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在线阅读

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

但是,宗教——或者不如说神学——并不仅仅将属人的或属

神的一般本质对象化成为人格存在者而已;它还把这本质所固有

的那些基本规定或基本区别也表象成为各个人格。所以,三位一

体原来不外乎是人在人的本质中所知觉到的那些本质重要的基本

区别之总和。这个本质被理解为有多少不同之点,则三位一体所

依据的基本规定就也具有多少不同点。同一个属人的本质之这些

区别,正像已经说过的那样,却被表象成为各个本体,被表象成为

各个属神的人格。既然这些区别在上帝里面表现为三位一体中的

三圣,表现为主体,表现为存在者,那么,虽然是同样的这些规定,

但存在于上帝里面就应当不同于存在于人里面。在这里,又证实

了前面已经说明的那个规律,即属人的人格性仅仅在人格性之表

象中使自己的规定与自己疏远开来。可是,上帝的人格性仅仅存

在于想象力之中;所以,在这里,基本规定也仅仅对于想象来说才

表现为三位一体中的三圣,才表现为人格;对于理性、思维来说,却

仅仅是规定而已。三位一体是多神教与一神教的矛盾,是幻想与

理性的矛盾,是想象与现实的矛盾。幻想对应于“三位”,而理性则

对应于“一体”。按照理性,区别仅仅是区别而已,而按照幻想,区

别却就成了被区别开来的东西,后者从而便扬弃了属神的本质之

S01第二部分 宗教之不真的(或神学的)本质

统一性。对理性来说,三位属神的人格乃是幻影,而对想象来说,

却是实在的存在者。三位一体要求人思想那跟人们所想象到的正

相反的东西,并且又要求人想象那跟人们所思想到的正相反的东

西;就是说,要求人把幻影当作存在者来思想。①

虽然是三个人格,但他们本质上并无区别。三个人格,一个本

质(Tres personae,una cssentia)。当然是这样。我们设想三个甚

至更多个在本质中同一的人格。例如,我们人彼此有人格上的区

别,但就主要而言,在本质中,在人性中,我们是合而为一的。并

且,不仅是哲学玄思造成这种同一化,感觉本身也造成这种同一

化。这一个个体跟我们一样是个人;这一点就够了;在这个感觉之

中,一切别的区别都消失掉了——不论富有与贫穷,不论聪明与愚

笨,不论有罪与无罪。所以,同情、同感,乃是一种实质的、本质的、

哲学的感情。但是,三个或更多个属人的人格,虽然他们应当以密

302

切的爱来实现、证实本质之统一性,但他们终究还是彼此外在地实

存着,终究还是具有一种分离开来的实存。虽然他们用爱来奠定

① 思辨的宗教哲学,一方面反对背神的理智,竭力为三位一体辩护;另一方面却

又将人格式的本体去除掉,认为父子关系仅仅是一种从有机生命那里借用来的不适当

的比喻说法,从而,使三位一体丧失了灵魂、心,成了一个空壳子。这种论调是够奇怪

的。实际上,如果人们竞然敢于或者竞然希望像应用于“绝对"宗教上面一样地把“犹太

奥秘”式的专擅之诡计也应用于其他各“有限”宗教上面的话,那么,人们也许就不难于

将埃及神牛的牛角经过加工而制造成为基督教教条学的潘多拉箱(Pandora büchse)

了。为了这个,只需要把理智跟思辨式的理性分割开来就可以了。这种分割,是不吉利

的,它意味着为任何一种歪理作辩护。——著者

潘多拉箱,源出希腊神话。神因为人类盗火而大大发怒,遂差遣美女潘多拉到

世上来。尤比德赠她一只箱,箱中藏有人生一切祸患,开箱则播害人间,贻害整个人

类。——译者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

一个道德上的人格,但他们每个本身却还是具有一种物理实存。

虽然他们互相补足,谁也少不了谁,但他们总还是具有一种形式上

的自为存在。自为的存在与彼此外在的存在是一致的,是一个人

格、一个本体之本质重要的标志。论到上帝,这就两样了。其实也

必然是两样的,因为,虽然上帝里面包含有跟人里面同样的东西,

但却是作为另一种东西;公设是:应当是另外的东西。上帝里面的

三个人格,并不具有彼此外在的实存;不然的话,等到我们到了基

督教教义中所说的天国时,热情而恳切地跑来迎接我们的,也许就

要有三个——虽然没有像奥林匹亚的诸神那么多,但毕竟还是有

三个——属神的人格,表现为三个个体,三个上帝。奥林匹亚的诸

神,在其个体性中表现出实在的人格性;他们虽然在本质中、在神

性中彼此一致,但他们每一个单独地就是一个上帝;他们是实在的

属神的人格。反之,基督教中的三个人格,却仅只是被表象的、被

想象的、假装的人格。不过,虽然他们因为仅只是被想象的、似是

而实非的人格性而不同于实在的人格,但他们却同时又希望和应

当成为实在的人格。人格上的实在性之本质重要的标志——多神

教所谓的要素——被排除掉了,被当作是非属神的东西而被否定

掉了。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否定,他们的人格性便仅仅变成想象之

假象了。只有在复数之真理性中,才包含有各个人格之真理性。

基督教中的三个人格,并不是三个上帝(tres Dii)——至少不应当

是三个上帝——,而是一个上帝(unus Deus)。出乎意料,三个人

格并不归结为复数,而是归结为单数;他们不但仅仅是“一”

(Unum)——多神教中的神灵们,也是这样的“一”_—,而且,还

仅仅是“一个”(Unus)。在这里,单一性不仅具有本质之意义,而

803304

第二部分 宗教之不真的(或神学的)本质

且同时又具有实存之意义;单一性是上帝之实存形式。三而一,复

数而单数。上帝是一个由三个人格组成的人格存在者。①

可见,在理性眼光中看来,三位人格只不过是幻影而已,因为,

他们的人格性所必须赖以得到证实的那些条件和规定,由于一神

教之禁令而被扬弃掉了。单一性否认人格性;诸人格之独立性灭

没在单一性之独立性中;他们仅仅是关系而已。没有父就没有子,

没有子就没有父,而那一般说来破坏了对称关系的圣灵,则不外乎

表现了二者相互的关系。要说属神的人格相互之间有所区别,那

就仅仅是由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来的。父亲——作为人格—

的本质重要的东西,便在于他是父亲,而儿子的本质重要的东西,

便在于他是儿子。至于父亲除了其父性以外另外还具有的特性,

那是跟他的人格性无关的;他凭借这些特性而成为上帝,并作为上

帝而与作为上帝的儿子同一起来。因此人们说,父神、子神、圣灵

神,三者都是同样的上帝、同一个上帝。“虽然又有圣父,又有圣

子,又有圣灵,但是,圣父是什么,圣子就也是什么,圣灵就也是什

么。”换句话说,虽然有不同的人格,却并没有本质之不同。由此可

见,人格性仅仅化为父性之关系,也就是说,“人格”这个概念在这

里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关系之概念。作为父亲的人,正由

于是父亲,故而就不是独立的,而是本质上与儿子有关系的;没有

①“单一性并不意味着类,并不意味着‘一’,而是意味着‘一个’。”(奥古斯丁,以

及伦巴底的彼得,第1卷,第19篇,第7、8、9章)“神性之不可思议的纽带,以不可思议

的方式将三者联了起来。这样,他们就成了唯一的一个上帝。(Hi ergo tres,qui unum

sunt propter ineffabilem conjunctionem deitatis,qua ineffabiliter copulantur,unus Deus

est)”(伦巴底的彼得,同上,第6章)“理性怎么能够同意或相信,三就是一,一就是三

呢?”(路德,第14卷,第13页)——著者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

儿子,他就不是父亲了;由于父性,人把自己低贬为一个相对的、非

独立的、非人格的存在者。不过,首先要注意,不应当由于这种存

在于现实之中、人之中的关系而误入歧途。人间的父亲,除了他的

父性以外,还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存在者;他至少还具有一种形式上

的自为的存在,具有一种外于他儿子的实存;他不仅是父亲而已,

他,作为一个实在的人格存在者,还具有许多别的属性。对父性这

种关系,恶人甚至于使它成为完全外在的、并不跟自己的人格本质

有什么牵连的关系。但是,在父神里面,父神与子神——作为上

帝———之间就毫无区别了;只有抽象的父性才奠定了他的人格性,

才奠定了他跟儿子的区别。可是,另一方面,儿子的人格性同样也

只是由抽象的子性来奠定的。

然而,正像已经说过的那样,这些关系同时又不应当只是单纯

的关系、非独立性而已,也应当是实在的人格、本质、本体。这样,复

305

数之真理性、多神教之真理性重新又被肯定,①而一神教之真理性却

重新又被否定了。这样,在三位一体之神圣的神秘中——之所以说是

神圣的神秘,便因为这种神秘应当显明一种与属人的本质区别开来的

真理—,一切东西都消失于欺骗、幻象、矛盾与诡辩之中。②[IX]

①“既然同时有圣父、圣子、圣灵存在,那为什么不称他们为三个上帝呢?请听奥古

斯丁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奥古斯丁说道:‘如果我说有三个上帝,那我就跟《圣经》相矛

盾了。《圣经》里有这样的经文:以色列啊,你要听,你的上帝是独一的上帝·。因此,我们宁

可说三个人格而不要说三个上帝。这样就不跟《圣经》矛盾了。'"(伦巴底的彼得,第1卷,第

23篇,第3章)旧教也多么信赖经文啊!——著者

《申命记》,第6章第4节。——译者

② 我的弟弟弗·费尔巴哈的著作《神人》(苏黎支1838年出版)很好地描述了笃信的

虔诚者怎样由于三位一体之神秘而信心动摇、堕入迷雾之中。——著者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浪漫派运动:施莱格尔兄弟

    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所谓的“浪漫派”(Romantik) 运动。浪漫派运动指的是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兴起的一种思想文 化潮流,它向启蒙运动和古典文学的人道主义理念和视理性为唯一 尺度的做法提出挑战,使古典文明的古老基础发生彻底动摇。在欧 洲,没有一个国家和领域能躲避它的冲击,在那段时间里,它在哲学、 ① 歌德:《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冯至、姚…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619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二十四章 论集合的实体观念-在线阅读

    第二十四章 论集合的实体观念 §1.斐 在简单的实体之后让我们来谈那些集合体(Aggregés)。 对于构成一个军队的这一群人的观念,也和对一个人的观念一样 是一个单一的观念,这难道不是真的吗? 德〔说这种集合体(用经院哲学的话来说就是ens per ag gregationem②)造成一个单一的观念是有道理的,虽然恰当地说来 这一群实体并不真正形成一个实…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144
  • 第五节 “绝对的对立是有效的”

    1800年前后是黑格尔写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写了不少东西,涉及 宗教与哲学、几何学、基督教的实证性等问题。“绝对的对立是有效 的”①就是其中一篇曾被称为《1800年体系残篇》的手稿的开头一句 话。这份手稿比较重要,因为它似乎集中包括了黑格尔当时所关注 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思想,成为早期黑格尔到耶拿黑格尔这一过渡期 的代表作。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它的内容。 这个手稿应该…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80
  • 亚里士多德-《论动物生成》-第五卷-在线阅读

    第五卷 【1】 我们必须研究动物各部分由之区别开来的各种状态[1],这些状态是指眼睛的蓝和黑,声音的高和低,肤色、毛发和羽毛的差异。某些状态有时可以表示动物整个种类的特征,而有时则随意或偶然存在于某些动物中,人类尤其如此。再者,有些状态在所有动物中都具有相似性,它们伴随动物整个生命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些状态在不同动物中恰恰相反,即那些与声音和发色相关的状态。因…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389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四章 反对科学的哲学-在线阅读

    第四章反对科学的哲学 柏格森哲学满是横冲直撞的生命,几乎 处处与科学相对立。 柏格森的哲学是一种非理性哲学,就这个特征而言,他的哲 学与叔本华、尼采一脉相承。 在柏格森看来,当时盛行的崇拜理智以及以理智为工具的 科学都是有缺陷的,都不能了解生命与自我、运动与世界等等的 真相,而他的哲学就是要改正这些缺陷,建立一门真正科学的形 而上学,让人们真正地认识自我、生…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52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