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一般认为,无意识的主要特征是描述本我,但是,自我和超我也 有无意识的成分。无意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梦、遗忘、误记、失言、笑话 和病兆中。但是,面对压抑和抑制,它始终在活动。拉康认为,弗洛伊 德的贡献并不在于说明无意识的存在,而在于指出无意识有一个结 构,这个结构以各种方式影响人类主体的言行,因此暴露了自己,成 为可分析的。

拉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语言,它避开了主体的操作和影响。无 意识是一个自我而不是一系列无组织的冲动。无意识拥有合乎逻辑 的结构。拉康试图用一种合乎形式逻辑的文字系统来记录无意识。 但是,这一尝试并不十分成功。拉康的基本设想是:知识是可以写下 来的。如果无意识中的事物的表象最终是可读的文字、形式的文字, 那么,只要它们组成了词句,就可以为意识所理解。这样一来,无意 识就获得了词的意义,而意识将理解这些表达无意识的内容的词。 例如,一个儿童看到一个妇女的腿呈 M或V型,而且如果儿童的这 种经验给他的印象十分深,那么,这种 M或 V字体就会成为入名、地

① 拉康:《文集》,阿兰·谢里丹英译,第6页,伦敦,1977。

名贯穿儿童的一生,而每个字体都将对意识呈现一定的意义。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无意识的成分,进入言语的路子时会发生什 么。拉康首先在《文集》中讨论了弗洛伊德的“否定”概念。弗洛伊德 认为,主体的受压抑的形象和思想在被否定的情况下可能成功地进 入意识。这里有两个著名的例子。例一是:你可以认为我的话冒犯 了你,但我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冒犯你。例 二是:我在梦中看见一个人,她确实不是我妈妈。这句话的意思是: 她是我妈妈。因此,否定是观察受压抑的无意识的一种方法,它始终 是一个阀门。这种否定的现象允许无意识的材料进入言语,否则它 会受到自我的审查。

拉康认为,否定肯定了他者的存在,主体希望保持自身和他者的 差别,凡是在句子中被否定的都是无意识的材料。主体所体验的无 意识就是拉康所谓的“他者的话语”。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说:有入 叫我这么说的,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们无法控制无意识,无意识乃是 他者。事实上,拉康的他者是多义的。他者的含义取决于它被使用 于其中的上下文联系。它可能涉及主体-他者的相遇,涉及母亲或父 亲,涉及精神分析对象和分析者的主体际性的场所,有时涉及无意 识。总之,拉康的“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这个命题有这样几种含义: 人类主体是可分的;无意识有一个语言结构;主体是由他者来居住 的;精神分析是言语的异体。此外,在语言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存在 着一种联系,二者都和无限的位移有关。

拉康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分裂,抓住了无意识 同时又没有抓住它。他试图用主体与他者的辩证依存关系来破坏主 体的同一性。他常常以弗洛伊德的名言“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思想,因 而我存在于我不思想的地方”来说明无意识的本性。无意识不是为 了使彩色构图更鲜丽的画架底布。它是先前的素描,它在画布用于 另一幅画之前已被盖住。无意识不是信息,甚至不是人在一幅旧黄 卷上解读的奇怪的或编码的信息,它是写在文章下面的另一文本,人 们必须从背后照明它或借助显色剂来阅读。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六节 休谟论宗教

    休谟对宗教问题的关注贯穿于他的整个哲学研究生涯中,他对 宗教的怀疑态度和对自然宗教的批判使他在宗教哲学史上占有十分 突出的地位。休谟不是神学家,而是哲学家,他论述宗教的目的是为 了考察宗教原则和神学证明的哲学根据。一般而言,他的观点的基 本精神是批判的,而他的批判武器就是他的人性哲学和经验主义。 当然,休谟不是无神论者,也不一概反对宗教。他在批判各种宗教理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96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前言-在线阅读

    修订版前言 本书自2000年出版以来,被不少高校用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在海外发行了繁体字版。读者在使用本书时,提出了很多从错别字勘误到语句表述等方面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大多在重印时被采纳。对读者的厚爱和指正,我心存由衷的感谢。一个作者向读者表示感谢的最好做法就是不断完善他的作品。我不应只是在读者的催促下作一些修订,而应主动对本书作比较全面的修改。直到本书第…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286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四章 作为道德本质或法律的上帝-在线阅读

    第四章 作为道德本质或法律的上帝 作为上帝的上帝——无限的、普遍的、不具有拟人说性质的理 智本质——之于宗教,并不比一个作为起始点的根本原理对于某 一专门科学具有更大的意义;这样的理智本质,仅只是宗教之至高 无上的、最终的立足点和结合点,仿佛是宗教之数学点。①跟对这 个本质的意识相连结的对属人的局限性与虚无性的意识,绝不是 一种宗教的意识;我们宁可说这种意识…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278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十章 跳舞的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十章 跳舞的哲学家 在本章中,梅洛-庞蒂是主角。 在波伏娃的圈子里,有一位思想家也和她一样,认为人类境况具有模糊性,这个人就是她的老朋友莫里斯·梅洛-庞蒂。想当年,在两人还都只有十九岁的时候,这位总是倾向于看到事物不同面向的朋友,曾让她恼火不已,因为她自己是个喜欢迅速做决断的人。但自那以后,他们俩都有了改变。波伏娃虽然还固执己见,但已经对矛盾性和复杂性更加…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275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说明-在线阅读

    说明 《论法的精神》最初几版中没有这个说明。当时冉森教派的批评家因孟德斯鸠不把美德视为君主制的原则而大为恼火,甚至指责他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为了回应这些指责,孟德斯鸠补写了这个说明,首次刊出于1757年版,此时孟德斯鸠已经过世。——译者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的前四章,必须注意,我所说的美德,在共和国里就是爱国,也就是爱平等。这既不是伦理美德,也不是基督教美德,而…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42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