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译者跋-在线阅读

译者跋

《西方哲学史》第8版的翻译工作是我的导师邓晓芒教授于2007年9月交给我的。翻

译进行期间,他也一直在关注和指导,最后又亲自进行了十分严谨的校改。英文第八版是

对第七版的补充修订,因此第八版的翻译也是在第七版中译本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形成

的。本书原著的优长与缺憾、两个版本的异同、此番译事的甘苦,邓老师在中译本序中已经

剖析分明,毋须本人多加置喙,只抛砖引玉地和青年朋友谈一点学习心得:

疆村居士在《宋词三百首·序》中说:“能循涂蹈辙于三百首之内,方能取精用闳于三百

首之外。”文学如此,哲学又何尝不然。哲学史著作其实就是概括描绘了这些“涂”和“辙”的

一幅思想地图,如果能以一种真正历史的眼光、一种客观平正的心态去写、去读、去想,山

川大势就能尽收眼底,接下来寻幽探胜、洞隐烛微也就有了基础;反之,如果一叶障目、成

见塞胸,就难免感到支离破碎、一片茫然了。固然,人不可能不受视野局限,也不可能毫无

成见,但是我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我们的某种看起来是“唯我独尊、不假外求”的成见,往

往并不真正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反倒是不自觉地被外部强加给我们而并不为我们所理

解的东西,因此,惟有认真地、心平气和地去阐释和理解别人的不同见解,我们才能意识到

自己的思想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理解和升华(并不是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成见,也才

能渐渐地找到真正的“自己”,所谓从循涂蹈辙到取精用闳,我想不外乎就是这个意思。青

年读者们如果能抱着这样的念头来阅读我们所译的这部哲学史,也许就能更好地利用它

的优点,扬弃它的不足,从而有得于真正的爱智之学。

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朋友特别是编辑马春华的出色工作。

最后,需要交待的是,我一直是把这件翻译工作当成邓老师交给我的一项“功课”来完

成的。哲学史的翻译,需要细致耐心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学问和比较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

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锻炼和考验。所以把稿子交给老师审阅的时候,我也像等待考试成绩

一样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等待着老师的评价。尽管邓老师在序言中热情地肯定了我的工

作,但我深知,自己并无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能耐,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也并不觉得自己

青出于蓝、后来居上——其实,能以专注、谨慎和细致,换来一份“踵事增华、与有荣焉”的

欣慰,也就知足了。第七版译者们的辛劳所提供的良好基础,邓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反复校506 西方哲学史

正,这都是我受惠良多、感念不已而决不敢贪天之功的。能够最确凿无疑地归到我名下的,

就是本书中还可能存在的一切错误和疏漏,这是我作为最后定稿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现

在,一切评断权都交给读者了,我怀着同样忐忑的心情,等待着自己的最后成绩。

匡宏 谨识

2008年6月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是米利都学派第二代传人的代表,是伊奥尼亚哲学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哲学家。 他将探究本原问题引向深入,由于他提出“阿派朗”范畴,之后才导出米利都学派较盛行的以“气”为本原的学说。他最早论述“对立”,也是赫拉克利特建立对立统一学说的先声,并影响了早期希腊的许多自然哲学;他根据“对立”事物从阿派朗中分离的原理,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永恒运动的无限宇宙的形成与构造…

    2023年11月10日
    548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九章 维也纳学派及其双杰-在线阅读

    第九章维也纳学派及其双杰 维也纳学派打下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半壁 江山。 这一章我们要讲的内容比较特殊,我们不但要讲具体的人, 还要讲学派。 这个学派就是维也纳学派。 维也纳学派的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不过,在现代西方 哲学中,它的地位十分显赫,可以说,没有维也纳学派的努力,现 代西方哲学,尤其是英美哲学,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模样。 我们只要从这样一个事实就可以知…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302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二十一章 尼采和实用主义-在线阅读

    第二十一章 尼采和实用主义 生平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 1900),一个路德教牧师的儿子,是在一个虔信派的环境中成 长起来的。他很早就对哲学、音乐和文学发生了兴趣。在学 生时代,尼采学的是古典语言学,二十四岁的时候,他成了巴 塞尔大学的教授。1879年,因为生病,他只得辞去他的教职。 从1878—1888年,在…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228
  • 第八篇后现代哲学

    从时间上说,表述后现代这个概念的哲学含义大约是在1979年, 当年利奥塔出版了他的名著《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以 下简称《后现代状态》)。这本书即便在哲学领域之外也是关于后现 代概念的重要著作。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的首要特征是“元叙述 的终结”①,而现代的特征则是由元叙述来统治的。现代这个时期的 特点就是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认识和实践生活,并…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413
  • 第四节欲望、意识形态和模拟 德勒兹认为,他的哲学就是针对匮乏和否定而建立起来的。对 他来说,欲望也是积极的和生产的。欲望并不从匮乏开始,即追求我 们没有的东西。欲望从关系开始,生命追求保护和提高自己,而且是 通过联系其他欲望这么做的。这些联系和产品最终构成社会整体。 当躯体为了提高他们的力量和其他躯体联系时,他们最终构成了社 团或社会。因此,权力并不压制欲望…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8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