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前言-在线阅读

前言1法文第一版里没有《前言》,拉丁文版里和法文第二版里都有。本文是根据1865年法文西门(Simon)版译的。

关于上帝和人的灵魂这两个问题,我已经在《谈正确引导理性和在科学中探求真理的方法》2简称《谈方法》一书中谈过。该书是于1637 年用法文出版的。在这两个问题上,那时我不过是顺便一谈,并无意深论,为的是看一看大家对这两个问题如何判断,我好从中摸索出一个方法来,以便我以后用这个方法谈论这两个问题。我一向认为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最好是多谈几次;而在解释这两个问题上,我采取的方式又很生僻,和人们通常用的方法大不相同,因此我认为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法文书《谈方法》里把这两个问题提出来,不会有什么好处,我怕一般知识浅薄的人会以为我许可他们也来试探一下往这条路上走。

在《谈方法》里,我曾请凡是在我的书里看出什么值得指责的地方的人,费心把这些地方告诉我;可是在我谈到的这两个问题上,除了提出来两点反驳以外,他们没有指出什么别的重要意见。对于这两点反驳,我想在我比较确切地解释以前,先简短地在这里回答一下。

第一个反驳是:不能从人的精神对它本身进行反思时只看出它自己、看不出别的什么东西来这一事实就得出结论说,人的精神的本性或本质仅仅是思维;因为那样一来,“仅仅”这一词就把其他凡是有可能说得上也是属于灵魂的东西都排除掉了。

我对这个反驳的答辩是:我在那地方并不是有意按照事物的实在情况的次序(因为那时我还没有谈到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仅仅是按照我的思路的次序,把它们排除了。我的意思是:我那时还不知道我是属于我的本质的,我只知道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不过以后我将指出我是怎么从我不知道别的东西属于我的本质这件事引申出来事实上并没有别的东西是属于我的本质的。

第二个反驳是:从我心里有一个比我完满的东西的观念这件事不能得出结论说这个观念比我完满,更不能说这个观念所代表的东西存在。

我的答辩是:观念这个词在这里是有不同含义的。它或者本身是我的理智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不能说观念比我完满;它或者可以客观地被当作这种活动所代表的东西,这个东西,虽然不能假定它存在于我的理智之外,可是由于它的本质的原故,它却可以比我完满。在本书里我也将用更大的篇幅说明我怎么仅仅从我心里有比我完满的一个东西的观念这件事会引申出这个东西真实存在来。

除了这两个反驳以外,我还看到两个篇幅相当长的文章。不过,这两篇文章与其说是攻击我所提出来的理由,还不如说是攻击我得出来的结论,因为这两篇文章所用的论据都是从无神论者们的共同论点那里搬过来的。由于这一类论据不可能在以后能够正确理解我的理由的人们心中产生什么印象,同时也由于很多人的判断能力薄弱,不合道理,他们经常宁愿相信对事物先入为主的看法,尽管这种看法可能是错误的、违背理性的,而不愿相信相反的意见,尽管这种相反的意见很有说服力,并且真实可靠,而且以后是会为人们理解的,因此对这两篇文章我不愿意在这里进行答辩,我怕要去答辩,就不得不把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首先介绍一番。

现在,在充分理解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我再重新开始讨论关于上帝和人的灵魂问题,同时也给第一哲学打个基础。不过,我既不想得到一般人的什么好评,也不希望很多人读我的书。相反,除了愿意和我一起进行严肃认真的沉思并且能够脱离感官的幹扰、完全从各种成见中摆脱出来的人(这样的人不多)以外,我绝不劝人读我的书。至于毫不考虑我所讲的理由的次序和联系而断章取义、专门以吹毛求疵为乐的那些人(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读了我的书也不会得到什么便宜,尽管他们也许会找到机会对有些地方横加指责,然而他们挖空心思也做不出来什么紧急、值得答辩的反驳来。

我既不向别人许愿,说我能立即让他们满意,也不认为我有那么大本领足以预见到可能给每个人带来的困难,因而我将在《沉思集》里首先阐明我的想法,按照这种想法我是怎么相信我终于认识了真确、显明的真理,以便试试看是否用同样的理由我也能让别人相信这个真理,以后我再对那些博学多才的人给我做的反驳进行答辩。我已经把我的《沉思集》给他们寄去了,让他们在该书付印之前审查一下。他们已经做了那么多和各种各样的反驳,我敢说别的人很难再提出什么更重要、没有涉及到的反驳了。

因此我对想看《沉思集》的人做个请求,请他们费心在看过所有那些反驳和我对那些反驳所做的答辩之前,先不要下什么判断。

  • 1
    法文第一版里没有《前言》,拉丁文版里和法文第二版里都有。本文是根据1865年法文西门(Simon)版译的。
  • 2
    简称《谈方法》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结束语

    在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史上,1879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因 为正是在这一年,弗雷格出版了他的《概念文字》,提出了哲学的根 本任务在于形成概念方法的改进这个重要思想,由此被看做是现代 分析哲学的开端。在随后几年中,弗雷格发表和出版的重要文章和 著作,如今被看做是全面奠定了现代分析哲学的基础:1884年出版 《算术基础》;1891年发表《函数和概念》;1892年…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99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二-在线阅读

    二、第二阶段 1.洛 克 洛克对于整个经验主义思维方式作了系统的表述,因为他曾 经对培根的思想加以进一步的发挥。如果说培根指出了感性存在 是真理,那么洛克就证明了共相、思想一般地包含在感性存在之 内,或者说,他表明了我们是从经验获得共相、真理的。这种看法 152 的意思是指概念对意识说来具有客观实在性。经验诚然是全体中 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但是这一思想在洛克那…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859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三章 活火与原子-在线阅读

    第三章 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请问您:人怎样才能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 这一章我们讲毕达哥拉斯之后的两个大哲学家“二特”——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里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德谟克里特认为 世界是原子,所以我把这章称做《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毕达哥拉斯后另一个伟大 的哲学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272
  • 第一节 赫伯特的生平和著作

    爱德华·赫伯特(Edward Herbert)于1583年出生在英国什罗 普郡的爱顿(Eyton),1648年死于伦敦。他就读于牛津大学。后曾 任蒙格马利郡行政长官和英国驻法国大使。1629 年获得彻伯利男 爵的爵位,因此他也常被称做彻伯利的赫伯特。他与格劳秀斯、伽 桑第有来往。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真理》(De Veritate,1624)、《论错 误的原因》…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471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后记-在线阅读

    译后记 尼采出生于基督教家庭,自幼熟读《圣经》,他这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又是在《圣经》的影响下写成的,所以书中大量引用了《圣经》的语句,但由于尼采是反基督教的,所以引用时,往往反其意而用之,使用了戏拟(Parodie)和反讽(Ironie)手法。我在翻译本书时,按一般惯例,所有《圣经》语句,都照抄中文本《圣经》的译语,亦即各新教教堂通用的、由圣经公会印发…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8日
    1.3K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