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社会文化学说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学说的基础仍然是性动力说和本能论。他在 《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写道:“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 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①他认 为,人的本能出自两大原则,即追求满足机体快乐的唯乐原则和要求返 回事物初始状态的强迫重复原则。这两大原则分别体现为生存本能和 死亡本能,生命就是存在于这两个趋向之间的一种冲突和妥协。

生存本能就是性本能,也包括自我保存本能。性本能为个体生 存和种族繁衍提供动力,它促使新生命的诞生,同时又推进生命的历 程,体现为一种建设的力量。弗洛伊德特别强调,对于人类来说,生 存本能的根本特征不仅在于求生,更在于求爱、求乐,即推及到一切 可以给人带来愉快感受的欲望,所以它又称做爱的本能。生命除了

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第9页,商务印书馆,1984。

表现为求生、求爱的力量,它还包含着破坏的冲动,即以本能的方式 毁灭自身或是伤害同类,这就是死亡本能。死亡本能是任何生命历 程所不可缺少的。生存本能代表着爱和创造的力量,死亡本能代表 着恨和破坏的力量,现实的人生始终贯穿着这两者的对立冲突和联 系转化。

弗洛伊德研究本能的目的,在于从中引出某种维系人类社会的 心理力量,因此,性动力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从生命动力过渡到社会发 展动力的理论。他认为,由性本能提供动力的个体生命原本具有无 限生机,但人类的社会存在形态又不得不对个人的本能冲动施行必 要的压抑,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个体性本能虽然受到压抑,其 心理能量并未减少,必然会寻找其他途径释放出来,以达到心理状态 的平衡,这种现象就称为转移。除了言行失误、精神病等消极转移方 式之外,弗洛伊德又提出一种积极的、更为理想的、为社会所接受的 转移方式:

升华。“其中有一种在文化的发展上占着特殊重要的 地位。……这个历程,叫做升华作用(sublimation),因为有这个作用, 我们才能将社会性的目的提高到性的(或绝对利己的)目的之上。”① 也就是说,通过升华作用,力比多可以放弃原始的性目标,转向更高 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从而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断 言,入类历史上的辉煌成就,都与伟大人物的心理能量升华有关。比 如达·芬奇从小是孤儿,这使他对母亲的爱失去了目标,于是他的性 本能转而升华为对艺术的追求,从而创造出《蒙娜丽莎》那样的不朽 作品。必须指出,尽管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涉及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内在冲突和代价等理论问题,但是简单地把人类文明进步与个人幸 福对立起来,是没有根据的;尤其是把文化创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仅 仅归结为性本能,难免不走向荒诞。

弗洛伊德对宗教与道德起源的论证,同样基于他的性本能动力 理论。他认为,历史上图腾崇拜的两项禁令(禁止杀死图腾动物和禁

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第275页,商务印书馆,1984。

止与本部族妇女通婚),体现了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和道德观 念,而这两个禁令同俄狄浦斯情结的两个要素(杀父与娶母)恰恰是 巧合的,所以应该把性理论作为历史、宗教、道德、社会研究的前提。 他按照这一观点解释道:原始部落中的父亲占有着本部落中的所有 妇女,是儿子们崇拜、畏惧和仇恨的对象。终于有一天,儿子们杀死 并分吃了父亲,然后约定放弃对本部落妇女的占有权。他们还举行 了图腾仪式,以作为对弑父行为的补偿和对分享父权的庆祝。这就 是人类犯罪感的起源,也是宗教观念、伦理道德、社会体制的发端。 弗洛伊德仅仅从心理上分析宗教、道德的起因,并进而推及对全部社 会历史现象的解释,这种以偏概全、主观武断的做法脱离了科学研究 的轨道,使他的社会文化学说流于浅薄和庸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医学、心理学和哲学上都有重大贡 献。在医学上,它突破了以药物、手术方法治疗精神疾患的传统生物 医学模式,开创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达到心理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 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性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建立并发展起来。 在心理学上,它的多层次心理结构的提出和对无意识心理机制的探 索扩大了心理学的视界。以精神分析的方法对行为动力、需要、人格 的研究,实际上是把内因决定论和动力论引入了精神领域,并由此开 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新领域。在哲学上,它 使长期被忽略的无意识精神现象第一次受到如此重视,为哲学研究 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了解。但 是,弗洛伊德对无意识本能的片面强调,又导致这一理论陷入误区。 他颠倒了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人类理性的贬损;他的泛 性论带有明显的生物本能决定论色彩;他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心理化 解释,又表现了他在思想方法上的狭隘和片面性。这种种理论缺陷, 首先遭到来自于学术阵营内部他的追随者们的质疑。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四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在线阅读

    第四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 在北⽅各国,⽂艺复兴运动⽐在意⼤利开始得迟,不久又和宗教 改⾰混缠在⼀起。但是⼗六世纪初也有个短期间,新学问在法国、英 国和德国没卷⼊神学论争的旋涡,⽣⽓勃勃地四处散播着。这个北⽂ 艺复兴运动有许多地⽅和意⼤利的⽂艺复兴⼤不相同。它不混乱⽆ 主,也不超脱道德意味;相反,却和虔诚与公德分不开。北⽂艺复兴 很注意将学问标准⽤到圣经上,得到…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332
  • 埃斯库罗斯悲剧-《普罗米修斯》-(五)第二场-在线阅读

    普罗米修斯 请你们不要认为我傲慢,认为我骄矜, 才这样沉默不语,岂知我思绪揪心, 每当我看见自己如此遭辱受欺凌。 现在这些新神明得到种种权力, 是靠其他的哪位神明,还是由于我? 我且不说这些,因为那样我在叙述 众所周知的事情;只请听人类承受的 种种悲苦,他们先前怎样愚昧, 我使他们具有理性,获得思想。 我并非出于讥笑,描述此前的入类, 只是想说明我为何如此给…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439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二编 导言-在线阅读

    导言 I.先验幻相 我们在前面曾把一般的辩证论称为幻相的逻辑。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 种或然性的学说;因为后者是真理,只是通过不充分的根据被认识罢了,因而 它的知识虽然是有缺陷的,但并不因此就是骗人的,因而不必与逻辑的分析部 分划分开来。更不能把现象和幻相看作一回事。因为真理或幻相并不在被直 B350 观的对象中,而是在关于被思维的那个对象的判断中。所以人们虽…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366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二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一 赫剌克勒斯从特洛亚出发的时候,赫拉打发了凶猛的风暴去,为此宙斯大为愤怒,他将她高挂在俄林波斯山上。赫剌克勒斯驶到科斯岛,科斯人以为他是率领着一队海贼船,抛过许多石头来,阻止他的近来。但是他用强前进,乘夜占了那城,杀了国王欧律皮罗斯,波塞冬与阿斯堤帕莱亚的儿子。在战斗中赫剌克勒斯为卡尔刻冬所伤,但是宙斯把他抓走了,所以他没有受害。他毁坏了科斯岛,因了雅典那…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572
  • 赵林-《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第二章 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化-第一节 基督教的文化渊源-在线阅读

    第一节 基督教的文化渊源 一、基督教与罗马帝国 海涅在谈到唯灵主义的基督教文化取代唯物主义(即物质主义)的罗马文化的必然性时这样说道:“唯物主义在罗马帝国发展到惊人可怕的地步,大有摧毁人类精神的一切辉煌成果之势,基督天主教的世界观作为克制这种唯物主义的一剂灵药,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罗马人的世界里,肉身已变得如此肆无忌惮,看来需要基督教的纪律,来使它就范。吃了…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6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