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瞧,这个人》-曙光-在线阅读

曙 光

329

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

以这本书,我打响了反对道德的战役。并不是说它本身就带

有一点儿火药味:——假如人们的鼻子有几分灵敏的话,那就将在

这本书中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可爱得多的气息。既非大炮,亦非小

炮:如果这本书的效果是消极的,那么,它的手段却不然,这种手段

产生的效果就像一种推论,而不像是开炮。①人们告别本书,带着

一种对迄今为止在道德名下受尊敬的、甚至得到膜拜的一切东西

① 以这本书,我打响了……]10月稿本:在某些情形下,并不是胆怯产生了伟大

的道德稻草人和其他圣徒,而是来自失意者的一种隐蔽的报复心;失意者企图借助于

道德,取得对幸福者、发育良好者的平衡,并且使本能混乱不堪。他们的胜利或许是,

以自己的价值成为主人,并且作为寄生虫而处于一个神圣的借口之下,即要“改善”人

类,要榨取生命本身,使之贫血……道德作为吸血鬼。——我有理由恰恰在此获得这

个观念的支持,因为在我的著作的序列中,我第一场反对道德的战役就是:《曙光》。轮

到了有关作为偏见的道德的想法(1881年)。并不是说这本书本身带有一点儿火药味:

这一回,我这个老炮兵既没有开大炮也没有开小炮。人们必须带着几分精细,把这本

书的效果与它运用的手段区分开来,——这种手段得出的效果就像一种心理学的推

论,而不像是开炮。——编注104

瞧,这个人

的羞怯和谨慎,这与下面这一点并不相悖,即:全书没有出现一个

否定性的词语,没有攻击,没有狠毒,——而毋宁说,这书躺在阳光

下,圆满而幸福,像一只海兽在岩石间晒太阳。说到底,我自己就

是这只海兽:几乎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热那亚附近的群岩乱石

堆旁构思、钻研出来的,我独自待在那里,依然与大海窃窃私语。

直到现在,偶然触及这本书,我还觉得其中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变成

了尖钩,靠了这尖钩,我又能从深渊中钩出某种无与伦比的东西:

它全部的皮肤因温柔而可怕的回忆而战栗。该书领先的技艺并非

什么雕虫小技,因为它能把那些轻盈而无声地倏忽而过的事物和

那些我称为神性蜥蜴的时刻稍稍加以固定——大概不会像那位只

330 是在刺弄可怜蜥蜴的少年希腊神祇那样残暴,但总归要用某种尖

锐的东西,用笔头……“还有如此之多的曙光尚未闪耀”——这个

印度铭文放在本书的扉页上。本书作者到哪里去寻找那新的黎

明,那迄今尚未发现的、开启新一天的朦胧曙光呢?——啊,整整

一串新日子,整个世界的新日子!要在一种对一切价值的重估中

去寻找,要在一种对所有道德价值的摆脱中去寻找,要在一种对所

有以往被禁止、被蔑视、被诅咒的东西的肯定和信赖中去寻找。这

本肯定之书向纯然恶劣的事物散发出它的光芒、它的爱意、它的温

存,它使这些事物以重获“灵魂”、好良心、对于此在的崇高权利和

特权。道德并没有受到攻击,道德只是再也不被考虑了……这本

书以一个“或者?”结尾①,——这是用一个“或者?”结尾的唯一一

《曙光》最后一节(第575节)“精神的飞行者”的最后一句话为:“或者,我的兄

弟们? 或者?”(Oder? Meine Brüder? Oder?)。——译注曙 光

105

本书……①

我的使命是准备一个人类最高的自我沉思的时刻,准备一个

伟大的正午,其时,人类将瞻前顾后,摆脱偶然性和教士的宰治,第

一次把“何故?”、“何为?”②的问题作为整体提出来——,这个使命

必然地起于这样一个洞识,即:人类不会自发地走上正确的道路,

也根本没有受到神性的统治,相反地,恰恰是在其最神圣的价值概

念的影响下,否定之本能、腐败之本能、颓废之本能起着诱惑和支

配作用。因此,对我而言,道德价值的起源问题乃是一个头等重要

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有一个要求,说人们应当相

信,根本上一切都处于最好的掌握当中,有关神性的驾驭和人类命 331

运中的智慧,《圣经》这本书会给我们以最终的慰藉——这样一个

要求,在被置回到实在性中之后,就成了一种意志,力求避免关于

那种值得同情的相反情形的真相,即:人类迄今为止一直处于最坏

的掌握当中,人类一直都受到那些败类、狡诈的报复者、所谓“圣

徒”的统治,都受到这些世界诽谤者和人类败坏者的统治。教士们

(——包括隐蔽的教士们,即哲学家们)不光在某个特定的宗教团

① 道德并没有受到攻击……]10月稿本:道德并没有受到攻击,道德只是再也不

被聆听了……善恶的彼岸!——《曙光》《快乐的科学》(1882年),尤其是我的《查拉图

斯特拉》(1883年),纯属肯定行为,——非道德论者在每个句子中发言。而其中的否定

只不过是一个结论,它跟随而来,它并未先行。——编注

② 此处“何故?”(das warum?)和“何为?”(das wozu?)也可意译为“原因”和“目

的”。——译注106

瞧,这个人

体中成了主人,而且竟成了一般主人,颓废之道德、求终结的意志,

被视为自在的道德——表明这个情况的决定性标志,乃是非利己

主义者普遍分有的绝对价值,以及利己主义者普遍分有的敌意。

在这一点上与我意见不一者,我认为他是受传染了……然而,全世

界都与我意见不一……对一个生理学家来说,这样一种价值对立

根本就毋庸置疑。要是在有机体内部,极微小的器官哪怕有一丁

点儿减退,难以完全牢靠地实施自我保存、精力补偿,实施自己的

“利己主义”,那么,整个有机体就会蜕化。生理学家要求切除蜕化

部分,他否定任何与蜕化者的团结,他丝毫都没有对蜕化者的同

情。而教士想要的恰恰是整体的蜕化,人类的蜕化:因此之故,教

士就要保存蜕化者——以此为代价,他得以支配人类……那些辅

助的道德概念,诸如“灵魂”、“精神”、“自由意志”、“上帝”之类,假

如不是要在生理上毁掉人类,它们还具有何种意义呢?……如果

人们不再严肃对待身体——也即生命——的自我保存、力量提高,

如果人们从贫血症中虚构出一个理想,从对身体的蔑视中虚构出

“灵魂的救治”,那么,这要不是一贴导致颓废(decadence)的药方,

332 还能是什么呢?——重力之丧失,对自然本能的抗拒,一句话,“无

自身性”①——这就是迄今为止的道德……以《曙光》一书,我首先

开始了反对非自身化道德②的斗争。——

① 此处“无自身性”(Selbstlosigkeit)或可译为“自身丧失、自身牺牲”。——译注

② 此处“非自身化道德”原文为 Entselbstungs-Moral,与上句中的“无自身性”相

关。——译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英国的道德哲学简介

    17、18世纪时,随着理论哲学的深入,英国的道德哲学也蓬勃兴 起。它一方面作为理论哲学的补充和延伸,构成各哲学体系的有机 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些相对独立的道德学说。在前者, 它尤其表现在霍布斯、洛克、休谟等人的哲学中;在后者,它是以一批 有影响的道德哲学家为代表的,其中塞缪尔·克拉克及其追随者威 廉·沃拉斯顿(William Wollaston,1…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78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在线阅读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哲学陷入了重新寻找方向、重新检查基础,甚至重新确定问题和对象的混乱局面,哲学家们广泛深入的探索为 20世纪西方哲学开辟了道路。 从思想史来看,19 世纪的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者为宗旨的永久性制度结构。多元化学科的创立乃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835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三节-在线阅读

    第三节知性与一般对象的关系及先天认识 这些对象的可能性 我们在上一节中分别地和单独地说明的东西,现在我们想结合起来在关 联中加以展示。有三种主观的认识来源是一般经验的可能性和经验对象的知 识建立于其上的:感官、想象力和统觉;它们每一个都可以被看作经验性的,即 在它应用于给予的现象上时来考察它,但它们也全都是本身使这种经验性的 运用成为可能的先天要素或基础。感…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417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八章 抽象的和具体的名词-在线阅读

    第八章 抽象的和具体的名词 1 抽象的名词不能互相作为谓词;我们可以解释其故——我 们如果仔细考察语言中的普通文字,以及平常用法,我们就会因此 窥见我们观念的性质。我们已经指示过,人心有一种能力可以抽 象它的观念,使它们成为概括的本质,用以区分各种事物。每一个 抽象观念既是独立的,因此,这两个观念便不能互相转移,因此,人 心就可以凭其直观的知识,观察出它们的…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207
  • 第五节关于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

    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刻性上还是在《哲学研究》的写作风格上,维 特根斯坦都是一位具有首创性的哲学家。他的写作方式独特,讨论 的问题也多是全新的题目,如游戏、规则、机器思维等等。从他的思 想和著作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的思想与传统哲学之间的明显区别。 但作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决不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虽然 《哲学研究》并没有直接的思想来源,并非如同《逻辑哲学论》…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4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