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4讲-在线讲稿

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我们今天要讲两个主要的代表性人物。
啊一个是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黑哥的好学生。
啊那么他呢,当时主要是对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啊历史哲学进行阐释进行阐释。
他当时提出的一种理论呢是对圣经故事进行所谓历史的批判。

啊那么施特劳斯呢属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啊那么他这个人呢实际上并不十分激进,这个人,性格比较温和,那么它实际上呢想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宗教哲学当中的那些思想加以阐发,然后呢对圣经故事来做出解释。

我们刚才讲了,啊在当时德国两大主要的问题,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宗教问题。政治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所以有才华的思想家当时都集中在宗教领域。
那么他们开始要做的主要的工作是对圣经故事进行批判的分析。
啊那么施特劳斯就是一位,他试图对圣经故事,特别是他的神话部分进行历史的批判。
那么这个历史的批判是什么意思呢?
啊我们说圣经故事当中,包含了许多神话部分,我们如果现在去读这个圣经故事,啊有许多都被看成是神话或者奇迹这类东西。
那么施特劳斯想做什么事情呢?
施特劳斯想做的是通过一种历史的批判来发现这些神话或者奇迹当中的历史的真实性的内核。
啊这个意思我想大家要想一想他就能明白。

啊在历史当中有许多神话,啊也有所谓奇迹的东西被流传下来。
那么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讲,这些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啊那么施特劳斯的观点是,我通过一种历史的批判,从这个奇迹或者神话当中来发现历史的真实性内核。

啊我一直举一个例子啊呃,大家马上就能明白他做什么工作。
啊我们说三国演义当中有一段,赤壁大战。啊当时周瑜这个心理负担很重,得了一次病是吧,后来诸葛亮是看出来他得了什么病,别的人都医不好啊,诸葛亮说我能医啊,所以鲁肃就带他去了。
啊那么病因是什么呢?是吧,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啊那么诸葛亮说这事情我能办了。他说你要这个打赢这一仗,他问周瑜大都督,你要东南风要多长时间?
啊给你一天一夜东南风怎么样?啊周瑜说哪要一天一夜啊,只要给我两个时辰就行啊。
诸葛亮说:我以前学过那东西啊,叫奇门遁甲之术是吧,这东西我我能我会的。
啊所以他说我跟你讲,就这样,几月几号,从几点到几点,我给你一天一夜东南大风。
说周瑜马上病好了,就豁然而起,是吧,病好了,他本来就没什么病,心病是吧。
啊那么然后诸葛亮呢就说提了很多要求是吧,要到那个那个那个这个这个哪个江头边上,要离开这个大营几十公里是吧,然后呢要在那个地方弄一个净坛,然后呢他像道士一样做法是吧啊然后呢到了什么时候就会有。东南大风起来。
啊那这种故事我们一听呢它属于什么?属于神话,属于奇迹。

是吧因为我们知道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个事情是不现实。
啊啊你说我怎么去弄一个东南大风起来这个事情,啊跟我们这个这个这个做法、这种事情没什么关系,它属于奇迹或者神话。

那么现在要对这样的神话或者奇迹进行历史的批判,什么意思呢?就虽然它看上去像个奇迹、看上去像个神话,但是它是包含历史真实性内核的。那么通过这个历史的批判来发现历史的真实性内核。

啊所以我们讲,我们怎么来看这个事情呢?啊第一,在将来这种地方,啊如果说到隆冬的时节,只可能有西北风,不可能有东南风,那么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奇迹了。

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那我们知道虽然江南这一带啊到了隆冬的时候主要是西北风,但是不是说没有东南风,东南风是可能的。

啊第二个,我们知道诸葛亮这个人大概是很懂天文很懂、地利很懂,像我们现在讲的叫气象学是吧,他大概是懂了,因为草船借箭的时候,他就已经显示了这方面的才华。啊然后他跟鲁肃说这个,一个带兵打仗的人,一个统帅,如果不懂天文、不懂地理,这怎么能打仗呢?根本不能打仗的,因此看来他在这方面是专家。那他是很懂这方面的东西的。啊这是第二个方面。

也就是说在江南的地方,隆冬的时节是可能有东南风的,并不是说永远只可能是西北风。第二,诸葛亮看来是在这方面是有研究的,是专家,而且恐怕是大专家,对不对?

第三个,他为什么要跑到那个地方去,对不对?去建个建个台,因为它在吴国当中他知道自己是受到威胁的,而且它的处境是非常非常危险。所以呢他要安排东南大风一起,他要溜走。所以他要离开那个大营几十里,然后他跑到那地方去,那个地方他已经安排好赵子龙来接他了。对。所以这个事情完全可能是历史上真实的。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它是奇迹和神话,但是它可以在历史上是真实的。
所以他要最后一点,他就是安排好退路的,果不其然。
啊当然演绎这种东西他总是编故事是吧。啊周瑜等啊在那地方就是要等东南风起啊,然后黄盖的先头部队都准备好了。
果然到了那一时刻东南风起啊。
然后周瑜发出的第一道命令是追杀诸葛亮,这人不得了啊。这人如果留着的话,以后东吴的心腹之患呢。
所以第一道命令不是命令黄盖出战的,是叫凌统,什么去把诸葛亮杀了,对吧立刻去追杀诸葛亮,提头来见。
但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呆在小船上。对。啊说你们哎再见了啊,我现在回去了,帮我们主公啊,帮你们那个那个一起打仗对吧,去打败那个那个曹操。啊你们呢赶快回去,祝你们大都督破曹军啊,我呢就此告辞了,把快船走了,要不然他也该死在东吴是吧。
所以我们说这个事情呢它是一个神话。但是历史的批判做什么呢就是把他的神话部分的那个奇迹的性质去掉,以便发现在这些神话故事当中所包含的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真实性的内涵。
所以这个是施特劳斯要做的主要的工作。主要的工作啊,就是对圣经神话进行历史的批判。

那么他批判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基本的理论是这样的,他认为圣经的神话故事是包含着历史的真实性的。那么为什么它包含着历史的真实性?因为圣经神话是早期基督教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

啊这是施特劳斯对圣经故事进行解释的一个基本的方案,一个基本的框架。就是。呃圣经故事呢,是早期基督教教团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集体的无意识的场所。

那么在这个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当中呢,实际上是包含着历史的真实性的。

啊那么这是这是施特劳斯解释这个圣经故事、圣经神话的一个基本的方案。

啊集体的、无意识的东西,

啊如果从哲学上来讲的话,它属于黑客哲学当中的实体或者类的原则。

这个当然施特劳斯恐怕呃没有那么的专心研究黑格尔的哲学本体论,他只是要对圣经故事进行历史的批判,他只是希望通过这个批判来揭示圣经故事的历史的真实性。
啊但是他所阐述的那个原理,如果从黑格尔哲学当中去追溯的话,它应该属于实体的或者类的原则。

啊实体我们前面讲过啊。黑格尔哲学当中两个主要的因素是吧,斯宾诺莎的实体(或者类)和费西特的自我意识。

因此如果从哲学上来讲的话呢,貌似是倾向于黑格尔哲学当中的实体的原则或者类的原则。
啊当然施特劳斯本人并没那么想。呃但是另外一位哲学家出来,啊开始了一场巨大的争论。
那么这个争论使得啊施特劳斯的这个观点主要的被贴上了实体或者类的标签。

那么这位哲学家就是鲍威尔。啊。他的原则是自我意识。

所以后来的思想史上是这么讲的,只是当鲍威尔以思辨哲学家的傲慢态度来抨击施特劳斯的时候,啊整个争论变成了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争论。

啊那么施特劳斯,我们讲他把圣经故事看成是早期基督教教堂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
啊这是施特劳斯的观点。

那么鲍威尔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说不是这样。他说圣经故事不是基督教教堂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而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是个人有意识的杜撰。

啊他说圣经的神话故事,不是基督教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创作,而是某些个别人物。而且他还说这是别有用心的个别人物啊有意识的杜撰、变造出来的、编造出来。
那么这个原则,在黑格尔的哲学当中属于什么,自我意识。所以自我意识。

啊那么其实当鲍威尔开始同施特劳斯争论的时候,他一开始就明确地讲自己的立场是自我意识,而施特劳斯是实体的原则。所以这场争论到后来就变成了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争论。

啊那么我们知道德国人,啊第一、他们做这种批判的时候确实都是有哲学基础的。第二,他们争论任何一个问题啊都会争论到哲学问题,甚至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至少在当时就是这样的。

所以德国人恐怕是呃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哲学的民族。
啊他们争论一个问题啊,争论到后来都是哲学上的基本原则的争论,

啊这个。呃。海涅在论德国的哲学和宗教的历史当中也说过。啊说在这方面德国人是极其擅长的。啊在这方面机器上就像这个这个这个呃法国人啊。你们天生是不懂什么叫精灵和鬼怪的。因为这是从什么从从北方的那个日耳曼人流传过来,啊流传过来你们法国人天性是是阳光的、是感性的啊,所以对这些东西你们理解不了。

但是德国人,啊从北方来的日耳曼人,他们是精通这个东西的啊精通这个东西的。啊所以他们如果喜欢一个人或者憎恨一个人,那不是因为喜欢他的所有其他的特质,而是因为喜欢他的思想。如果他们憎恨一个人,也一定是憎恨一个人的思想,不是憎恨他其他的东西。

啊所以他说我们德国人非常记仇,而你们法国人一件事情,刚吵完架、刚打完架就算了。
但是他说我们德国人可不是这样。你们法国人千万得小心。啊你们法国人啊在二十年前的一件事情已经忘了,但是他说你们知道吗?
我们德国人啊在一千年前受到过高卢人的侮辱,我们直到今天还记着。
那我们直到今天还记着,我们总是等待着有一次机会要报复你们,
所以你们千万千万要小心。

啊那么鲍威尔和施特劳斯的争论,最后我们说演,变成了自我意识和实体的辩论争论。
啊但是他们之间的这个观点我们看到了,啊主要是对圣经故事进行解释。啊施特劳斯提出的观点是早期基督教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创作,因此他想通过历史的批判来揭示这些圣听故事当中的历史的真实性。
但是鲍威尔说,根本不是这样的,啊这个圣经故事不是集体的无意识创作,而是个人的有意识的杜撰。因此,里面不包含任何历史的真实性,它完全是杜撰出来的。

啊那么我们通过这个东西我们简单地可以看到,在宗教立场上,在宗教的态度上,这两个人是非常不一样的。啊这个按照后来梅林的说法,他说施特劳斯呢,啊他通过他的历史的批判,在原来就要垮台的那个大教堂边上呢,盖了一个小教堂。鲍威尔不是,鲍威尔把它通通裁掉了,什么都没有了,他几乎达到的是无神论的结论。

所以从批判方面来讲,鲍威尔啊它是更加激进的。
那么从哲学思想上来看,从哲学思想上来看,我们大体看到黑格尔逝世以后,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实际上黑格尔哲学重新被分裂了。当然这两部分都立足于黑格尔,一部分是实体,另外一部分是自我意识。

我们在前面讲德国古典哲学的时候,我们曾经讲过,黑格尔哲学的主要的因素。
啊黑哥如何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
所以一方面是斯宾诺莎的实体,另外一方面是费西特的自我意识。
第三个方面是这两个因素在黑格尔哲学当中的统一。

现在我们看到黑格尔去世以后,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再度发生了分裂。这个分裂使得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对圣经故事的批判,主要立足于实体的立场,而以鲍威尔为代表的更加激进的批判,主要立足于黑客的自我意识。
啊虽然他们在具体啊这个圣经故事的解释方面啊这个是比较呃有局限的啊。
一个是基督教教团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作,另外一个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物的有意杜撰。

啊当然由此得出对宗教批判的观念和立场也是相当不同的。
大体比较下来,很显然这个呃鲍威尔的观点要更加激进。

啊这个所以呃,后来的思想史上,把鲍威尔为代表的宗教批判,看成是哲学上的“山岳党人”。

啊这个是指当时的议会。啊第三等级呢,坐在最后面,啊大概就像我们的梯形教室类似的啊,啊那帮人坐在最后面,所以坐在最高的地方。这帮人呢是第三等级,也是最激进的,所以呢就叫“山岳党人”

那么在当时的宗教批判当中呢,最接近的就是鲍威尔。它的以自我意识这个立场为代表的对宗教的激进的批判。所以施特劳斯立足于黑格尔哲学当中的实体的观点,试图寻找和发现圣经故事当中的历史的真实性。而鲍威尔立足黑格尔哲学当中的自我意识,认为实际上圣经、故事当中不包含任何历史的真实性,完全是虚构的东西。因此它几乎达到了无神论的立场,所以在哲学上、在宗教上,它都是非常激进,都是非常激进。
好,我们休息一下。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概览(5) 《理想国》题解

    理想国的这个希腊的原名是 Politeia(pa力提亚),这英文的名字叫Republic ,中文名字叫理想国。 这个Politeia、Republic、理想国这三个词差别都还非常大。啊,就是说,呃,英文这个名字republic可能已经有点偏啊,理想国译Republic也是有偏啊,你们一一看就知道啊。 这个理想国的这个中文译名不是中国人译的啊,是1906年这个…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495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72唯理论哲学之斯宾诺莎3

    进一步的他的一些主要的内容,我们看他所说的实体、属性、样式,这样一些区分。 那么我们还是要,就是说,回顾一下笛卡尔。因为在笛卡尔那里,它其实是包括三种实体,对吧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是一切的可靠性的保证。 然后呢有精神物质、或者 思维和物质。这样两类 相对的、有限的 实体。 如果你严格的去就是说去追究笛卡尔,比如说他对实体的定义,你会发现,他把精神 和物质 也称…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420
  • 【罗翔老师直播课堂】共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一卷领读-讲演稿

    《理想国》01 我们为什么要读《理想国》 好,大家好啊,非常高兴啊,今天呢,又跟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们的任务呢,就是来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纯读啊。 这本书呢,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某种意义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奠基之作。 所谓的苏门三学士啊,当然这是个不恰当的比喻。苏门三学士,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基本上构建了西方…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1.4K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3-在线讲稿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第二代领袖人物,他就说我们现在到哪里去找呢? 拒绝资本世界的那些流浪汉。他们就我就在住在那个大桥底下,然后打一个房,房间里面画画是吧,然后大家去,那些人就是现代绘画,然后你愿意给我钱,我就买两杯咖啡,在喝瓶啤酒,很开心,我就不进入资本逻辑。他说这批人将形成新的破坏资本原则的力量。太幼稚了,我们看看比较渺茫。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存在,我今天没办…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581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0讲-在线讲稿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我们说的异化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些产品作为凝结起来的劳动,作为积累起来的劳动,反过来支配并且控制活的劳动。啊,所以资本支配劳动是什么意思呢?资本支配劳动的意思是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活劳动。 啊,所以这个马克思在 四四年手稿当中,引了亚当斯密的一句话。什么是资本?资本就是。储蓄起来的劳动,他这翻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1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