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原文知乎: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92582810?source_id=1001

读译本有三个原则:

1.宜新不宜旧,尽量选新的译本。哲学术语的翻译也会与时俱进,一些前人译本的错误也可能在新译本得到纠正,所以一定要选最新译本。

2.宜细不宜糙,尽量选注释详实的译本

3.宜直不宜屈,尽量选择直译的版本。

《纯粹理性批判》的译本有以下几种:

(1)胡仁源先生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

版本太古旧,基本上已经没有人用了。

韦卓民先生说:“胡氏中译本,读来确甚晦涩,其原因大概是胡先生从德文原本译出,而对于康德的哲学术语似乎没有深加留意,且对于康德的整个体系又好像未深入研究,况且译文较旧,不合现代汉语习惯。”依韦卓民先生和王太庆先生的说法,胡先生并不懂康德哲学。不懂康德哲学,却去翻译康德著作中最难懂的《纯粹理性批判》,其译本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2)蓝公武先生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1960年以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根据英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1929年出版Kemp Smith的英文版《纯粹理性批判》转译,语言上半文半白,不太符合当代读者的习惯,现在已经很少使用蓝公武的本子了。但是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蓝译本是流传最广、也是我国阅读与研究康德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译本。

(3)牟宗三先生译本,题为《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分为上、下两册,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牟宗三这个版本最大的特点在于预设的立场太强,他试图把康德和儒家思想融汇在一起。同时也是根据Kemp Smith的英文版《纯粹理性批判》转译,主要亮点在于保留了英文本的注释、也新加了很多注释,这本书比较适合搞中哲的人来看中哲和康德融汇的可能,但是对于正儿八经的康德研究而言,牟本的参考价值不太高。

(4)韦卓民先生译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2000年校订版;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韦卓民这个版本也还是Norman Kemp Smith1929年出版的英译本为蓝本,虽然对照了Benno Erdmann Leibzig 1878年的德文版和Ernst Cassirer卡西尔柏林1922年的德文版,同时参考了穆勒(F.Max Müller)伦敦1881年的英译本,以及胡仁源、蓝公武两先生的中译本,但是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邓晓芒和李秋零的德文直译本出来之前,韦卓民这个本子基本上是我国高校康德原著选读的通行本。值得注意的是,韦卓民译本于2000年出了校订版,校订版由邓晓芒先生根据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丛书》第37a卷(汉堡1956年版,1976年重印),进行订正,这个版本也就是邓晓芒译本依据的德文本。

(5)邓晓芒先生译本,杨祖陶先生校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月)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邓晓芒本和李秋零本都是在康德逝世200周年的时候推出的,两个都是德文直译的本子,填补了国内空白。邓晓芒这个翻译本当时还是在人民大会堂首发,也算是个大新闻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这个版本,因为是根据Felix Meiner出版社”Philosophische Bibliothek“丛书 1956年版(1976年重印)译出,这个版本也是我德文康德的版本。

主要是把第一版和第二版合在了一起,方便检索。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这部译文沿袭了上述通行做法。

(6)李秋零先生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月)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李秋零版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翻译拉丁文。科学院版的康德全集是把两个版本的《纯粹理性批判》分开的。

Akademie Textausgabe科学院版是花体字,建议不要挑战。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Band III: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2. Aufl. 1787)
第3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
Band IV: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 Aufl. 1781), Prolegomena,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第4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178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之奠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

李秋零老师后来貌似又重新给了一个注释本,把两个版本合在一起(这里我需要乎友来补充一下,我下的单行本是分开的)。这个版本我用得比较少,因为据说李老师德文比邓老师好,但是对康德的理解没有邓老师深刻(毕竟李老师是搞基督教的嘛)

7)王玖兴先生译本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2018年版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盘点

这个版本我没有读过,王玖兴先生以前是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这本书看介绍是谢地坤老师校对的,应该是王先生过世时翻译手稿基本完成了,他的学生校对了之后拿出来出版,也算是对于老先生的缅怀。

那这个版本可能更多要留意的是注释、而非译文本身。

王老师的目录里还会用到”吾人“这种词

吾人具有某种先天的知识,乃至常识亦绝未缺乏此类知识

看来风格是有点文言那种。同时把“知性”翻译成“悟性”(比如“ 纯粹悟性概念之图型说”)这和通行术语还是又差别的,所以选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

感谢资深哲学爱好者 @步社行悟 对于王玖兴老师版本的评论

我手里是王玖兴的版本,家属附记说是由王玖兴先生主译,王太庆、王树人、陈嘉明等先生参译。全书由王玖兴先生统稿校改,每个人分担部分的方式合著而成。由于王玖兴先生的身体原因,去世前未全部完成有小部分内容缺失,但整个出版过程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支持,内容应是得到肯定的可以当做参考。

此外,还有《纯粹理性批判》 韩林合,最新。参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852747569808583&wfr=spider&for=pc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希腊神话十五讲05:十二提坦神的后代

    在第三讲中,在介绍以克洛诺斯为首的十二泰坦时,已经顺带对其很多后代做了介绍,本讲做更为系统的梳理,并对一些并未展开介绍的后代进行讲解。 冥王哈迪斯 十年提坦之战后,哈迪斯与宙斯、波塞冬瓜分世界,抽签中,哈迪斯抽中的就是管理冥界的签。 相较于宙斯的风流,冥王哈迪斯只有一位妻子、三个情人。 哈迪斯的妻子就是宙斯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儿珀耳塞福涅,而珀耳塞福涅也是…

    散文随笔 2023年12月30日
    509
  • 污污的希腊神话——神王更迭 宙斯登基

    上回讲到乌拉诺斯临死预言,克洛诺斯会葬身于自己儿子之手。克洛诺斯害怕预言实现,便把所有孩子都吞进肚子里。 母亲瑞亚生下第六个孩子宙斯后,立刻把他藏在了山洞里,然后用襁褓包裹住一块石头谎称这是新生的婴儿,此时,曾经非常机智的克洛诺斯不知道是瞎了还是傻了,竟然一点都不怀疑,把石头一口吞下。 就这样,宙斯躲过了一劫。他被送到自己的叔辈提坦十二神中的大洋神俄刻阿诺斯…

    散文随笔 2023年12月30日
    472
  • 马克思和叔本华为什么“不熟”?

    马克思和叔本华为什么两人身处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期,还都是德国哲学家,为什么两人互相之间连一点讯息都没有,一句评价也没有,马克思在1849年回到德国创立新莱茵报时期叔本华哲学已经在德国迅速的上位并压制黑格尔哲学了,这段时期马克思没有消息吗,还有后来马克思辗转各国发动工人运动,我不信他对叔本华一点风声都没有,而马克思在做唯物论哲学时期叔本华不可能也没有消息,二…

    散文随笔 2024年7月8日
    990
  • 摩西在临终前祝福以色列各支派时,为什么漏掉了西缅支派?

    参见《圣经》-《旧约》-《申命记》 摩西在临终前祝福以色列各支派时,确实只漏掉了西缅支派,没有其他支派被遗漏。西缅支派未被祝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散文随笔 2025年4月2日
    361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本文出自吴晓明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一书。 《博士论文》全名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写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1841年5月,耶拿大学根据该论文授予马克思博士学位。当时德国特别重要的理论背景是黑格尔哲学的解体:一方面是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较为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马尔海内克、霍托、甘斯、格舍尔、欣里希斯…

    散文随笔 2024年6月24日
    41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