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在线阅读

西方哲学史》各个版本的对比可以参见:http://www.chaoren.club/8923.html

有声书资源:【有声读物】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目录

  • 修订版前言
  • 前言
  •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 第一节 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
      • 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
      • 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
      • 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
    • 第二节 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
      • 诧异与思辨
      • 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 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 水本原说
      • 无定说
      • 气本原说
      • 火本原说
      • 逻各斯学说
      • 生成辩证法
    •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
      • 灵魂观
      • 数本原说
    • 第三节 爱利亚派
      • 理神论
      • “是者”意义的辨析
      • 芝诺悖论
    • 第四节 元素派
      • 四根说
      • 种子说
    • 第五节 原子论
      • 原子和虚空
      • 原子的性质
      • 流射与约定
    • 小结 关于自然哲学的结论
  • 第三章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 第二节 两个领域的区分
      • 分离学说的论证
      • “四线段”的比喻
      • 太阳的比喻
      • 洞穴的比喻
    • 第三节 理念论
      • 何谓理念
      • 分有和摹仿
      • “分有”说的困难
      • 通种论
      • 两分法
    • 第四节 灵魂学说
      • 灵魂的三重区分
      • 灵魂回忆说
      • “国家是大写的人”
      • 政治哲学
  •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 第二节 物理学
      • “自然”的概念
      • 三本原说
      • 现实与潜在
      • 四因说
      • 目的论
      • 位移运动
      • 时间
      • 连续性和无限性
      • 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 第三节 形而上学
      • 对理念论的批判
      • 形而上学的对象
      • 系词“是”的逻辑功能
      • “是者”的实体意义
      • 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
      • 具体实体
      • 神学
    • 第四节 灵魂学说
      • 灵魂的性质
      • 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 灵魂的感觉活动
      • 灵魂的理性认识
    • 第五节 实践科学
      • 善和幸福
      • 有意与无意的行为
      • 实践智慧
      • 中道学说
      • 城邦国家
  • 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
    • 第一节 伊壁鸠鲁
      • 原子论的自然观
      • 快乐主义
    • 第二节 斯多亚派
      • 概论
      • 物理学
      • 按照自然生活
      • 命运和自由选择
      • 世界城邦和自然法
    • 第三节 怀疑派
      • 不可知论
      • 悬搁判断
      • 不动心
    •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 第一本体“太一”
      • 流溢说
      • 第二本体“理智”
      • 第三本体“灵魂”
      • 可感世界
      • 人的灵魂
      • 灵魂的上升
      • 希腊哲学的衰落
  •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
    • 第一节 教父哲学的基本倾向
      • 《圣经》和哲学
      • 教父的思想倾向
      • 理性辩护主义
      • 信仰主义
    • 第二节 奥古斯丁
      • “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 对怀疑论的反驳
      • 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
      • 光照说
      • 时间学说
      • 神正论
      • 原罪和恩典
      • 上帝之城
  •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 经院哲学的诞生
    • 辩证法与反辩证法之争
    • 第一节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 “信仰寻求理性”
      •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 高尼罗的反驳
      • 安瑟尔谟的回答
    • 第二节 阿伯拉尔
      • 苦难人生
      • 辩证神学
    • 第三节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 第一节 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
    • 第二节 托马斯主义
      • 哲学和神学
      • 上帝存在的证明
      • 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 实体学说
      • 感觉认识论
      • 共相理论
      • 意欲和行为
      • 道德观
      • 自然法
  •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
      • 基督教学术革新
      • 实验科学
    • 第二节 司各脱主义
      • 形而上学与神学的区分
      • 此性学说
      • 意志主义
    • 第三节 奥康主义
      • 指称与指代
      • 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 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
      • 奥康的剃刀
      • 唯名论的后果
  •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人的发现
      • 人的尊严
      • 人的才能
      • 人的自由
      • 人的局限
    • 第二节 自然的发现
      • 和谐的自然
      • 能动的自然
      • 经验的自然
  • 第十二章 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的哲学
      • 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 近代哲学的科学精神
      • 近代哲学的思辨与实践精神
      • 近代哲学的开端
      • 英国经验论的开端
    • 第二节 培根
      • 传统科学观批判
      • “四假相”说
      • 科学的实验方法
      • 科学的归纳方法
    • 第三节 霍布斯
      • 机械论的哲学
      • 社会契约论
  • 第十三章 笛卡儿的唯理论
    • 第一节 方法论的反思
      • 普遍数学
      • 方法论规则
    • 第二节 第一哲学的沉思
      • 普遍怀疑
      • “我思故我在”
      • 真理的标准
      •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 “广延”的观念
      • 心物二元论
      • 错误的根源
      • 笛卡儿主义
  •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斯宾诺莎
      • 寻求拯救与幸福的哲学
      • 真观念与几何学的方法
      • 实体的概念
      • 属性和样式
      • 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
      • 身心平行论
      • 人性与自由
    • 第二节 莱布尼茨
      • 二迷宫
      • 逻辑与事实
      • 单子论的理论背景
      • 单子的特征
      • 生机论
      • 间断性与连续性
      • 神正论
      • 莱布尼茨的后学
  •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 第一节 洛克
      • 批判天赋观念论
      • 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
      • 莱布尼茨的反批判
      • 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 知识的分类
      • 知识的范围
      • 社会契约论
      • 洛克的后学
    • 第二节 贝克莱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对“物质”实体的批判
      • 视觉理论
      • 精神实体的存在
    • 第三节 休谟
      • 印象和观念
      • 观念关系的知识和事实的知识
      • 对实体存在的怀疑
      • 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 对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
      • 温和怀疑论
      • 情感主义的道德观
    • 第四节 苏格兰常识哲学
      • “观念理论”的批判
      • 常识原则
  •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
    • 什么是启蒙运动
    • 第一节 启蒙主义者
    • 第二节 卢梭
      • 自然和文明的对立
      • 自由和平等的理想
      • 良心论
    • 第三节 百科全书派
      • 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 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说
      • 狄德罗的生机论的唯物主义
      • 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伦理观
      • 霍尔巴赫的机械决定论
  • 第十七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的一般特征
    • 第一节 康德理论哲学概述
      • 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 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
      • 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 第二节 先验感性论
      • 感性直观
      • 空间和时间
      • 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
    • 第三节 先验知性论
      • 先验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 范畴的先验演绎
      • 人为自然界立法
    • 第四节 先验理性论
      • 先验理念
      • 先验幻相
      • 理性心理学的悖谬
      • 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 理性神学的理想
      • 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 第五节 实践哲学
      • 自由的概念
      • 善良意志
      • 绝对命令
      • 道德公设
      • 理性宗教
      • 判断力批判
  • 第十八章 绝对唯心论
    • 第一节 费希特的知识学
      • “知识学”的概念
      • 关于自我的第一原则
      • 实践知识学
    • 第二节 谢林的绝对唯心论
      • 自然哲学
      • 先验哲学
      • 同一哲学
      • 天启哲学
  •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
    • 第一节 黑格尔体系的特点
      • 真理是全体
      • 哲学无前提
      • 否定辩证法
      • 实体就是主体
      • 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
    • 第二节 精神现象学
      • 意识
      • 自我意识
      • 理性
      • 精神
      • 宗教和绝对知识
    • 第三节 逻辑学体系
      • 存在论
      • 本质论
      • 概念论
    • 第四节 应用逻辑学
      • 自然哲学
      • 精神哲学
      • 法哲学
      • 历史哲学
      • 哲学史观
  • 第二十章 黑格尔哲学的余波
    •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
    • 第二节 费尔巴哈
      • 黑格尔的批判
      • 人本学
      • 上帝即是人的本质
      • 爱的宗教
    • 第三节 新黑格尔主义
      • 概论
      • 克罗齐
      • 布拉德雷
      • 罗伊斯
  • 主要参考文献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1)

相关推荐

  • 梯利-《西方哲学史》-在线阅读

    西方哲学史 增补修订版 〔美〕 梯利 著 伍德 增补 《西方哲学史》各个版本的对比可以参见:http://www.chaoren.club/8923.html 目录

    在线阅读 2024年10月31日
    1.3K
  • 埃斯库罗斯悲剧-《奠酒人》-精校版-在线阅读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 场次 地点 阿尔戈斯 阿伽门农的坟墓前,远处盘立着王宫 时间 史前时期 前剧之后数年 人物

    在线阅读 2023年12月31日
    1.5K
  •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修辞学》-在线阅读

    修辞术 颜一 tekhne Rhetorike 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译文部分参考了《牛津古典本文》。 目录: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30日
    428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在线阅读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人类理智新论 〔德〕莱布屈茨 著 陈修斋 译 本书提要 十七世纪,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一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大争论,先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培根奠定了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继而笛卡尔创导唯理论,宜扬天赋观念说,遭到霍布斯、伽森狄等的反驳;到十七世纪末,洛克以其《人类理智论》详尽地批驳了天赋观念说,并系统地论证了经验论的原则;紧接着,莱…

    在线阅读 2025年4月18日
    490
  • 亚里士多德-《论宇宙》-在线阅读

    论宇宙 徐开来 译 *peri Kosmou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 【1】亚历山大[1],我经常以为,哲学似乎是一项神圣而超自然的工作,尤其是它独自高高在上地思考普遍的东西,并竭力探求其中的真理。由于这种探求的艰深和广泛,其他知识部门都避而远之;但哲学从不惧怕这一任务,也不认为自己不配研究这些最美好的东西,相反,它相信这些研究最接近、也最适合自己的本性…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29日
    4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