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二十五章 论关系-在线阅读

第二十五章 论关系

§1.斐 剩下要考虑的是关系观念,这在实在性上是最贫乏

的。当心灵把一件事物和另一件事物相比并来加以考察时,这就

是一种关系或联系①,而由此产生的那些名称或关系名词(termes

relatifs),就像那么许多标志,用来引导我们思想超出这主体之外而

及于和它有别的某种东西,而这两者就叫做关系的主体(relata②)。

德〔关系和秩序有某种理性的本质的东西③,虽然它们在事

物中有它们的基础;因为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实在性,像永恒真理

和可能性的实在性一样,是来自最高理性的。〕

§5.斐 可是,可以有一种关系的变化而主体并不发生变

化。蒂修斯(Titius),我今天把他看作是个父亲,明天只是由于他

的儿子刚死了,他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就不再是父亲了。

德〔这话照我们所察觉的事物看是很可以这样说的;虽然就

形而上学的严格意义说,是没有纯属外在的名称(denominatio

① 原文为relation ou rapport,洛克原来的用语为 relation or respect。无论在法

文或英文,前后两个词都可译作“关系”,在中文中“关系”和“联系”意思也没有多大区

别。

② 拉丁文,意即:“发生关系的东西”或“关系项”。

③ 原文为“quelque chose deI'Etrede raison”,英译作something of the essence of

reason,即经院哲学名词ens rationis(理性的东西),意思是指只作为“思想影像”才具有

现实性的东西。第二卷 论观念

896

pure extrinseca)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实在的联系。〕

§6.斐〔我想关系只是在两件事物之间的。〕

德〔可是有些例子表明是有同时在许多件事物之间的关系

的,就像次序的关系或那种谱系图所表明的关系,它是表示所有各

项或各个成员的排行和联系的;甚至像一个多边形那样的图形也

包含着所有各边的关系。〕

§8.斐 最好也考虑到,关系的观念往往比作为关系的主体

的那些事物的观念更明白。所以父亲的关系就比人的更明白。

德〔那是因为这种关系是如此一般,以至于它也可以适合于

别的一些实体。此外,由于主体可以有明白有模糊,关系可能是基

于那明白的。但如果这关系的形式本身就包含着对主体中模糊的

东西的认识,则它就也将分有这模糊。〕

§10.斐 那些名词,凡必然地把心灵导向人们假定为实在

存在于这名词或语词所指事物之中的观念之外的其他观念者,是

相对的①;其他的则是绝对的。

德〔加上了必然性这个词就很好,而且还可以加上明确地

(expressement)或首先这些词,因为,例如可以想到黑色,而并没

想到它的原因;但这是由于停留在这样一种知识的界限之内,这种

知识是首先呈现出来的,而它是混乱的,或虽清楚但不完全的;当

没有将观念加以分解时是混乱的,当你加以限制时就是虽清楚但

不完全的。否则就没有什么名词是这样绝对或这样分离开,以至

① 这里“相对的”原文都是relatifs,而在上文§1"termes relatifs"则径译作“关系

名词”,因它们含义就是“相关的”或“有关系的",但在这里因与“绝对的”相对,故译作

“相对的”。第二十六章 论因果及其他一些关系

于不包含关系,并且对它作完全的分析不会导致其他事物甚至导

致一切事物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相对的名词①,是明确地标志着

它们所包含的关系的。在这里我把绝对的和相对的相对立,这是

另一种意义,和我以上曾把它和有限制的相对立不一样。]

① 这里“相对的”原文都是relatifs,而在上文§1“termes relatifs”则径译作“关系

名词”,因它们含义就是“相关的”或“有关系的”,但在这里因与“绝对的”相对,故译作

“相对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箴言-在线阅读

    箴言的价值1:1 大卫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的箴言。1:2 这些箴言会使你认识智慧和训诲,明白格言深奥的含义。1:3 它们会教导你怎样过明智的生活,怎样作诚实、公正、正直的人。1:4 它们会使无知的人精明,教导年轻人处事有方。1:5 这些箴言也能使才智的人增长学问,使明达的人获得开导,1:6 明白箴言中的隐喻,以及明智的人所提出的问题。劝告年轻人1:7 敬畏…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956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十四章 德国唯心主义-在线阅读

    14.1 康德对德国思想的影响 紧随康德批判哲学之后的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 通常的唯心主义是指这样一个观点,宇宙仅仅是由心灵的——或精神性的——东西构成 的,在实在中不存在物质的东西。例如,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者乔治·贝克莱就认为,只 存在精神性的心灵,我对这个所谓物理世界的知觉只是上帝置入我的精神性心灵的一个 内心感觉之流…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729
  • 第三节自由意志与原罪说:伦理学转向

    一引言:罪的观念与善-恶伦理学的困惑 在古希腊-罗马的思想领域里,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是善-恶问 题,伦理学的最高使命是人的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种 伦理学称为“善-恶伦理学”而归结为“幸福生活指南”。但是,在基督 教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主流信仰之后,伦理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罪与 罚成了伦理学最根本的问题,它的使命首先也不再是如何使人幸福, 而首先在于如…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429
  • 尼采-《悲剧的诞生》-七-在线阅读

    七” 现在,为了在被我们称为希腊悲剧之起源的迷宫里找到出路, 我们必须借助于前面探讨过的全部艺术原理③。如果我说,这个 起源问题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严肃地被提出来过,更遑论得到解决 了,我想这并非无稽之谈,虽则古代传说的褴褛衣裳,是多么经常 地被人们缝了又拆,拆了又缝。这个古代传说十分确凿地告诉我 们,悲剧是从悲剧合唱歌队中产生的,原本只是合唱歌队,且无非 是合…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363
  • 第一节 萨特的生平与著作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20 世纪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和左翼社会活动家。 1928年萨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29 年通过中学哲学教师学衔会考,获得第一名。在此期间他遇到这次会考名列第二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从此两人结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1931—1939 年,萨特在法国的勒…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6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