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学派的辉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法兰克福市和法兰克福大学多次建 议和催促下,社会研究所于1950年迁回德国。与霍克海默一起回国 的有波洛克和阿多诺,而洛文塔尔、马尔库塞等人则留在了美国。社 会研究所在法兰克福恢复以后,对德国大学生和青年学者仍然像以 前一样有着很大吸引力,被大学生称做“马克思沙龙”,哈贝马斯、施 密特就是在这时加入法兰克福学派的。

在这个时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导思想主要来自于霍克海默和 阿多诺,尤其是阿多诺。霍克海默在1951年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 1954—195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客座教授,1959年退休后闲居在 瑞典,在50年代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已经在逐步消退。阿多诺 本人的理论兴趣主要是在哲学和美学方面,而这个时期加入社会研 究所的哈贝马斯、施密特、魏尔默(A.Wellmer)等人也都是哲学家。 因此,哲学就是社会研究所在这个时期的研究重点,并构成法兰克福 学派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50年代的新左派思潮和 60 年代的青 年学生都把这个学派的批判理论当做自己的思想武器,从而使这个 学派的影响达到最高峰。

从阿多诺来说,他在与霍克海默共同撰写《启蒙辩证法》以后,继 续进行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工作,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进行社会批判的哲学架构工作,不仅重视纯粹哲学研究,而且还 发展出奠基在黑格尔辩证法和社会批判理论之上的“否定的辩证 法”;二是构建以音乐批评为核心的社会学理论,并继续开展与之相 关的文化批评;三是非常重视美学理论,并把美学的研究与社会批判 结合在一起。关于阿多诺的思想和学说,我们将在后面予以比较详细 地讨论。虽然阿多诺在思想上比较激进,但他不能把理论付诸实践,并 且害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当60年代末爆发大学生运动时,他不但不 支持青年学生,甚至还要求警察当局帮助维持研究所的秩序,因此遭到 大学生们的强烈反对和指责。不久之后,他就在瑞士去世。

从留在美国的马尔库塞来说,他继续坚持探索黑格尔哲学和马 克思主义的联系,并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学说来 补充自己的理论。他在这个阶段先后发表了《爱欲与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1956),《苏联的马克思主义》(Soviet Marxism,1955), 《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1964),《否定:批判理论文集》 (Negations: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1968)等著作。从他出版的 著作来看,他这时不仅批判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而且对苏联斯 大林的极权式社会也很失望。他揭露苏联官僚制度的弊病,剖析这 个社会不合理的结构和制度,希粪依靠纯粹的、未受官僚“修正”过的 马克思主义重建社会主义社会。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把精 神分析和社会批判结合在一起,着重从人的性欲及其异化来解释人 类文明。在他看来,弗洛伊德的研究已经表明,人有追逐快乐的性本 能和生物需要,但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压抑了作为人本质的“快乐原 则”,从而也压抑了人的潜在创造能力。现代文明的“多余的压抑”只 能使人的行为发生异化,人的一切活动,甚至人的生物需要,都只能 服从“现实原则”。要改变这种“文明的压抑”,就要把性欲关系普遍 化,使之发展为一种自由的“性欲文明”,建立一个承认人的本能需要 的、非压抑的社会,让个人成为主体,让人的生活变得“合情合理”。①

① 见麦金太尔《马尔库塞》,邵一诞译,第50—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马尔库塞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真诚的,但他把欲望当做人类一切事 物的中心,把改变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性解放”上,显然是过于理想化 了。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 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整个工业社会同一化了,而人们对这种技术合 理化与官僚体制合理化的密切联系以及他们自身被现存制度的同化 却茫然不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个主要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不再是决定历史的力量,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统治阶级,取而代 之的是“科技理性(scientific-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而无产阶级 不仅满足于高度的大众消费,而且也被单一的,却又是合理的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和管理体系所安抚。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入 们看起来享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实际上这种由科学技术造成的高 度统一已经使“人们成为文化机器的齿轮”,自由很可能被极权所代 替。马尔库塞对技术统治和官僚体制的批判非常深刻,但他开出的 “药方”——通过群众造反来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却是过于理想化的 东西,因此最后归于失败。

与阿多诺不同,马尔库塞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始终 同情和支持西方社会激进的学生运动,坚持用自己的批判理论去影 响和指导新左派的活动,反对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支持第三世界的 民族独立运动。马尔库塞因此被奉为“新左派思想守护神”、“发达工 业社会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但也有人认为马尔库塞的 理论是“假马克思主义”,他鼓励了“一种无头脑的破坏性的抗议的态 度”。① 但无论怎么讲,马尔库塞勇于批评和富于理想的精神在今天 仍然是值得钦佩的。

综观法兰克福学派在这个阶段的理论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说,这 个学派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引起的全社会的高度统 一,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全面宰制,积极批判以工具理性为核心 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积极批判技术统治和官僚制度,积极批判

① 见麦金太尔《马尔库塞》,邵一诞译,第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文化工业”,这些对维护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权,维护人的创造性和积 极性,捍卫人的民主和自由权利,确实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他 们寓于书斋,过于夸张了工业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重视西方主要发 达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和其他左派力量在逐步增强的事实,不了解这 些左派政党的策略的转变,缺少对 20 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的资本主义社会最新发展动向的把握,而且他们也提不出明确可行 的社会改革方案,因此,他们从如日中天的地位到被社会所冷落也就 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申命记-在线阅读

    序言 本书是摩西的语录。当以色列人民在约旦河东岸的旷野,在巴兰城和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诸城之间、疏弗附近的约旦谷,摩西向他们说了以下的话。(从何烈山经由以东山区到加低斯·巴尼亚需要十一天的旅程。)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第四十年十一月一日,摩西把上主命令他说的一切话转告他们。那时,以希实本为首都的亚摩利王西宏和以亚斯他录、以得来为首都的巴珊王噩都被击败了。…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5日
    360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一编 希腊哲学-第四篇 伦理问题的探讨-在线阅读

    第四篇 伦理问题的探讨 第一章 概观 对苏格拉底来说,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他认为使他 那个时代正确地对待道德问题和真理问题是他的职责。他注意知 识问题是同他这一信念相联系的,即清晰的思维足以导致正确的 行动,而且有可能发现为一切讲道理的人所能接受的实践的原则。 苏格拉底各学派认为伦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虽然麦加拉学派也 喜欢辩论式的讨论;柏拉图的早期著…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458
  • 埃斯库罗斯悲剧-《阿伽门农》-(三)第一场-在线阅读

    (克吕泰墨涅斯特拉自宫中上) 歌队长 克吕泰墨涅斯特拉,我遵从你的权威而来, 因为应该遵从为王者的妻后的吩咐, 当国王的宝座暂时虚位空缺的时候。 你是否听到什么好消息,或没有听到, 从是希望能够如此,便进行献祭, 我很想知道。如果你不说,我也无怨言。 -------- 克吕泰墨涅斯特拉 正如俗话说,愿黎明带来好消息, 因为它是母亲黑夜的孩子。 你会听到超过预…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442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在线阅读

    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 但是,宗教——或者不如说神学——并不仅仅将属人的或属 神的一般本质对象化成为人格存在者而已;它还把这本质所固有 的那些基本规定或基本区别也表象成为各个人格。所以,三位一 体原来不外乎是人在人的本质中所知觉到的那些本质重要的基本 区别之总和。这个本质被理解为有多少不同之点,则三位一体所 依据的基本规定就也具有多少不同点。同一个属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226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崇高的人们-在线阅读

    崇高的人们 我的海底是平静的,谁能想象到它藏有诙谐的怪物! 我的深部是不动摇的:可是在那里有种种漂浮的谜和大笑在闪闪发光。 今天我看到一个崇高的人,一个一本正经的人,一个精神的苦行僧:哦,我的灵魂是怎样笑他的丑陋啊! 他挺起胸膛,像进行深呼吸的…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31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