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第一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喜欢和青年人交往;他是怎样鉴别青年人的,他希望

青年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第1、2节。如果受的教育不好,青年人的

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第3、4节。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

识,在于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并获得人们的尊敬,第5节。

1苏格拉底无论做什么事情,或在什么情况下,对人都很有帮

助,以致对任何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即使他只有很平凡的分辨能

力),极其明显的是,没有什么比随时随地和苏格拉底交往、言谈,

更有益处的事了。当他不在我们当中的时候,每逢回想到他,总给

那些曾经和他在一起并敬仰他的人带来不少的益处,因为无论他

在轻松谈笑的时候,或是在严肃认真的时候,都对人有帮助①。

苏格拉底常讲他热爱某某人,但显然他所爱的并不是那些人

2

的身体方面的年轻貌美,而是他们的心灵的倾慕美德。他鉴别人

的善良品质是通过他们学会他们所注意的事物的速度,他们对于

所学得的事物的记忆能力,以及他们对于学习一切有助于管理好

家务、庄园、城邦和成功地处理人类事务的知识的渴慕程度;因他

① 此句直译为,“因为就连他开玩笑的时候,所给人的帮助,也并不亚于他严肃

认真的时候。”——译者第 一 章

139

认为,这样的人在受了教育之后,不仅他们本身会幸福,管好自己

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但苏格拉底对待人的方法3

并不都是一样的。那些自以为禀赋好而轻视学习的人,他就教导

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需要受教育。他指出:烈性而桀骜不驯的

良种马,如果在小的时候加以驯服,就会成为最有用、最骁勇的千

里马,但如果不加以驯服,则始终是难以驾御的驽材而已。品种最

优良的、最经得住疲劳的、最善于袭击野物的猎犬,如果经过良好

的训练,就会最适于狩猎,而且最有用处,但如不经训练,就会变得

无用、狂暴、而且最不服使唤。同样,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 4

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

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

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

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

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

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 s

心愿,使他们受到人们的尊敬的人,他就教导他们说道:“只有愚人

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什么是有益的和什么是有害的事

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单凭财富就可以取

得自己所想望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

为,尽管不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但这也就是做得不错了,而

且也就是为自己的一生作了美好的或充分的准备了。只有呆子才

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

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一种最好的政体:共和制

    在康德看来,国家就产生于一定范围内的人们走出了自由状态 后而形成的共同体。而人们之所以要走出自然状态,就是为了安全 起见和免于自我毁灭。与卢梭不同,在关于人类原初的自然状态问 题上,康德接受了霍布斯的观点,主张自然状态并非一种和平与自由 的状态,相反,它是一种残酷而无序的战争状态。① 在这种自然状态 下,每个人的安全,首先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93
  • 第二章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虽略晚于毕达哥拉斯与爱利亚学派的先驱塞诺芬尼,但因他的哲学承续、发展了米利都哲学,且没有证据表明他在伊奥尼亚哲学传统中独特地形成的哲学思想接受过并综合了毕达哥拉斯与塞诺芬尼的思想影响,所以本书紧接着米利都学派就论述他的哲学,以此可见伊奥尼亚哲学的连续演进(米利都三杰和赫拉克利特,都属于伊奥尼亚地区,所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也统称伊奥尼亚哲学)。 赫拉克利…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0日
    446
  • 第五节《笔记》

    孟德斯鸠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及时记录瞬间的想法。这些笔记 只是片段的思想记录,是孟德斯鸠最原始的感悟,也是他主要著作的 重要思想来源,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随感文体在法国是有传统的, 在孟德斯鸠之前,蒙田的《随笔录》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已经在欧 洲有众多的读者。孟德斯鸠曾经热情赞扬蒙田,说在大多数作品中, 只能看到写书的人,而在蒙田的随笔中,则看到了思想的人。…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507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五章 论从各种不同感官来的简单观念-在线阅读

    第五章 论从各种不同感官 来的简单观念 斐 对有些观念的知觉是从不止一种感官来的,这些观念就 1 ① 参阅笛卡尔《哲学原理》第二章,§8—15,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7-41 页。 ② 原文为un je ne sais quoi,意指一种不可知的实体。第二卷 论观念 106 是对于空间,或广延,或形状的观念,对于运动和静止的观念。 德〔被说成来自不止…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224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十五章 复活与超自然的诞生之秘密-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复活与超自然的诞生之秘密 乐意之性质,不仅适用于实践上的奇迹——因为实践上的奇迹直接关系到属人的个体之幸福、愿望,在那里,这种性质是一目了然的——,并且也适用于理论上的或本来就是教条上的奇迹。 复活与超自然的诞生之奇迹,便是这样。 人,至少在安居乐业的时候,总愿望不要死去。这个愿望原来是跟自我维持的意向一致的。活着的,就要维护自己,就要活下去,从而…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29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