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依次论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的揭示、唯物主义的新形式的确立、扬弃费尔巴哈的唯心残渣向唯物史观过渡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书后有结束语和后记。该书是在整理、修改研读《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其他哲学著作片断笔记的基础上而成的,是一部专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产生的著作。该书系统地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源头——德国古典哲学,对其中影响最大的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以及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等,都作了评价。特别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其人及其哲学作‘了全面的重点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形成及其基本原理。作者利用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阐述深入细致,材料新颖,理论上有许多独到见解。
目录
- 前言
-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一)德国古典哲学及其出路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1.《神圣家族》及《德意志意识形态》
- 2.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教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三)德国古典哲学复活的反动趋势
- 1.在英国复活的趋势——卡莱尔、格林之流
- 2.在斯堪的那维亚复活的趋势——波斯特朗之流
- 3.在德国本土流行的所谓教授哲学
- (四)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
- 1.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问题
- 2.创造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问题
- 3.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问题
- 二、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的揭示
- 三、唯物主义的新形式的确立
-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 1.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 2.实际工作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 (二)不可知论的实质及其演变
- (三)从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
- 1.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质——人本主义
- 3.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庸俗唯物主义
- 4.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辩证唯物主义
- (四)如何正确认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
- 1.离开哲学根本问题来谈区别只会造成混乱
- 2.施达克所谓的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
- 3.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混乱
-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 四、扬弃费尔巴哈的唯心残渣向唯物史观过渡
- (一)费尔巴哈的浮夸的爱的宗教观
- 1.论自然宗教
- 2.论超自然的一神教
- 3.费尔巴哈的无神论与爱的宗教
- (二)费尔巴哈的贫弱无力的道德论
- 1.费尔巴哈的道德基础——“爱”、“追求幸福的意向”、“利己主义”
- 2.费尔巴哈的道德规律——“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
- 3.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 (三)扬弃唯心残渣向唯物史观过渡
- 1.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及其中个别唯物因素
- 2.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
- (一)费尔巴哈的浮夸的爱的宗教观
-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
- 结束语
- 第一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