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德的生平与著作

文章目录[隐藏]

康德的生平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最有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以深邃的哲学思维把西方的启蒙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他还深刻地论证了作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的理性和自由,为现代人与社会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哲学理念。他对哲学问题的广泛思考与洞见,成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对后来的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久不衰。

康德出生于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一个贫苦的皮匠家庭,父母老实本分,是虔诚的虔敬派(路德派的一个分支)教徒,他们追求寡欲与恬静心境的宗教精神,这对康德的人格与道德情怀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母亲的教诲,使康德难以忘怀。康德自认为自己身上最初的优良品质,就是来自母亲的培育,并且她还用来自大自然的观念,启发了康德幼年的心智,唤醒并扩展了他的智力。

就世俗的生活来说,康德的一生是极其平淡无奇的。他终身未娶,生活极有规律,并始终生活在哥尼斯堡,出行最远的地方离哥尼斯堡仅90公里。8岁时他进入哥尼斯堡的一个虔敬派学校念书,学习神学与拉丁文典籍。他成绩优异,几乎每学年考试都名列第一,但学校当时严格的纪律约束,使他难以选择朋友,更是缺少自由,因此 这段早年的学习生活并没有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16岁时,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虽然被录取为神学系的学生,但他却对物理学与数学更感兴趣。在1746年父亲去世之后,康德被迫中断学业,在一些 家庭担任私人教师以谋生,直到1755年才依靠朋友的帮助恢复了学 习,并获得博士学位。然后,他作为没有正式薪俸的讲师,开始了在 哥尼斯堡大学里的教学生涯,先是讲授物理学与数学,后来扩展到许 多其他科目,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等。1770年,康德成为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教授,并以此教职终其一生。

康德的著作

康德的哲学思想而言,一般把它划分为“前批判时期”与“批判时 期”。在“前批判时期”,他起先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尤以在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Allgemeine Nata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oder Versuch von der Verfassung und dem mechanischen Ursprunge des ganzen Weltgebhandelt,1755)中提出的太阳系演化学说为著名。这一时期他在哲学上 深受德国流行的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后来因 得益于休谟对因果律的必然性的质疑,才从独断论的迷梦中醒悟过来。 在18世纪70年代进入“批判时期”之后,他留下了著名的“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1781)、《实践理性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1788)和《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1790)。对人的心灵而言,它们分别对应于“知”、“意”、 “情”三个部分;对于哲学而言,则分别对应于“真”、“善”、“美”三大领域。

因此可以说,“三大批判”基本上构成了康德的哲学体系。不过,康德也曾经把哲学归属于这么三个问題: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 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1 它们分别由认识论、道德哲学与道德神学 来回答。这一分法显示出“道德神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分量,它以《單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治、历史、法学等领域,留下了一些政治哲学与曆史哲学的论著,如 《什么是启蒙?》、《论永久和平》(Zumewigen Frieden)等。在晚年,康德还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作为他的哲学思考的最高概括,并认为上面三个问题都与此有关,都可以被归结为“人类学”的问题。据此 我们可以说,对“人”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构成康德的哲学批判与思考的最高目标。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805=B833;中译本参见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第612 页,人民出版社,2004(以下所引此书均为此版本)。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埃斯库罗斯悲剧-《波斯人》-(六)第三场-在线阅读

    (六)第三场 (大流士的魂灵由墓穴出现) 大流士 我最忠心的青年时期的同龄人, 波斯元老们,国家遭受何灾难? 国家在捶胸哭泣,大地在颤栗。 我看见王后惊恐地站在坟墓旁, 我心怀仁慈地接受了她的祭奠。 你们也站在墓碑近前悲痛欲绝, 恸哭着放声祈求我地下的亡魂, 满怀忧伤地召请我。返凤阳世 并非易事,因为冥土的神明们 乐意把亡魂取走,而不是放回。 我仍然为王于众…

    书籍分录 1天前
    27
  • 荷马史诗-《奥德赛》-第八卷 听歌人吟咏往事英雄悲伤暗落泪-在线阅读

    当那初升的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呈现时, 神圣的阿尔基诺奥斯国王从床上起身, 攻掠城市的、宙斯养育的奥德修斯也起床。 神圣的阿尔基诺奥斯国王带领众人, 前往海港附近费埃克斯人的会场。 他们到达那里,在光亮的石凳上就坐, 一个个挨近。帕拉斯·雅典娜跑遍城市, 幻化成经验丰富的阿尔基诺奥斯的传令官, 谋划着勇敢的奥德修斯归返的事情, 她每遇到一个人都站住,对他们这样…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3日
    1.1K
  •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十二-在线阅读

    本卷内容梗概: 【1-106行】在失败的时刻,图尔努斯感到所有拉丁人的眼睛都望着他,他告诉拉提努斯王他准备和埃涅阿斯单独战斗,拉提努斯王和王后阿玛塔劝阻他,他不听 图尔努斯看到战争的挫折使得拉丁人垂头丧气,失去了信心,又见众人的眼光都望着他,似乎要他实践自己的诺言,他未曾开口就已满腔怒火,他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就象那只非洲沙漠里的雄狮胸口被猎人严重刺伤,终于起…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675
  • 赵林-《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在线阅读

    在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地中海世界在政治上的“罗马化”与罗马 自身在文化上的“异化”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其中,罗马与希腊、罗 马与犹太以及罗马与日耳曼的关系成为影响罗马帝国历史命运的三对主 要矛盾,它们分别表现为东西争锋、凡圣博弈和南北抗衡。罗马与希腊 的东西争锋造成了“两个帝国”——从古代的东、西罗马帝国一直到现代 的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历史张力,罗马与…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699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卷-在线阅读

    第十卷 【1】一有多种意义,在前面关于词义的各种区别中已经说过了。在这些意义中,就其自身而不是就偶性而言,最初或最主要的有四种一。种是指那种单纯连续的东西,特别是那种自然连续的东西,而不是由于接触和捆绑在一起的一。在这里,最首要是指那种其运动更加单纯不可分的东西一。另种更指那种完整的和具有形式的东西,特别这种完整和形状出乎自然而非由于强制,例如被捆在一起或被…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4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