的哲学不是伊奥尼亚学说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将伊奥尼亚哲学和爱利亚哲学作折中的拼合。他的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在于:一方面,他对自然的科学观察和探索要比伊奥尼亚的先辈们精细和开阔,得以从物质粒子结构的微观层次探究自然的本原,并因考察自然的动因与秩序问题而最早提出心智性的精神范畴;另一方面,他受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生不灭的命题和芝诺关于无限分割的悖论的启迪,将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彻底打碎成无限多元的异质粒子,使他的本原论、宇宙论和认识思想独具一格,对希腊本土的哲学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与同时期的恩培多克勒所探讨的课题和基本思路很相似,但两人的哲学内涵、风格与气质又很不相同,后者偏重于南意大利哲学传统,而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深蕴伊奥尼亚哲学气质。这表现为两点:(1)在探讨自然本原和物质粒子结构上,恩培多克勒固守南意大利“有定形”的思想传统,注重数量比例和孔道结构;他则强调物质本原在质上的无限多样性和连续性、融合性,忽略了探讨自然物质的数量规定性和形式结构,仍然表现了伊奥尼亚哲学的"无定形"的特色。(2)恩培多克勒的哲学带着浓厚的科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二重性;他的自然哲学则不见宗教气息,洋溢着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基本倾向是捍卫科学和理性,同宗教迷信相对立。他的哲学中虽然有种子和努斯二元论倾向的内在矛盾,他的努斯已经是吹胀和夸大了的理智,但它还不是人格化的上帝或理性神,不具有宗教意义。

第欧根尼·拉尔修将他列入“只写过一部著作的学者”,并且赞扬他的著作“有着引人入胜而格调庄重的风格”。11 这部著作也题名为《论自然》(On Nature)。它不仅论述了他的自然哲学原理,也包括研究从天体到生物的科学思想。他的这部著作在苏格拉底时期还很流行,苏格拉底说到在当时的雅典市场花一个塔兰同即可买到。12 到公元6世纪,辛普里丘在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时引述了它的一些原文,就是现存的阿那克萨戈拉的《论自然》残篇 22则。这些残篇直到17世纪时由珂特华兹(Cudworth)重新发现,后来由第尔斯辑入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的残篇中,数量虽不多,却是可靠的。亚里士多德、塞奥弗拉斯特和辛普里丘等人的著作中转述了不少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也是我们研究阿那克萨戈拉哲学的重要资料。今人吉尔琛生(D.E.Gershenson)和格林贝格(D.A.Greenberg)所著《阿那克萨戈拉和物理学的诞生》一书,探讨深入而多有新意,并汇集了古今有关阿那克萨戈拉的各种资料,较有参考价值。

  1.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6—7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1179a12——16,载于《亚里士多德全集》。 ↩︎
  3. 伯奈特推断,伊奥尼亚反抗失败以后,克拉佐门尼归属波斯帝国,阿那克萨戈拉可能作为被波斯军队征募的人员,随军去了雅典,所以后来他受审时,被控为medism(私通波斯者)(参见其著《早期希腊哲学》,第 254 页,纽约,世界出版公司,1967)。弗甲曼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阿那克萨戈拉是举家辟难,逃亡到雅典去的(参见其著《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第尔斯的《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导读》,第262页,牛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59)。无论是哪种情况,指控他私通波斯都是别有用心制造的冤案。 ↩︎
  4. 柏拉图《斐德罗篇》,270A,载于《柏拉图对话全集,附信札》。 ↩︎
  5. 普卢塔克∶《伯里克利传》,第8节,载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
  6. 见同上书,第6节,载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
  7. 见同上书,第6节,载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
  8.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13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9. 同上书,第2卷,第14节。 ↩︎
  10. 见伯奈特《早期希腊哲学》,第254页,纽约,世界出版公司,1967。 ↩︎
  11. 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希克斯英译,第2卷,第6节,"洛布古典丛书",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72。 ↩︎
  12. 柏拉图《申辩篇》,26D,载于《柏拉图对话全集,附信札》。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订本补遗-一、近代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在线阅读

    一、近代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第一节 英国和美国的绝对唯心主义 (一) 布拉德雷(1846—1924 年) (1)逻辑、真理和实在 真理是经验的一个方面,就它是绝对的面言,它是实在的本质 方面的典范。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宇宙的一般情况,却未认识、永远 不能认识它的一切详细情况。真理在一个方面、即哲学中至上的 方面,是全部世界;而哲学甚至意识到它自己的不圆满性。在…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445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在线阅读

    第八章 论琐屑不足道的命题 斐 我确实认为明理的人们也不禁要以我们刚才所讲的方式 来运用那些同一性公理。§2.这些纯粹同一性的公则也似乎只是 一些琐屑不足道的(frivoles)命题,或如经院哲学家们所说的nu gatoriae①的命题。并且,若不是您那关于利用同一性命题来作换 位的证明②的惊人例子,使我以后当涉及看轻某种事物时得手执 马勒前进③的话,我将…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166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列王纪下-在线阅读

    以利亚和亚哈谢王1:1 以色列王亚哈死后,摩押国背叛以色列。1:2 以色列王亚哈谢从撒马利亚王宫顶上的阳台摔下来,受了重伤。他派人去求问非利士的以革伦城的神——巴力·西卜,要知道他能不能康复。1:3 但是上主的天使吩咐提斯比人以利亚先知去见亚哈谢王的使者,质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去求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难道以色列没有神吗?1:4 你去告诉王,上主这样说:‘…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5日
    210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一章 知识通论-在线阅读

    第一章 知识通论 1 我们的知识有关于我们的观念——人心在一切思想中、推 论中,除了自己的观念而外,既然没有别的直接的对象,可以供它 来思维,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知识只有关于观念。 2 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 知觉——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只是人心对任何观 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成立…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16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