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黑格尔谈“爱”、“生命”、“历史命运”

在稍后的1797年的一篇作品中,黑格尔仍在宗教的视域内探讨 统一性和实践的问题。“只要哪里主体与客体或者自由与自然被设

①②《黑格尔全集》(理论版)第1卷,第236页。

想为结合着的,即是说,自然即是自由,主体与客体不是分离的,那里 就有神圣的东西——这样一种理想就是每一宗教的客体。”①这里, 黑格尔显然接受了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让一切充满爱”的主体 思想,开始与荷尔德林的诗学立场拉开距离,并第一次把一个能代表 这种统一性的最高概念称做“爱”(Liebe)。“只有在爱里面人才是同 客体合而为一的,因为爱既不统治,也不被统治。这种爱为想像力加 以实体化,就是神。”②“我们可以把那种爱的结合叫做主体和客体、自 由和自然、现实的东西和可能的东西的结合。”③“爱”原本是基督教教 义中的一个中心概念,《约翰福音》中指出了上帝对人的爱,把上帝与 人的关系描述为一种爱的和谐关系。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 “爱”更是成为反对封建神权专制和宣传普遍人性的口号。黑格尔在 这里也暂时地转向了“爱”,他认为,爱的显现形式既不是理智,也不 是理性,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生命之物的直观。“爱”意味着消除了 对立的统一。

但是,黑格尔又逐渐意识到“爱”的局限性,意识到爱的纲领在现 实性面前是那么的苍白和无能为力。爱还停留在主观性的范畴,是 一种不完全的自然,它只能直观着或表象着,还缺乏一种客观的表 现。于是,在1798年的一篇文章中,黑格尔开始对统一作出历史性的 理解。统一被分为三个阶段:道德性、爱、宗教。以前黑格尔曾对道德 性和爱的阶段作过大量研究,力图在其中找到统一的途径,但它们都 保持着某种对立,只代表了一种不完整的统一。最高的原则是宗教, 它不是毁灭客体,而是设法与客体和解,使上帝成为一种完全终结的 独立性。在给“爱”降调的同时,黑格尔开始重视“反思”的概念。他认 为只有借助反思才能扬弃爱的主观性,重塑客观性,为达到宗教铺平 道路。这时,他提出了“生命”(Leben)的概念,以表达一种真正的、有 生命力的统一。“生命”被理解为一个发展过程:它从一种没有发展 的统一性出发,通过教育最后发展为一个完全终结的圆圈,这就是宗

①《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第438页,商务印书馆,1988。 ②③ 同上书,第439页。

教。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黑格尔后来的辩证历史发展观的雏形。①

在宗教问题上的种种困惑,促使黑格尔回过头来考察宗教在人 类历史中的实际命运。这也是他的一贯做法:遇到困惑时,从源头去 考察这个不合理的东西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在 1798 年前后由五组 短文而形成的作品中②,黑格尔先用寥寥几笔匆匆概述了人与自然和 睦相处的原始状态,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原始状态留给我们的痕迹太 少,也因为黑格尔并不赞成卢梭对人类社会自然状态的崇拜,他宁可 观察、分析一个处处充满分裂与争斗的社会。黑格尔认为,犹太民族 的历史从亚伯拉罕开始,当亚伯拉罕领导人民向各种暴力作斗争,最 后又不得不接受了异已的本质并失去自己的纯洁性后,他就受制于 比他更强有力的外在形式,从而开始了分裂和异化的不幸命运。他 与整个世界处于无限的对立之中,排斥他人和其他民族还有自然。 他的后代有了强大的力量后,就用残酷的暴政统治一切,他们所获得 的统一是以死亡和毁灭为代价的。由此犹太人陷于只知道为维持物 质生存而奋斗,只知道依赖上帝和法律,不懂追求自由真理的悲剧之 中。我们必须指出,黑格尔对犹太民族史和犹太教史的理解常常带 有18世纪欧洲流行的种种误解和偏见。

黑格尔认为,为了抗争犹太人的不幸命运,耶稣出现了。耶稣反 对对主的单纯崇拜和无条件的服从,提出宗教应是人的冲动和人的 需要,其中应充满美的精神。耶稣认为人们之所以遵照道德命令行 事,不是为了服从纯粹客观命令,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某种主观性东 西,是尊重自己的概念和尊重道德意外的后果。耶稣提出神和人的 关系应是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在真正的天国里,“爱”这个活生生的 纽带把所有信仰者联合起来。这是一种生活一致的感觉,在这种感 觉中,一切对立都被扬弃了。

黑格尔认为,耶稣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如果他

① 参见《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第443—444、456页,商务印书馆,1988。

② 这五组短文被诺尔称为《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参见同上书,第281— 399 页。

认同和承受他的民族的命运,他就必须割断与上帝的联系,牺牲美的 东西;如果他把本民族的命运从自身推开,他就得过没有发展和没有 快乐的生活。耶稣选择了后一种生活,他使自己的本性同世界分离, 并且从世界逃避到天上;他想在理想中恢复那遁入空虚的生活;他在 每个反抗的人那里,教导对神的回忆和仰望。最后他和自己的追随 者组成小社团,他们有两条原则,一是与世人隔离,二是彼此相爱。 黑格尔反对这种逃避现实社会的倾向,认为这样做会导致一些反对 自然本性的大伪善者出现。他高度赞扬彼此相爱的原则,它使个人 联系扩大到社团。但这种爱是不完善的,它还是一种情感和主观的 东西,它必须与观念的东西、普遍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赢得一 个可以祈祷并值得祈祷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成为宗教。“把主观和客 观结合起来、把情感和情感对于对象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幻想把理 智在一个美里面、在一个神里面结合起来,-—这个需要,人类精神 的最高需要,就是向往宗教的冲动。”①这里我们看到黑格尔对自己过 去立场的超越:宗教不再是一种纯道德性或爱的完美理想状态,它必 须把客观性包括在自身之中;“分裂”是人类生命发展过程的一个必 经阶段,“死亡”也归属于生命整体之中。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1)

相关推荐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十一章-在线阅读

    一 墨涅拉俄斯因了海伦生有女儿赫耳弥俄涅,又据有人说,儿子尼科斯特剌托斯,因了女奴埃托利斯人庇厄里斯,或据俄枯西拉俄斯说,因了忒瑞伊斯,生有儿子墨伽彭忒斯,因了神女克诺西亚,或据欧墨罗斯说,生有儿子克塞诺达摩斯。 二 勒达所生的二子中,卡斯托耳练习战术,波吕丢刻斯则练习拳术,因为他们的英俊二人被称为狄俄斯枯洛伊,即云宙斯的儿子们。他们想要娶琉喀波斯的女儿们,…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390
  • 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八)第三合唱歌-在线阅读

    (八)第三合唱歌 歌队 (首节) 如果我是先知,有先见的智慧, 基泰戎山啊,我敢当着奥林波斯的神预言, 待到明晚月圆时, 你会听到 奥狄浦斯尊你为他的故乡, 他的保姆,他的母亲, 你会看到 我们载歌载舞赞美你, 为了你对我们国王的恩惠。 啊,福波斯呀,愿这些话你能听了欢喜! -------- (次节) 我的孩子啊,是谁生了你? 是哪一位永生的神女与潘1潘是一…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814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二编 中古哲学-第六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在线阅读

    第六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 新启蒙思潮 第一节 理性和教权 以上所概括论述的思潮,如民族主义的发展、异端思想的流 行、神秘主义以及对神学和哲学的经院式的结合的反对,是被称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改革运动的先驱。这个时期开始指责旧 的传统、旧的语言和文学、旧的艺术、旧的神学体系、教会和国家之 间旧的政治关系以及旧的专权的宗教。这种思考和批评的精神曾 …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537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一章-在线阅读

    人类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千百万年。当然,我们不能知道最早的人的所有经历和思想。然而,我们还是有理由设想,那时的人们就像现在一样被一种想要解释世界的欲望所驱使。或许我们最早的先人们思考过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在动物中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在包围着他们的大地之外是否还有一个世界。他们或许也曾经想知道,对于道德行为或社会秩序,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适用于他…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76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