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权力意志》-[19.1888年9月]-在线阅读

[19.1888年9月](1)

19[1](2)

〈一〉

人们经常问我,〈到〉底为什么我要用德语写我的书?对此,我的回答永远相同:我热爱德国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小的不明智。如果德国人不读我的书,我会怎么办呢?我就会更加努力,力求公正地对待他们。——还有,谁知道呢?也许他们后天就会读我的书了。

新德国表现出大量遗传的和传授的本事:以至于它可以在片刻之间挥霍掉积聚起来的力量宝藏。它并不是一种随之而成为主宰的高级文化,更不是一种精致的趣味,一种高贵的本能之“美”;但却有着比通常一个欧洲国家所能表现出来的更雄性的德性。有的是良好的勇气和对自身的尊重,有的是在交往、互尽义务方面的可靠性,有的是勤劳,有的是毅力——还有一种固有的自制力,后者所需要的与其说是制动器,而不如说是刺激。我还要补充说,这里还有服从,而这种服从没有令人感到屈辱……而且,没有人会尊重自己的敌人……

在我以此方式正确地评价了德国人之后——因为无论如何,我是热爱他们的——我就不再有理由对他们隐瞒我的抗辩了。他们曾经是“思想家的民族”(3):他们今天究竟是不是依然在思想呢?——他们再也没有时间思想了……德国“精神”——我担心,这是一个contradictio in adjecto[有矛盾的形容法、术语矛盾]。(4)——他们变得无聊,他们也许就是这样的,伟大的政治缠绕着一切真正伟大事物的严肃性——,“德国,德国高于一切”——一个昂贵的原则,但并不是一个哲学的原则。——“有德国哲学家吗?有德国诗人吗?有好的德国书吗”——人们在国外这样问我。我面红耳赤,但凭着我甚至在绝望情况下也还具有的勇气,我答道:“有啊!俾斯麦!”……莫非我得承认人们现在在读哪些书吗?——达恩?埃贝斯?费迪南德·迈耶尔?(5)——我曾听说大学教授们为了贬抑戈特弗里德·凯勒(6)而称赞这位谦逊而忠厚的迈耶尔。该死的平庸本能啊!

我还想有一份开心。我要叙〈述〉一本小书向我叙述的事情,那是它从第一次德国之游回到我这里时对我叙述的。这本小书就叫:《善恶的彼岸》,——我们私下说过,这正是人们现在手头有的这部著作的前奏。(7)这本小书对我说:“我完全知道我的缺点是什么,我太新鲜、太丰富、太热情了,——我打扰了人们的睡眠。我里面有一些话还使一个上帝心碎,我是人们唯在超出人类任何影响范围6000英尺的地方才能取得的经验的会合。——有足够的理由使德国人理解我……”但是,我回答说,我可怜的书啊,你如何也能——对德国人明珠暗投(8)呢?这可是一种愚蠢啊!——而现在,这本书向我叙述了它的遭遇。

实际上,自1871年以来,人们在德国只是太过透彻地讲授了关于我的课程:实情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人们没有理解我的查拉图斯特拉,我是不会奇怪的,我在这里看不到任何指责:一本书如此深刻,如此奇异,以至于只要理解了其中的六个句子,也就是说体验了其中的六个句子,凡人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上了。然而,人们不能理解那本《彼岸》(9)——这差不多就使我惊奇了……《国家报》的一位负责人把这本书理解为时代的标志,理解为地地道道的容克哲学,对于这种哲学,《十字架报》只是缺乏勇气而已。在《评论》上,显然是考虑到他自己的醒悟,柏林大学的一位无名小辈宣布这本书是精神病学的,甚至为此引用了一些段落:不幸能证明些什么的一些段落。——汉堡的一份报纸在我身上认出了一个老黑格尔信徒。《文学总报》承认,已经中断了与我的“联系”(何曾有过啊?——),并且为证明起见,引用了几句关于“音乐中的南方”(10)的话:仿佛一种没有为莱比锡人记住的音乐就不是音乐了。我在那里原则上承认的东西却依然是真实的:音乐要地中海化。(11)——一种神学上的清白无辜使我领会了,我所关心的根本不是逻辑,而唯一地只是“美好的风格”:我自己不当真的东西,人们如何能当真呢?——所有这一切都还可能一扫而过:但我经历过一些事例,在其中“理解”超出了人性的限度,近乎动物了。瑞士《联邦报》的一位编辑从对上述著作的钻研中获取的东西,无非就是一点,即我以这部著作要求废除所有正派的情感:人们看,他在《善恶的彼岸》的字里行间确实是思考了某个东西的……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情况,我的人性还总是能对付得了的。我曾为此感谢他,我曾使他本人明白,没有人更好地理解我——他曾相信过这一点……一年以后这张报纸把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当作更高的风格练习,俏皮地暗示出我的风格的不完满——

——而我对这一切都感到愉快:为什么我要对此保持沉默呢?人们成为遁世隐居者并非没有道理。山脉是一位默然无语的邻居,岁月流逝,而人们得不〈到〉片言只语。但是,生命的景象令人神清气爽:人们终于使所有婴儿复归自身,人们还〈抚〉摩着任何一种动物,即便是长着角的。(我总是用“我的小姑娘”来称呼一头母牛:这是讨她苍老之心的喜欢。)唯有遁世隐居者知道伟大的宽容。这种对动物的爱——在任何时代里,人们都据此识别遁世隐居者

19[2](12)

重估一切价值。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19[3](13)

为后天的思想。

我的哲学节录

为后天的智慧

我的哲学节录。

Magnum in parvo[微言大义](14)

一种哲学节录。

19[4]

1.我们北极乐土居民。

2.苏格拉底的问题。

3.哲学中的理性。

4.真实世界如何终于〈成了〉谎言

5.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6.四大谬误。

7.为我们——反我们。

8.一种颓废宗教的概念。

9.佛教与基督教。

10.从我的美学出发。

11.在艺术家和作家中间。

12.箴言与箭矢。

19[5]

Multum in parvo[微言大义](15)

我的哲学节录。

弗里德里希·尼采

19[6](16)

一个心理学家的懒惰。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19[7](17)

[+++]我里面有一些话还使一个上帝心碎,我是人们唯在超出人类任何影响范围6000英尺的地方才能取得的经验的会合:“有足够的理由使德国人理解我……”但是,我回答说,我可怜的书啊,你如何也能——对德国人明珠暗投呢?这可是一种愚蠢啊!——而现在,这本小书向我叙述了它的遭遇。

实际上,自1871年以来,人们在德国只是太过透彻地讲授了关于我的课程:实情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人们没有理解我的查拉图斯特拉,我是不会奇怪的:一本书如此深远,如此美好,以至于人们要听到它的鸟鸣,血管里就必须流着诸神的血液。然而,不能理解那本《彼岸》——这差不多就使我惊奇了……人们到处都理解了它,在法兰西得到了最佳的理解。——《国家报》的一位负责人把这本书视为时代的标志,理解为地地道道的容克哲学,对于这种哲学,《十字架报》只是缺乏勇气而已。在《评论》上,显然是考虑到他自己的醒悟,柏林大学的一位无名小辈宣布这本书是精神病学的,甚至为此引用了一些段落:不幸能证明些什么的一些段落。——汉堡的一份报纸在我身上认出了一个老黑格尔信徒。《文学总报》承认,已经中断了与我的“联系”(何曾有过啊?——),并且为证明起见,引用了几句关于“音乐中的南方”的话:仿佛一种没有为莱比锡人记住的音乐就不是音乐了。我在那里原则上承认的东西却依然是真实的:音乐要地中海化。(18)——一种神学上的清白无辜使我领会了,我所关心的根本不是逻辑,而唯一地只是“美好的风格”:我自己不当真的东西,人们如何能当真呢?——所有这一切都还可能一扫而过:但我经历过一些事例,在其中“理解”超出了人性的限度,近乎动物了。瑞士《联邦报》的一位编辑从对上述著作的钻研中获取的东西,无非就是一点,即我以这部著作要求废除所有正派的情感:人们看,他在《善恶的彼岸》的字里行间确实思考了某个东西……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情况,我的人性还总是能对付得了的。我曾为此感谢他,我曾使他本人明白,没有人更好地理解我,——他曾相信过这一点……一年以后这张报纸把我的《查拉图斯特拉》,人类最深刻的书,当作更高的风格练习,俏皮地暗示出我的风格的不完满……

——而我对这一切都感到愉快:何以我要对此保持沉默呢?人们成为遁世隐居者并非没有道理。山脉是一位默然无语的邻居,岁月流逝,而人们得不到片言只语。但是,生命的景象令人神清气爽:人们终于使所有“婴儿”复归自身,人们还抚摩着任何一种动物,即便是长着角的。唯有遁世隐居者知道伟大的宽容。这种对动物的爱——在任何时代里,人们都据此识别遁世隐居者……

塞尔斯-玛丽亚,上恩加丁,

1888年9月初。

19[8](19)

重估一切价值。

第一卷。

敌基督者。一种对基督教的批判尝试。

第二卷。

自由精神。对作为虚无主义运动的哲学的批判。

第三卷。

非道德论者。对一种最危险的无知、道德的批判。

第四卷。

狄奥尼索斯。永恒轮回的哲学。

19[9](20)

非道德论者

关于作为道德之基础的谬误的心理学

1)把原因与结果混淆起来

2)生理上的普通情感的想象原因

3)意志因果性作为本己的“自由意志”

4)人类追求快乐而回避痛苦(“一切恶都是强制性的”)

5)利己主义与非利己主义(虚假的对立)

关于“奉献”、“献身”、“爱”的虚假心理学

关于道德借以达到统治地位的手段的心理学,pia fraus[善良的欺骗]。

19[10](21)

在文化史上,“帝国”有时是一种不幸:自从德意志精神最终放弃了“精神”,欧洲就变得越来越贫困了。——在国外人们知道其中的一点情况:德国人可不想在这方面自欺欺人!人们问:你们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值得考虑的精神吗?抑或也只是一种四分之三的精神?……没有一个德国哲学家,这乃是一个头等的结局。没有人会如此不合理地把这一点归咎于德国人,当饶舌的小人(就像那个无意识者,E.冯·哈特曼先生)或者一个嗜毒好恶的流氓(就像柏林的反犹太主义者E.杜林先生)滥用哲学家这个词时——后者在自己的追随者中间找不到一个正派人,前者找不到一种正派的“理智”。

19[11](22)

这个国家要求人们一起来议论文化问题,并且自己做出决定:仿佛国家并非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十分无关紧要的文化手段似的!……“一个德意志帝国”——人们把多少个“德意志帝国”归于一个歌德啊!……所有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上贫困的时代:——

————————————————————

(1) 相应的手稿编号为:Mp XVII 6.Mp XVI 4c.W II 9b.W II 6b。——译注

(2) 参看19[7]:这个序言是尼采在放弃出版一部以《权力意志》为书名的著作之后不久(1888年9月初)写的,旋即被改写为《偶像的黄昏》之序言,但稍后也被改写为“德国人缺乏什么”一章之序言;其中第5节提供出《瞧,这个人》一书中“为什么我写出了这样好的书”一段的若干思想。——编注

(3) “思想家的民族”]参看格奥尔格·比希曼:《常被引证的名言》,柏林,1972年(第32版),第172页。“把德意志民族称为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这种称法是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首次在卡尔·穆塞乌斯(Karl Musäus,1735—1787)关于其《民间童话》(1782年)的准备性报告中看到这种称法。其中写道:‘倘若没有幸运的想象影响,我们的思想家、诗人、漂荡者、先知们的狂热民族又会是什么呢?’……”。——编注

(4) 指“圆的方”、“木制的铁”之类的矛盾表达。——译注

(5) 此处三位作者应分别指:费利克斯·达恩(FeIix Dahn,1834—1912):德国法学家,著有《罗马之争》等;格奥尔格·埃贝斯(Georg Ebers,1837—1898):德国古埃及学者,1873年发现古埃及医学的纸草抄本,编为《埃贝斯古医籍》,其中记载约700种药物和800种药方;费迪南德·迈耶尔(Ferdinand Meyer,1825—1898):瑞士德语作家,著有长篇组诗《胡滕的末日》、长篇小说《于尔格·梅纳奇》等。——译注

(6) 戈特弗里德·凯勒(Gottfried Keller,1819—1890):瑞士德语作家。——译注

(7) 这正是……前奏]也即还是《权力意志》(这段文字是按原始稿付印的,在手稿中,当尼采改变了有关《权力意志》的文字计划之后,就已经对它作了修改)。——编注

(8) 明珠暗投]参看《马太福音》,第7章,第6行。——编注

(9) 指《善恶的彼岸》。——译注

(10) “音乐中的南方”]参看《善恶的彼岸》,第254节。

(11) 原文为法文。——译注

(12) 《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构想的第一个标题。——编注

(13) 参看第397页。——编注[此处指KSA第14卷页码。——译注]

(14) 拉丁文,或直译为:以小识大、小中见大。——译注

(15) 拉丁文,意近上文19[3]的Magnum in parvo,也可直译为:以少见多、言简意赅。——译注

(16) 《偶像的黄昏》的原本书名,参看22[6]。——编注

(17) 参看19[1]以及注释。——译注

(18) 原文为法文。——译注

(19) 《重估》的全部计划都分为四卷,它们唯在秩序或者卷标题上区分开来。——编注

(20) 《重估》第3卷(或者第2卷)草案。——编注

(21) 根据《偶像的黄昏》中“德国人缺乏什么”一章的誊清准备稿。——编注

(22) 根据《偶像的黄昏》中“德国人缺乏什么”一章的誊清准备稿。——编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萧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一-在线阅读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之一。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0日
    456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二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一 赫剌克勒斯从特洛亚出发的时候,赫拉打发了凶猛的风暴去,为此宙斯大为愤怒,他将她高挂在俄林波斯山上。赫剌克勒斯驶到科斯岛,科斯人以为他是率领着一队海贼船,抛过许多石头来,阻止他的近来。但是他用强前进,乘夜占了那城,杀了国王欧律皮罗斯,波塞冬与阿斯堤帕莱亚的儿子。在战斗中赫剌克勒斯为卡尔刻冬所伤,但是宙斯把他抓走了,所以他没有受害。他毁坏了科斯岛,因了雅典那…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518
  • 欧里庇得斯悲剧-《美狄亚》-(一)开场-在线阅读

    (一)开场 (保姆上) 保姆 但愿阿尔戈号从未飞过深蓝的撞岩 航海来到科尔克斯的海岸, 但愿佩里昂山里的松树 从未被砍来供那些为佩利阿斯 去取金羊毛的勇士制造船桨。 要是这样,我的女主人美狄亚 便不会因为狂热地爱上伊阿宋 航海来到伊奥尔科斯的城楼下了, 也不会因诱使氟里网斯的女儿们 杀死她们的父亲,跟着丈夫带着孩子 移居到科林斯这地方来了;流亡 这里之后,她…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4日
    1.6K
  • 亚里士多德-《论题篇》-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后面应该考察的是与种和特性有关的一些问题。它们都是和定义相关的因素;但是,它们自身却不常成为论120b辩者们探索的问题。如若种被设定为某种存在,那么,首先就应考察与所论主题关连的一切,从而发现是否有什么没被它所陈述。例如,如若有人断言善是快乐的种,就应考察是否有某种快乐不是善;因为如果是这样,善就显然不是快乐的种;因为种正是由同属的一切事物来表…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231
  • 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再版后记-在线阅读

    再版后记 本书这次再版,我们对译文复校了一遍,改动了不少地方,增加了一些注释;“出版说明”从内容到文字,也作了一些删节修改:同时,我们还约请梅溪同志把海涅在1844年写的《论述德国的书信》(Briefe über Deutschland)片断译出,作为本书的附录。在这封信里,海涅说到他和黑格尔本人谈论了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4日
    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