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权力意志》-[21.1888年秋]-在线阅读

[21.1888年秋](1)

21[1]

泰希〈穆勒〉(2)

希〈腊〉怀疑〈派〉(3)

斯皮尔(4)

奥〈古斯特〉·穆勒,伊斯兰教(5)

21[2](6)

晚上去利福诺咖啡馆

3—5点去弗罗里奥咖啡馆(7)

不去罗马

不去勒舍尔(8)

不要在街上戴眼镜!

不买书!

不到人群中去!

晚上穿过瓦〈仑提诺〉花园到城堡,然后又到维多〈利亚·伊曼纽尔一世〉广场(9)的尽头,进了利福诺咖啡馆。

在有编〈号〉楼〈厅〉(10)的剧院里试一试!

21[3](11)

章节:论信仰

章节:论保罗

致病的手段

致疯的手段

21[4](12)

不写信!

不读书!

带点东西去咖啡馆读书!

笔记本!

21[5]

喝水。

决不喝酒。

偶尔(大黄)

早晨一杯茶:让它变凉!

夜里来点热的!

在剧院,座位编了〈号〉的楼〈厅〉(13)

不要在街上戴眼镜

不到人群中去!

不去勒舍尔

不去罗马!

不写信!

晚上穿暖和点!

21[6](14)

一个犹太人在德国蠢牛中间是何种善举啊!……反犹太主义者低估了一点。是什么真正地把一个犹太人与一个反犹太主义者区别开来:犹太人在说谎时知道自己在说谎;而反犹太主义者不知道自己总是在说谎——

21[7](15)

今天,我们不难见到那些出身高贵的青年男子消失在完全模棱两可的运动中:他们长期不懂得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任何意义,——最后,在他们那里,某一种意义就成为一种几乎暴虐的需要。说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这样一种偶然性:他们沦于某个具有某种“意义”的派别,而从根本上说,不仅他们的趣味反对这种“意义”,而且他们的嗅觉也对这种“意义”提出了抗议,——

对于这些人,根本上不只是趣味、而且连嗅觉都提出了抗议,例如那些反犹太主义者:只是因为反犹太主义者具有某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明摆着多么厚颜无耻,那就是犹太人的钱

不懂得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任何意义,最后沦于某个具有某种“意义”的派别,例如沦为反犹太主义者,后者的目标明摆着多么厚颜无耻,那就是:犹太人的钱

例如,他们之所以成为反犹太主义者,只是因为反犹太主义者具有某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明摆着多么厚颜无耻——那就是犹太人的钱

关于反犹太主义者的定义:妒忌、怨恨、昏聩无能的狂怒,以之为本能中的主导动机:“被选中者”的要求;完满的、道德主义的自我欺骗——后者总是把德性和所有大话挂在嘴上。这乃典型的标志:他们甚至没有发觉,他们看起来与谁相像而至于混淆起来?一个反犹太主义者是一个妒忌的、也即最愚笨的犹太人——

21[8](16)

我依然敢于点出我生活的一个proprium[特性],尤其是因为它几乎是这个唯一proprium[特性]。我拥有某个东西,我把它称为我内在的鼻孔。在每一次与人们的接触中,向我显露出来的第一件东西就是内在洁净性的程度[———]——我恰好闻到“美的心灵”是特别不纯洁的。某人如何对待自己,他是否对自〈身〉有所欺〈骗〉,他是否坚持毫不含糊地与自身打交道,——他是否受得了自己或者必需〈有〉一个“理想”……理想主义者气味难闻……

我想无妨冒险一试,指出一个犹太家庭出身的学者的大名,通过一种已经成为本能的、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的对于自身的高贵的冷静和清晰,这位学者给了我一种深刻的美感、即我所讲的纯洁感:他一刻都不会失去自制,他总是不会变样,无论有没有旁人,他都不会迷失。这不仅包括一种完全的适应,即适应于对自身的严厉和坦率态度;而且其中也包括一种伟大的抵抗力,使得人们在社会或者书本或者偶然事件的影响下不至于腐败堕落。这同样也是强壮的一个标志,就如同———(17)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我认识的德国人都给我一种与上面所描述的纯洁类型相对立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反犹太主义者先生们,我感到他们是彻头彻尾[—]。恶劣的本能,一种荒唐的野心,虚荣心,[———],以及这方面“更高价值”的姿态,“理想主义”(18)的姿态……

————————————————————

(1) 相应的手稿编号为:N VII 4。——译注

(2) 泰希穆勒]可能是指古斯塔夫·泰希穆勒(Gustav Teichmüller):《现实世界与虚假世界》,1882年。——编注

(3) 希腊怀疑派(Sceptiques grecs)]维克多·布罗沙尔的书(参看14[85])。——编注

(4) 斯皮尔]可能是指阿夫里卡·斯皮尔(Afrikan Spir):《思想与现实》,莱比锡,1877年。——编注

(5) 奥古斯特·穆勒,伊斯兰教]可能是指米勒(A.Müller):《东方与西方的伊斯兰教》,1885—1887年。——编注

(6) 参看21[5],21[4]。——编注

(7) 利福诺(Livorno)、弗罗里奥(Florio):意大利罗马城咖啡馆名,无以详考。——译注

(8) 勒舍尔(Löscher):意大利都灵的一家书店,尼采1888年常去该书店。——译注

(9) 维多利亚·伊曼纽尔一世广场(piazza Vittorio Emanuele I):位于意大利罗马。——译注

(10) 原文为意大利文:Galleria numerata。——译注

(11) 《敌基督者》第51节草案。——编注

(12) 参看21[1],21[5]。——编注

(13) 原文为法文和意大利文混合。——译注

(14) 参看24[1]第3节,《瞧,这个人》,“瓦格纳事件”,第4节。——编注

(15) 参看22[11];这个残篇的各个稿本都没有被删掉。——编注[指本残篇中意义相近的第2、3、4段文字]

(16) 可能是后来对《瞧,这个人》的补充。——编注

(17) 我想……如同]尼采很有可能指保罗·瑞,自从所谓的露事件(Lou-Affäre)之后,尼采就与之决裂了。尼采假定,1888年夏天的汇款应该是保罗·瑞干的(见KSA,第15卷,《尼采编年史》)。——编注

(18) “理想主义”(Idealismus):通译为“唯心主义、唯心论”。——译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机器、时间和生命

    德勒兹使用机器这个概念来重新思考伦理学。他用机器描述一 种内在的生产,不是通过某人的某物的生产,而是为了自身的生产, ① 德勒兹、伽塔里:《哲学是什么?》,第79页,伦教,1994。 一种无根的时间和生成。同时他用机器的概念思考时间的激进而开 放的本性,并 构造了一种 伦 理 学 的 新模 式。而 非 地域 化 (déterritorialisation)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424
  • 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初版后记-在线阅读

    初版后记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但是 自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比较学和世界文明史就一直是我所热 衷的研究领域。十多年来,我一直试图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去把握中 西文化基本精神的分野,并对人类文明形态演变的深层机制做出说明。在 前此已经出版的几部文化学著作中①,我曾尝试着进行这种解释,并且初步 形成了一套独立的…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245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死亡的说教者-在线阅读

    死亡的说教者 有着死亡的说教者:因为在世上充满了这样的人,应该对他们进行说教,教他们抛弃生存。 世上充满了多余的人,生命被这些过多的多数人糟蹋了。但愿用“永生”之说把他们从此生之中骗走。 死亡的说教者被称为“黄色的”或“黑色的”,可是我要用别的颜色把他们指给你们看。 …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6日
    813
  • 霍布斯-《利维坦》-第四章 论语言-在线阅读

    第四章 论语言 印刷术虽然是很具天才的发明,但和文字的发明比起来则相形见拙。究竟是谁最先发现了文字的用法已经无从得知了。据说首先将文字传入希腊的人是腓尼基王阿基诺尔的儿子卡德谟斯。这是一项为利至溥的发明,可以延续有关过去时代的记忆,可以使散处于全球为数众多而相距遥远的地区中的人类互相勾通。同时,文字的发明也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细心观察舌头、软颚、嘴唇等等语言…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141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六卷 第七章-在线阅读

    第七章 希帕基亚 (约公元前300年) 希帕基亚是美特洛克勒的妹妹,也为他们的学说所吸引。两人都出生 于马洛尼亚。 她爱上克拉特斯的演讲和生活,再不愿关注其他追求者,尽管他们有 着万贯家财、显赫身世以及英俊相貌。对她而言,克拉特斯就是一切。她 甚至威胁父母,除非让她与克拉特斯结婚,否则将独守终身。因此她的父 母乞求克拉特斯劝阻她,克拉特斯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没…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4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