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同情者-在线阅读

同情者1同情他人是把他人当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对所爱的人,应锻炼他,使他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爱。

我的朋友们,在你们的朋友的我的耳朵里听到一句嘲笑的话:“瞧瞧查拉图斯特拉吧!他走在我们中间,不是像走在动物中间一样吗?”

可是,这句话最好应当这样说:“认识者把世人当作动物一样而走在他们中间。”

可是对于认识者说来,人这个东西,乃是红面颊的动物。

人怎么会是红面颊的呢?不是由于人必须太经常地自感羞愧吗?

哦,我的朋友们!认识者如是说:羞愧,羞愧,羞愧——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因此,高贵者要求自己不要让他人感到羞愧:他要求自己看到一切受苦者而自感羞愧。

确实,我不喜欢那些慈悲的人,他们以同情他人而感到幸福2《马太福音》5,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句话被称为“山中圣训”的“真福八端”之5。:他们太缺少羞愧之心了。

如果我必须同情他人,我不愿被人称为同情者;如果我要同情,那也要在隔得远远的地方。

在我被人看出以前,我就要蒙住脸离开:我要求你们这样做,我的朋友们!

但愿我的命运让我永远带领像你们一样没有痛苦的人上路,还有那些能跟我共享希望、饮食和蜂蜜的人!

确实,我给受苦的人做了种种事情:可是我觉得常常做得更好的,乃在于我学会了怎样使我感到更高兴。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自寻欢乐的事太少了:单单这一点,我的弟兄们,就是我们的原罪3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尼采在此处故意使用基督教教义的用语,以与基督教对现世的欢乐采取否定的态度相对比。!

如果我们学会了更好地自寻欢乐,就最能使我们忘掉使他人受苦和想出折磨他人的诡计。4对于禁欲的宗教家,此种倾向很强。

因此我洗净帮助过受苦者的我自己的手,因此我也洗净我自己的灵魂。

因为,看到受苦者受苦,我就为他的知耻而感到羞愧;当我帮助他时,我就残酷地伤害了他的高傲。

大恩大德,不要使人家感谢你,而要使对方产生报复心;小小的恩惠如果被人铭记在心,就会变成对方心中的蛀虫。5不管恩惠大小,给他人施恩,是把他人当作弱者,反会引起对方的报复心。

“以冷淡的态度接受赠予吧!以表扬对方的态度接受赠予吧!”——我如此奉劝那些无可赠予的人。

可是,我是一个赠予者:我愿意以朋友的身份给朋友赠予。不过,不认识的人和穷苦的人,可以让他们自己亲手来摘我的树上的果子:这样可使他们不大会感到羞愧。

可是,乞丐们,应被完全清除!确实,给乞丐施舍会使人生气,不给他们施舍,也同样使人生气。

罪人和坏良心的人,也应同样对付他们!我的朋友们,相信我的话:坏心眼的人有破坏他人的习惯。

可是最恶劣的乃是小心眼的思想。真的,做坏事比存着小心眼的思想还要好些。

尽管你们说:“爱干小坏事可以省掉干许多大坏事。”可是我们不应当谈什么省不省的问题。

坏事像个疮瘠:它发痒,要人搔,而且溃烂——它说的是老实话。

“瞧,我是病。”——坏事这样说;这是它的老实之处。

可是小心眼的思想却像真菌:它爬行着,潜伏着,不想在任何地方让人看见——直到最后让我们全身由于这种小小的真菌变得烂开而干瘪。

可是,对那种有魔鬼附身的人,我要对他的耳朵边说这句话:“最好把你的魔鬼培养大!就是对你自己,也有一条通往伟大的道路!”——

唉,我的弟兄们!我们对每个人知道得有点太多了!其中有好些人看上去是透明的,可是,我们看了很久,还是不能看透他们。

跟世人生活在一起是困难的,因为沉默是如此困难。

我们对他人采取最不公正态度的,并不是对那种为我们讨厌的人,而是对那种跟我们毫不相干的人。

可是如果你有一个受苦的朋友,那么你就做他摆脱痛苦的休养所,可是要像一张硬板床,一张行军床:这样你会对他最有用处。

如果有一个朋友对你做了失当之事,那就说:“你对我所做的,我原谅你,可是,你对你自己做出这种事——我怎能原谅哩!”

一切伟大的爱如是说:这种爱甚至超越了原谅和同情。

人应当牢牢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因为对它放任,他的头脑也会很快失去控制了。

唉,世界上哪里还有比同情者所做的蠢事更蠢的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同情者的蠢事为害更大呢?

一切有爱心者,如果没有达到超过同情的高度,那真是不幸!

魔鬼曾对我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就是对世人的爱。”

最近我听到魔鬼说这句话:“上帝死掉了;上帝死于他对世人的同情。”——

因此,对同情要有警惕性:还会有沉重的乌云从同情那儿降临到世人的头上!真的,我熟悉天气变化的信号!

可是也要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一切伟大的爱超过同情:因为伟大的爱还要创造它所爱的对象!

“我把我自己献给我的爱,对我的邻人,也像对我自己一样,我也要献上我的爱。”——一切创造者都这样说。

可是一切创造者都是严酷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
    同情他人是把他人当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对所爱的人,应锻炼他,使他提高,这才是真正的爱。
  • 2
    《马太福音》5,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句话被称为“山中圣训”的“真福八端”之5。
  • 3
    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尼采在此处故意使用基督教教义的用语,以与基督教对现世的欢乐采取否定的态度相对比。
  • 4
    对于禁欲的宗教家,此种倾向很强。
  • 5
    不管恩惠大小,给他人施恩,是把他人当作弱者,反会引起对方的报复心。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欧里庇得斯悲剧-《美狄亚》-(二)进场歌-在线阅读

    (二)进场歌 (歌队进场) 歌队 我听见了声音,听见了 那不幸的科尔克斯女子大哭大叫, 她还没有平静下来。 老人家,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刚才在庭院里听见了房里的哭声, 啊,老人家,这家人伤心我也伤心。 因为我喜欢上了他们。 保姆 这个家已不复存在,已经彻底完了。 因为,男主人已经攀上了王家的婚姻, 女主人则关在围房里伤心憔粹, 朋友们的劝告 一点安…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4日
    1.0K
  • 第八章中世纪的共相问题之争: 唯名论与实在论(上)

    中世纪哲学大致是指从400年到1400年继古希腊哲学之后到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的根本问题大致有两个:基 督教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和作为哲学之基础的形而上学问题即何物 存在问题。就前一个问题而言,中世纪哲学的总体纲领就是以安瑟 伦的著名神学箴言“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为神 学旗帜,试图在哲学-神学的问…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1.4K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在线阅读

    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 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 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 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由 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 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587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七章 高贵的罗素-在线阅读

    第七章高贵的罗素 这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贺麟先生在他的《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之《伯特兰·罗 素》一章里,讲过这样一段言简意赅的话: 罗素是今日蜚声世界,几乎无人不晓的大哲学家。他 是一个聪明而常识又极为丰富的人,擅长文章。他的著作 流利清楚,妙趣横生,算是今日哲学著作中最是才华溢满的 篇章了。 这几句话将罗素的许多特征都描述出来了。的确,他是哲 学界的传…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37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