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与科学哲学家

丰特内勒(Bernard de Fontenelle)是法国启蒙时代早期重要思想 家,生于1657年2月,卒于1757年1月。这在18世纪简直是个奇 迹。据史料记载,丰特内勒喜欢思考,起居极有规律,胃口好,食不厌 精,并且一生保持着对女人的情趣。他性情温和,与各种人都能和睦 相处,主张宽容。丰特内勒生于法国鲁昂,他的母亲是法国近代著名 剧作家高乃依的妹妹,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丰特内勒从小在鲁昂 耶稣会士学校读书,受到很好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教育。丰特内勒的 早期生活受他舅舅高乃依影响很大,这使他喜欢文学和戏剧。在选 择未来时,他也没有继承父亲的律师职业。青年丰特内勒写作诗歌、 散文、剧本,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极有造诣。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评论 文章,其中很多是在法兰西学院宣读的对科学家们的“颂词”。他由 科学转而研究笛卡尔、马勒伯朗士的唯理论哲学和宗教,并于 1683 年 写了一篇出色的文章《死神对话录》(Dialogues des Morts),阐述了人 的概念。1685年,他发表《关于诗的反思》(Reflexion sur la poétique), 1686年,发表《关于人居世界的多样性的对话》(Entretiens sur la pluralité des mondes habités)。在这期间,他形成了关于人、理性、自然、 历史、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学说,而且在其一生中基本上保持不变。

1686年之后,丰特内勒开始有了名气。他是文学与科学方面

① 本节主要参照了卡雷《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第 487—564 页,巴 黎,日内瓦出版社,1970。

的多面手。他浓厚的科学情趣、解释艰深问题的才华,引起法兰西 学院的重视,这最终使他在 1688年成为这个科学殿堂中的成员。 据《丰特内勒的哲学或理性的微笑》一书作者卡雷教授介绍,到 40 岁时,丰特内勒一生的学术名声和事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即使他不 再做什么,也会载入史册。学院甚至要推举他担任院长,被他谢绝 了。丰特内勒主持撰写学院从1666年至1699年的历史,为有名的 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撰写颂词,他的后半生始终没有中断这项 工作。

从1688年或1691年开始,丰特内勒居住在巴黎。他先是与舅舅 高乃依一起生活,后来在巴黎有了一套自己的公寓,并在那里一直住 到1730年。工作之余,主特内勒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咖啡馆或小吃店 那里有美食,并且可以与人自由交谈。丰特内勒一生有许多朋友,其 中很多是女性。“1749年,已经 92 岁的丰特内勒仍然是一个让人惊 讶的健谈者,假如能引起合适话题的话。”①他早E获得所有认识他的 人的尊重,人们都喜欢参加他的沙龙。他甚至预见到自己的死亡,对 他来说,死来得太慢了,以至于他好奇地观察自己的死亡。他风趣地 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死。”当他的医生问他感觉如何时,他说:“一种 完全不同的存在。”②只差33天,他就100岁!由此观之,丰特内勒的 智慧也是养生的智慧,乐观,崇尚精神完全的自由,并伴以永不衰竭 的好奇心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尼采-《悲剧的诞生》-译后记-在线阅读

    译后记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年)26岁 时当上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文学教授。德语区的教授位置不容 易。尼采既当上了教授,就不免要显示学问本事。看得出来,少年 得志的尼采一开始还是蛮想做点正经学问的,花了不少硬功夫,写 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die), …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714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第十一章 当代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詹姆斯和杜威-在线阅读

    第十一章当代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詹姆斯和杜威 导言 众所周知,世上有两个美国。一个是欧洲式的美国。这个美国主要包括东部各州,在这里,老一辈心怀敬仰,翘首仰望异国的贵族制;而新来的移民则抱着怀旧的情绪思念着故土的文化传统。在这片欧洲式的美国国土之上,沉着稳重、温文尔雅的盎格鲁-撒克逊灵魂与焦躁不安、大胆创新的新民族精神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英国式的思想和行为…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467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答格罗莱对《论法的精神》的意见-在线阅读

    答格罗莱对《论法的精神》的意见” 先生,你赞同我在书中表达的观点,而且在阅读拙著时边读边做笔 记,这令我非常感动。你的这些疑虑表明你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下 面就是我忙中抽空写就的回答。 “关于奴隶制,第十五章第六节,第二十节,第十八章。鞑靼人攻下 城池后,滥施杀戮,以血还血,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符合万民法的。鞑靼 人的奴隶制是否也适用万民法,究其根源是否起因于怜…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353
  • 第四节生命冲动与道德宗教

    柏格森不仅关注生命冲动的“自由展开”,而且也看到人类因为 其社会性而必然会受到道德和宗教的限制。 柏格森认为,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的 冲动,即生命冲动,生命就是生命冲动。① 活着就是为了行动,它是一 股火山爆发式的冲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世界,冲破物质的 防线,奔向人格向上、自由意志的最高境界。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力图 征服物质的反抗…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471
  • 第五节 阿凯劳斯和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

    自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的二三十年间,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本土上一批自然哲学家非常活跃,兴起了一股复兴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 这一思潮的主导倾向是宣扬理性,促进科学发展。它和同时的智者派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平行发展,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古典文明盛期启蒙运动的一个方面,是从阿那克萨戈拉哲学向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哲学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阿凯劳斯、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和希波克…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5日
    82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