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饮篇》读书笔记-柏拉图太“狡猾”了

1.首先柏拉图对于这场会饮的描述,不是直接叙述,而是经阿波罗陀若和他的朋友的对话展开的。阿波罗陀若的朋友向他打听那天夜里这场会饮到底说了什么内容——这不是孤例,因为当时苏格拉底已经死了,阿尔基弼亚德也已经逃亡,所以人们对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非常好奇。

因此这个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转述,而且是多重转述:事情是阿里斯多兑谟告诉阿波罗陀若的,阿波罗陀若又告诉了向他打听这件事的朋友,在所有转述的背后是柏拉图本人。这种转述难免带来失真,不可能百分百还原,“他说完之后还有些人发言,阿里斯多兑谟记不太清楚……”(P18)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看来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P7,阿波罗陀若朋友语)这句话听上去像足了一个神话的开头、一个故事的开头、一个传说的开头,隔着起时间的帘幕,这使得其真实性是存疑的,但同时又带来一种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崇高性和不可逆的特点。我不知道是柏拉图这样写,是在强调这件事的真实性还是故意施的障眼法。

多重转述还带来一种氛围的营造,让我们似乎能够穿越回那个场景,期间不断的对话来回穿插,层次绵密,行文摇曳,很符合梁简文帝萧纲说的“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2.会饮中绕不开的是古希腊社会的男同性恋的现象,第一个发言的裴卓就提到了这件事。在当时,主动的一方为成年人,被动的一方为少年。主动的一方,王太庆翻译为“情人”,刘小枫翻译为“有情人”;接受的一方,王太庆翻译为“爱人”,刘小枫翻译为“伴侣”。两种翻译给人的感觉都不太明确,如果借用时下男同性恋的攻、受或者1、0的划分,好像也不太好,是不是翻译成“施爱者”和“受爱者”更妥帖一些?(似乎已经有人这样翻了,译本我没有找到)

3.他们对荷马史诗的引用,如同先秦的贵族对《诗经》的引用,烂熟于胸,信手拈来。巧的是,古希腊和先秦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重合。

4.这次会饮中的七个人,分别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本次会饮是为了庆祝在酒神戏剧节上获得第一名的阿伽通,裴卓是本次谈话的发起人,好像还是一个修辞爱好者;泡赛尼阿斯是阿伽通的爱人;阿里斯多芬是戏剧家,“喜剧之父”;鄂吕克锡马科是一位医生;阿伽通是悲剧诗人;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最后闯入的阿尔基弼亚德是一位政治家。这些人似乎是被安排好的,好让每个人都从自己的领域发表对“厄洛斯”的看法。

5.他们每个人谈话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次谈话的重头戏自然是苏格拉底,但苏格拉底也没有直接说自己的观点,而是转述了他跟一位女巫狄欧蒂玛的谈话。(又是转述!)

于是,狄欧蒂玛成了参与会谈的唯一一位女性,她的身份和具体象征令人着迷。因为苏格拉底转述她的话,所以她成为一位缺席的在场者,苏格拉底成为一位在场的缺席者。二者形成一种奇妙的交互关系,如两山对照,真成了空谷足音。

在狄欧蒂玛的观点中,爱神不是一位神明,而是一个大精灵。他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的东西翻译和传达给神,这就是使祈祷和献祭上达;再把神的东西翻译和传达给人,这就是使天意和报偿下达。”(P57)这句话使我一度怀疑狄欧蒂玛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大精灵,因为正是她在向苏格拉底透露爱神的本质,进而联想到,莫非狄欧蒂玛本人就是爱神?当然,极有可能狄欧蒂玛就是苏格拉底杜撰出来的形象,而且,更有可能一切都是柏拉图本人“狡猾”的杜撰。

狄欧蒂玛还罗列了爱的阶梯:形体之爱、灵魂之爱、知识之爱,最终最高级的爱是爱“美”本身。这个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P68~69),这完全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不生不灭”令人瞬间联想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面要接“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

6.阿尔基弼亚德对谈话的打断,如同《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被妙玉打断。

既然讨论已经抵达了爱神的本质,而且很明显不会有人再比苏格拉底的谈论更高妙了,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写到这里该写尽了。正当我们要看柏拉图怎么收尾时,忽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阿尔基弼亚德闯了进来,这属于典型的横插一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阿尔基弼亚德苏格拉底的“受爱者”,醉醺醺的他讲述了一番他勾引苏格拉底未遂的故事,最后对爱神的颂词以对苏格拉底的颂词结尾。

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中秋之夜于凹晶馆,两人联诗时,颇有点互相逞才之意。史湘云的一句“寒塘渡鹤影”,令“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并评价道“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随后黛玉苦思冥想,对了一句“冷月葬花魂”,同样引来湘云一番赞叹。本来二人可能还要继续写下去,但妙玉忽然出现,并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后面是妙玉把整首诗收笔的。

如果柏拉图再继续将苏格拉底的话写下去,也很有可能成为妙玉口中所云“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所以阿尔基弼亚德的打断可谓正是时候,使得文本又迎来一个小高潮。

7.阿尔基弼亚德闯进来之后,要挨着苏格拉底坐,发生了一场男人们之间的打情骂俏。最终苏格拉底坐在了阿伽通阿尔基弼亚德中间,似乎象征了哲学家在诗人和政治之间的位置

8.有一种种将《会饮》当作戏剧作品的读法。当我们将《会饮》真的当成戏剧作品之后,我们发现它的结构与古希腊戏剧惊人的吻合。阿波罗陀若的与朋友的对话是这出戏剧的序幕;最后大家累了睡着了,苏格拉底“洗了个澡,像平常一样在那里度过了一整天,傍晚才回家休息”,也暗合古希腊戏剧宁静肃穆的退场;期间所有人的对话,层层递进,互相勾连;整个文本的内容,有轻松以至狎昵(男人们打情骂俏),有严肃以至深邃(苏格拉底关于狄欧蒂玛的谈论),有横插一笔之张力(阿尔基弼亚德的忽然登场带来戏剧效果),有敷衍故事之妙趣(阿里斯多芬关于“球形人”的故事增加趣味性),高高低低,跌宕起伏,但都是围绕“厄洛斯”展开的,“极开阂抑扬之变,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刘熙载《艺概》评《离骚》语)。

其中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开篇说到苏格拉底“洗得干干净净的,还穿了鞋,这是很少见的事……打扮得那么漂亮”,简直是在说苏格拉底是精心打扮,要登场上演一出精彩好戏。

哲学家的这种“乔装打扮”,又到底在跟我们告诉什么?

柏拉图真的太“狡猾”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1788年 2月22日:阿瑟·叔本华生在但泽(今波兰格坦斯克)一个大商人 家里,父亲叫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母亲叫约翰娜·亨利埃特, 娘家姓特罗西纳 3月3日:受洗礼于圣玛利亚教堂。 阿瑟和他母亲一起迁居奥里瓦庄园、他在那儿度过了童年。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789年 阿瑟的外祖父克里斯蒂安·海因里希·特罗西纳租进斯图特庄园…

    散文随笔 2024年9月18日
    851
  • 摩西在临终前祝福以色列各支派时,为什么漏掉了西缅支派?

    参见《圣经》-《旧约》-《申命记》 摩西在临终前祝福以色列各支派时,确实只漏掉了西缅支派,没有其他支派被遗漏。西缅支派未被祝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散文随笔 2025年4月2日
    718
  •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原文知乎: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92582810?source_id=1001 读译本有三个原则: 1.宜新不宜旧,尽量选新的译本。哲学术语的翻译也会与时俱进,一些前人译本的错误也可能在新译本得到纠正,所以一定要选最新译本。 2.宜细不宜糙,尽量选注释详实的译本。 3.宜直不宜屈,…

    散文随笔 2024年7月23日
    2.3K
  • 希腊神话十五讲05:十二提坦神的后代

    在第三讲中,在介绍以克洛诺斯为首的十二泰坦时,已经顺带对其很多后代做了介绍,本讲做更为系统的梳理,并对一些并未展开介绍的后代进行讲解。 冥王哈迪斯 十年提坦之战后,哈迪斯与宙斯、波塞冬瓜分世界,抽签中,哈迪斯抽中的就是管理冥界的签。 相较于宙斯的风流,冥王哈迪斯只有一位妻子、三个情人。 哈迪斯的妻子就是宙斯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儿珀耳塞福涅,而珀耳塞福涅也是…

    散文随笔 2023年12月30日
    677
  • 希腊神话: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艰难任务

    赫拉看着宙斯的私生子赫拉克勒斯生活美满幸福,怒火中烧,就让赫拉克勒斯发疯。暴走中的赫拉克勒斯,竟然失手杀死了自己与墨伽拉所生的三个孩子。清醒过来的赫拉克勒斯对此懊恼不已,但所谓“覆水难收”,就算是英雄,也无法违背宇宙间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让时间倒流。 看着眼前的尸体,赫拉克勒斯痛哭了起来,他犯下了罪孽,难以饶恕,就在他绝望之时,一则神谕出现了,说:…

    散文随笔 2023年12月30日
    1.1K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