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在线阅读
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 第一节 智 者 派 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 physis、自然 或宇宙的。古希腊哲学的第一阶段,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 前 450年,我们可以称之为“宇宙论时期”。但在公元前 450 年左右——那时雅典出现了民主制——情况发生了变化,这 一变化部分是由于早期古希腊哲学的内部发展,部分由政治 条件造成。 我们先从早期古希…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在线阅读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 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中的人 就“哲学”这个词的最广意义来说,它可以在所有文明中 找到。但是有一些文明,比方说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 腊的文明,那儿的哲学要发展得更系统一些。在这些文明中, 哲学思想被付之于书写形式。这样,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 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有了书写形式,哲…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导论-在线阅读
导 论 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 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不管我们是不是已 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对它多一些了解! 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悖论作为例子。有些人相信他们 不应该杀戮人类生命。但同时他们又相信他们应当保卫他们的国家。那么 当战争爆发时,他们该做什么呢?如果参军,…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在线阅读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挪] G·希尔贝克 N·伊耶 著 童世骏 郁振华 刘进 译 本书作者是在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两方面有深厚造诣,并以跨越大西洋两岸哲学传统而著称的当代北欧哲学家。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出版后记-在线阅读
出版后记 美国学者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和詹姆斯·菲泽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自1966 年初版以来,在英语世界非常流行,畅销四十余载而不衰,而且多次修订再版。时至2007 年,此书参照当代哲学的发展,经过七次修订已出至第八版。 这本《西方哲学史》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很适合作为大 学生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入门教材。如此长时间的历练,原…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译者跋-在线阅读
译者跋 《西方哲学史》第8版的翻译工作是我的导师邓晓芒教授于2007年9月交给我的。翻 译进行期间,他也一直在关注和指导,最后又亲自进行了十分严谨的校改。英文第八版是 对第七版的补充修订,因此第八版的翻译也是在第七版中译本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形成 的。本书原著的优长与缺憾、两个版本的异同、此番译事的甘苦,邓老师在中译本序中已经 剖析分明,毋须本人多加置喙,只抛…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延伸阅读-在线阅读
延伸阅读 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前辈 原 著 《早期希腊哲学》(Barnes,Johathan,Early Greek Philosophy,Hartmondsworth,England: Penguin Books,1987.) 《前苏格拉底哲学辅导材料:对第尔斯<前苏格拉底残篇〉里的残篇的全译》(Freeman, Kathleen,Ancilla to…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二十章 晚近的哲学-在线阅读
自 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在这一领域从 事著述的人数剧增。所以如此,部分原因 在于全世界高等院校中的哲学教授显著 增加了,这反映了世界人口的猛增和受高 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不仅 有了更多的学术上训练有素的哲学家,而 且高校中也更加期望哲学家们从事著 述——这正如那句流行的口头禅说的: “要么发表,要么死亡(publish or perish)。” …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十九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在线阅读
罗素开创的分析哲学方法在英美和其他讲英语的国家的哲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和法国,哲学却有一种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在现象学运动和存在主义中表现出来了。 现象学将所谓事物的客观性撇在了一边;而是建议我们在人的经验范围之内更主观地探究现象。存在主义采用了现象学的主观性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人的经验的实践性问题,如进行选择和个人承担的问题。现…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十八章 分析哲学-在线阅读
第十八章 分析哲学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语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运动被认为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家们对传统的哲学问题采取的立场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都殊为不同。尽管如此,他们都同意哲学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的;正是这一点把他们统一在一起。例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就说过,“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