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起源于活动

关于认识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经验论和先验论两 派之争。在经验论看来,主体是受教于外在事物的,因此认识只能来 源于客体。先验论则主张,主体本身就具有内在认知结构,并运用这 些结构去规定客体,所以主体才是认识的根本来源。皮亚杰认为,这 两种看法表面上对立,实质上都犯了预成论的错误,前者把认识看做由客体预先存在的特性决定的,后者把认识看做由主体预先存在的 结构决定的。而实际上在认识之前,并不存在既有的认识内容和认 识形式。“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 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 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但这是由于主客体 之间的完全没有分化,而不是由于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① 从发生学的观点看,在认识发生之前并不预先存在各自独立的主体 和客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随着认识的发生而逐步分化出来的。 皮亚杰解释说,初生的婴儿就处于类似人类史前时期的主客体混沌 未分的“非二分化”状态,他心目中的世界是由变动不居的感觉“动画 片”组成的,既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客 体,他还没有认知意识。儿童最初的世界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 为中心,皮亚杰称这种状态为“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婴儿把每一件 事物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 样 但却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② 除了对自己的动作有 所感觉之外,在婴儿的外部世界与自我世界之间不存在任何界限。 皮亚杰进一步指出,在主客体的分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活 动。婴儿最原始的身体活动,为即将出现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了唯一 一个可能的联结点。一开始,婴儿的每一种活动只能分别孤立地把 他的身体与外界相联系,以后各种活动逐渐协调,并出现了表象、语 言等信号性功能。当儿童的各种身体活动能够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时,他开始意识到自身是各种活动的来源,主体概念因而产生。另一 方面,当儿童对相应于主体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外界变化发生自觉注 意时,客体概念也就逐渐形成。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以人的机体结 构为依托、以活动为契机而从无到有地产生的。

皮亚杰的活动理论在认识起源问题上独树一帜,不仅尖锐批评

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1。 ② 见同上书,第23页。

了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的预成论观点,把认识看成一个动态的、发生 的过程,而且通过强调活动的作用深化了对认识起源和认识本质的 理解。“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得动之以手”;“认识就是转变实在,从而 理解某一状态是如何产生的”①。应该说,皮亚杰关于认识起源于活动 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实践的思想,在基本出发点上是 一致的。也就是说,他的活动概念所具有的对象性、物质性和结构层次 性,不仅是对唯心主义预成论的批判,而且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能动作 用。然而与实践概念相比,活动概念的含义毕竟过于宽泛,它还包括了 人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等;而实践概念最集中地体现了入类文明进化 和认识发展的特征,正是实践构成了活动范畴最本质的内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埃斯库罗斯悲剧-《普罗米修斯》-(五)第二场-在线阅读

    普罗米修斯 请你们不要认为我傲慢,认为我骄矜, 才这样沉默不语,岂知我思绪揪心, 每当我看见自己如此遭辱受欺凌。 现在这些新神明得到种种权力, 是靠其他的哪位神明,还是由于我? 我且不说这些,因为那样我在叙述 众所周知的事情;只请听人类承受的 种种悲苦,他们先前怎样愚昧, 我使他们具有理性,获得思想。 我并非出于讥笑,描述此前的入类, 只是想说明我为何如此给…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9日
    357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五-在线阅读

    卷(△)五 1013a章一“原”②的命意(一)〈原始>事物之从所发始,如一条线或 一条路,无论从哪端看,都得有一起点。(二)<原始〉是事物之从所 开头,如我们学习,并不必须从第一章学起,有时就从最好入手的 5一节③学起。(三)〈原本>是事物内在的基本部分,如船先有船梁, 屋先有基础,而有些动物有心,④有些有脑,另有些则另有性质相 似于心或脑…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7日
    366
  • 第四节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在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的历史上,维特根斯坦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围绕他的争议不仅是关于他的个性特征,更主要的是关于他的哲学与分析哲学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一方面,他被看做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中提出的两种哲学对分析哲学在20 世纪初的形成和在世纪中叶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他既是实现当代哲学中“语言的转向”的第一人,也是完成这种“转向…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377
  • 第四节 其他智者

    智者运动从前期到后期的演变中也有一些其他代表人物,在柏拉图的对话篇和其他古代文献中有简要记述。他们的思想倾向的变化和雅典民主制的衰变有密切联系。从中可看出智者运动从倡导人文启蒙、护卫民主制到人文精神衰落、嬗变成为强权政治辩护甚至流行诡辩之风的轨迹。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重视,或有所肯定、吸取,或作为批判对象而在破中有立,所以他们也是希腊古典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495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节本-第二章-在线阅读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节本-第二章 一 坦塔罗斯在冥土受刑罚,有一块岩石空悬在他上面,站在一个沼里,看见在他肩头两边有许多生着果子的树长在沼边。那水碰着他的下颏,但是在他想要喝一口的时候,那就干了,那果子他如想要摘时,树和果子便被风所高举,直到云边去了。有人说他这样地受罚,乃是因为将神们的秘密泄漏给人们,又要把神食分给他的同类。 二 布洛忒阿斯是一个猎…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4日
    36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