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博德里拉的生平与著作

博德里拉(Tean Baudrillard)被认为是一个最有自我特色,极端 反叛,而且最有争议的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1929年7月27 日生于法国马恩省兰斯(Lans de Marne)镇,成长于一个有农民血统 的公务员家庭。他在大学里学的是日尔曼语言文学,大学毕业后,先 是在一所中学教了10 年德语,同时将布莱希特诗歌和戏剧及魏斯 (A.Weiss)的作品译成法文。1956年开始研究德国社会理论。1966 年在巴黎南特大学(Nantes Universite)获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后,留校 任社会科学教师。他之所以重返大学并选择社会学专业,对他来说 完全是出于偶然的因素。当时社会学很时髦,但他追逐时髦却确定 了一种学术生涯的轨道,并由此他可以赚更多的钱。他觉得自己既 不像一个社会学家,也不像一个哲学家,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理论家。 为什么不当个形而上学家呢?青年时代的博德里拉是一个典型的法 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很左,很积极,而且极端反叛。他在巴黎南特 大学给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Henri Lefevbre,1901—1992) 当助手,也在那里讲课。南特大学后来成了1968年5月学生运动的 爆发地。造反者好像意识到资本主义被证明具有抵抗力,骚动反而 导致了这个受诅咒的体制接纳了改革的力量,并进而更强大起来。 直到70年代后期,在左翼知识分子里还笼罩着一种博德里拉所谓的 “完全理想主义的沮丧”。没有被资本主义表面强大的假象所麻醉的 博德里拉是第一批从学生运动所包含的具有无限潜力的信念中摆脱 出来,并在这种信念的阴影中重新走自己的路的人。他不仅告别了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扮演重要角色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萨 特,同时也告别了启蒙主义的理想和历史的乌托邦。自 1968 年出版 《客体系统》(Le système dee objets)以来,先后发表了《幻象与模拟》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1981),《邪恶的透明》(La Transparence du Mal,1990),《忘掉福柯》(Oublier Foucault,1987),《生产之镜》 (le miroir de La production,1973),《符号交换和死亡》(L'E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1976),《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pour une critique de L'economie politique du signe,1981),《论虚无主义》(OnNihilism,1984),《冷静的回忆》(Cool memories,1987),《美国》 (Amérique,1986)等大批阐发后现代思想的论著。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当代科学哲学的走向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英美的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趋于一种沉 寂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包括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劳丹等 入在内的科学哲学家们提出的各种理论都面临着一一些自身难以解决 ① 关于劳丹的这种恩想变化,参见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3卷,第 165一 167页。 ② 张之沧:《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载于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第 549…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69
  • 第五节 伏尔泰与中国

    伏尔泰对中国哲学深感兴趣,他关于中国的评述遍布于他的各 类著作中。透过杂多且相似的言论,我们发现他对中国的评价始终 如一。在18世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他把关于中国的印象与启蒙的 观念联系起来。那么,如何看待伏尔泰关于中国的印象?它与伏尔 泰著作的关系如何? 伏尔泰的《论风俗》一书谈到古代东方社会诸民族时,把中国当 做一个样品。他的作品从中国风俗中获取灵感。中…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531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在线阅读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 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和神话,但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在诸多古代文 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并且,这三个民族的 哲学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诞生的。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K. Jaspers)把人类精神的这一突破时期称为“轴心时代”…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428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附录 解释、注解和引证-在线阅读

    附录 解释、注解和引证 [I] 对无限本质的意识,不外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无限性的意识;或者说,在 无限的本质、宗教之对象里面,人只是以他自己固有的无限本质为对象。 圣托马斯·阿奎那说道:“上帝不是形体。每一个形体都是有限的。但 是,我们能够在理性和想象力之中超越任何有限的形体。这样,如果上帝是 一个形体,那我们的理性和想象力就能够设想某种超乎上帝的东西。这当…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1.0K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在线阅读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 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中的人 就“哲学”这个词的最广意义来说,它可以在所有文明中 找到。但是有一些文明,比方说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 腊的文明,那儿的哲学要发展得更系统一些。在这些文明中, 哲学思想被付之于书写形式。这样,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 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有了书写形式,哲…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9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