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二卷-第二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和他的儿子朗普洛克莱之间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本分

的对话,(朗普洛克莱曾表示了对于他母亲的不满)。忘恩负义的人

应该认为是不义的人,第1、2节。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好处愈大,如

果他忘恩负义,他就是个更加不义的人;人所受到的好处没有比子

女从父母所受的好处更大的了,第3—6节。因此,尽管母亲很严

厉,做子女的也应尊敬自己的母亲,因为知道她的严厉是出于仁爱

的动机,第7—12节。不尽为子之道的罪过是多么大,可以从律法

刑罚、人类咒诅不孝之人这件事上看出来,第13—14节。

有一天苏格拉底听到他的大儿子朗普洛克莱对他的母亲发脾1

气。他就对他说道,“我儿,告诉我,你知道有些人被叫做忘恩负义

的人吗,》

“当然”,少年人回答道。52

第 二 卷

“你知道他们因为做了什么事才获得这种恶名吗?”

“我知道”,朗普洛克莱回答道,“忘恩负义这个名字是人们加

给那些受了恩惠,自己有力报答,而却不报答的人的”。

“那末,你以为,忘恩负义的人算是不义的人了?”

“是的,我以为如此”,朗普洛克莱回答说。

2

“那末,你考虑过没有,由于奴役朋友被认为是不义的,而奴役

敌人则被认为是义的,是不是对于朋友忘恩负义就是不义的,而对

于敌人忘恩负义则是义的呢?”

“我的确考虑过,而且我认为不管是从朋友来的也好,是从敌

人来的也好,受人之惠而不知感恩图报,总是不义的。”

“既然如此,岂不是就必须把忘恩负义认为是不折不扣的绝对

3

不义的事了吗?”

朗普洛克莱对这表示同意。

“这么一来,受人之惠愈大,不感恩图报的不义也就愈大了?”

朗普洛克莱又表示同意。

“我们看到有谁”,苏格拉底问道,“从别人所受的恩惠有比子

女从父母所受的恩惠更多呢?父母使子女从无而变为有,使他们看

到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分享到神明所赐予人的这么多的福气;这些

福气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这些

福气。国家之所以对于这种最大的罪处以死刑,就是因为他们相

4 信,非借这种重大的刑罚不足以防止这种不义。当然,你不会认

为,人们生育子女只是为了满足情欲,因为大街小巷满足情欲的娼

寮妓院是很多的;我们所考虑的显然是,什么样的女子能给我们生

育最好的子女,从而我们就和他们结婚生育子嗣。丈夫赡养妻子,第 二 章

53

并尽可能丰富地为将要生下来的子女提供他所认为对抚养他们有 5

用的东西。妻子受孕,忍受怀胎的苦痛,不顾生命的危险,把自己

的营养分给胎儿,最后在怀胎足月分娩之后,尽管自己并没有事先

得到任何好处,还是哺育他,看顾他;但婴儿并不知道抚养他的是

谁,也不会向她表示自己的需要,只是做母亲的揣测到什么对婴儿

的营养有益,什么是他所喜欢的,力图满足他的这些要求,长时期

地抚养他,忍受日日夜夜的疲劳,一点也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

酬劳。

“父母并不以仅仅抚养子女为满足,而是在子女一开始能够学 6

习的时候,就把他们所知道对子女生活有用的东西教导他们;如果

他们知道有什么人能够比他们自己更好地传授什么知识,他们就

不惜花费资财把子女送到他们那里受教,总是尽力使子女受到最

好的教育。”

对于这些话少年人回答道,“尽管她做了这一切而且做得比这 7

还多得多,但是,无论谁也忍受不了她的坏脾气。”

“你想,”苏格拉底问道,“野兽的凶暴难以忍受呢,还是母亲的

坏脾气难以忍受,哪一个更难忍受些?”

“我以为是母亲的坏脾气更难忍受”,朗普洛克莱回答道,“至

少我的母亲是如此”。

“那末,有许多人被野兽所咬伤或踢伤,是不是你的母亲也这

样咬过或踢过你呢?”

“我指宙斯神起誓,没有”,朗普洛克莱回答道,“但她说的话是 8

人无论如何都不愿听的”。

“你想一想,自从你是一个很小的小孩以来,日日夜夜.你说过54

第二 卷

多少抱怨的话,做过多少顶撞的事,叫她心里难过呢?当你生病的

时候,又给她带来了多少痛苦呢?”

“但我从来没有说过或做过什么叫她感到蒙羞的事情。”

9

“难道你以为”,苏格拉底问道,“你听母亲说的话,比悲剧演员

在演剧中听到彼此互相对骂的话还更难受吗?”

“但我想,演员们忍受这些对骂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并不以

为说坏话的人真有侮辱他们的意思,或说恫吓话的人,真的是在想

恫吓他们。”

“那末,你既然清楚地知道,母亲对你说话并没有什么恶意;相

反,她倒是愿意你比任何人更幸福,你又何必感到烦恼呢?难道你

以为你的母亲对你怀有恶意不成?”

“不是的”,朗普洛克莱回答说,“我并不那么想”。

苏格拉底反问道:“你的母亲这样仁慈地待你,当你有病的时

候尽力看顾你,使你可以恢复健康,使你所需要的一无所缺,此外,

她还为你向神求福,代你还愿,你还说这样的母亲是一个严厉的母

亲,在我看来,如果这样的母亲还使你忍受不了,那你就是什么好

11 事都忍受不了了”。“告诉我吧”,苏格拉底接着说道,“还有什么别

的人是你感到应该尊重的吗?或者是你决心不求任何人的喜悦,

无论是将军或任何其他首领,你都不愿顺服呢?”

10

“当然不是”,朗普洛克莱回答道。

12“那末你愿意使你的邻居对你有好感,在你需要的时候愿意为

你点火,在好事上帮助你,当你遭遇意外的时候乐意扶助你吗?”

“是的,我愿意”,朗普洛克莱回答。

“当你在陆地或是在海上和一个人一同旅行的时候,或者随便第 三 章

55

碰到任何人的时候,你以为你所遇到的人是仇敌或是朋友没有关

系吗?或者你以为你应当求得他们的好意呢?”

“我想我应当求得他们的好意。”

“你愿意求得这些人的好意,但对于比任何人更爱你的母亲,13

你倒以为不应当尊重她?难道你不知道国家对于别种形式的忘恩

负义并不注意,既不对他们进行起诉,也不管一个人受了别人的恩

惠是否感激图报,但对于那些不尊重父母的人却要处以重罚,不许

他担任领导的责任,因为认为这样的人不可能很敬虔地为国家献

祭,也不会光荣而公正地尽他的其他责任。不仅如此,如果任何人

不好好地给他去世的父母修墓,当他做公职候选人的时候,国家还

要对这事进行调查呢。所以,我儿,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应当 14

求神明饶恕你过去不尊重母亲的罪,免得神明把你当作一个忘恩

负义的人而不肯施恩于你。你也应当重视别人的意见,免得他们

看到你不尽子女的责任,大家都来谴责你,你就成为一个没有朋友

的人了;因为人们既然看到你对父母忘恩负义,他们就会这样想:

如果他们向你施恩,也一定不会得到你报答。”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萧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第一版后记-在线阅读

    第一版后记 这只是一本多少带有连贯性的笔记。 1964年初,在过去阅读《费尔巴哈论》及其他哲学著作的片断笔记的基础上,我写作了这本书稿。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再回顾它,而且几乎丧失了它。今年我才将这本稿子重新翻阅了一遍,校改了两遍。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对它做彻底的修改,只对文字与译注做了一些改动,某些地方做了一点增补。 我多年学习哲学,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贯…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0日
    265
  • 第二节 逻辑经验与物理经验

    基于活动理论,皮亚杰在对认识作进一步考察的过程中,提出了 逻辑经验与物理经验的区分问题。按照传统经验论的看法,人首先 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获得感性经验,然后再对感性经验 进行抽象,将它上升为逻辑经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感性认识向 理性认识的飞跃。但是,感性与理性是有着质的区别的,感性经验材 料的积累叠加,仍然是感性材料,就如同我们将一个声音听一…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332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八卷 第七章-在线阅读

    第七章 菲罗劳斯 (可能在公元前5世纪末) 克罗顿的菲罗劳斯(Philolaus)是毕达哥拉斯派成员,正是从他那里 柏拉图要狄翁帮他购买了毕达哥拉斯的论文。①他(狄翁)被处以极刑, 因为人们认为他想当僭主。② 下面是我们为他写的诗③: 对万物的幻想最蛊惑人心; 如果你有所企图,却没有行动,你就会迷失。 科罗顿因此让菲罗劳斯吃足了苦头, 因为他幻想成为他们的国…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581
  • 第一节 尼采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尼采的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之所以关注尼采并非完全被他那半疯癫的表达方式所引起的好奇心理所支配, 而是他的哲学在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创造作用。在对他的思想做过真 正哲学的研究之后,我们将会知道,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尽管他本 人或许并不承认这个称号,是的确应该受到重视的。 一 历史条件 哲学史家有一个信念,相信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然 而,…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784
  • 第五节早期经院哲学:巴黎和牛津

    一巴黎的纪尧姆 奥弗涅的纪尧姆(Guillaume de Auvergne,William of Auvergne),大约1180年生于法国奥弗涅省的欧里亚克(Aurillac)。我们对 其早期生平所知甚少,但知道1223年他在巴黎大学已是神学教师,而 且是圣母院的一名天主教教士,当巴黎主教巴托洛莫(Bartholomaeus)死于1227年10月20日…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33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