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思想的力量:哲学、艺术和科学

德勒兹在和伽塔里在合著的《哲学是什么?》中为了闡明思想的 力量,他们首先把哲学和艺术与科学区分开来。他们认为:“哲学是 一种力量,不是各种文本的集合,而是通过创造各种问题向思想提出 永恒的挑战。虽然哲学是一种力量,但它也可能遭遇其他的力量。 科学和艺术中的事件将需要和诱发哲学中的新问题。”①德勒兹坚持 认为,在探讨非功利知识的过程中,哲学、艺术和科学都不是纯学术 的追求。相反的,一切思想都是一种艺术和生命事件。而且他认为, 思想的叁个主要模式 艺术、科学和哲学乃是改变生命的力量。

我们不能通过目录文献和哲学文本,以及找到某些各自的特征来区 分哲学、科学和艺术,而应该通过观察它们做什么,并以此区分它们。 哲学、艺术和科学乃是生命的探索力量的不同组成成分,而生命是处 在一个不停地生成过程中的,并非我们先有一个世界和生命,然后哲 学家或者作家去描述或者解释它。事实是每种艺术、科学或哲学行 动本身就是生命的一个事件和变形,每种变形都以它自己的独特或

① 德勒兹、伽塔里:《哲学是什么?》,第8页,伦敦,1994。

非凡的方式改变着生命。

德勒兹认为,柏拉图为了建立高于和超越这个世界的哲学真理 可以使用文学隐喻;而科学家为了使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运 作起来和可以管理,同样可以使用假设和叙述;艺术和表象、概念或 判断无关,艺术作为一种思想力与其说是认知的和理智的,不如说是 情感的。我们应该理解这些区别,以便把思想推进到它的极限和避 免常识的乏味观念。如果我们认为思想采取一种同质的形式,那么 我们陷入了毫无疑问的意见之中,把一切科学归结为故事,一切哲学 只是发现事实,我们决不会真地发现我们的思想能作什么。如果我 们能创造哲学、艺术和科学,那么这说明思想是创造性的。如果我们 理解和推动这种力量,那么我们就会高扬我们的创造性、我们的生命 和我们的未来。

为了理解德勒兹作为一位哲学家提供给我们的思想,我们首先 必须在哲学和文学及科学的关系中理解理性。他的思想绝对是哲学 的,但他承认文学的创造性和科学的观察会印证和加深哲学的真理, 即生命的普遍力量。哲学正是这种创造普遍的生命概念的力量,把 形式赋予生命的混沌。因此,任何真正的哲学思想都会促进对生命 整体的思考,而哲学必定会遭遇艺术和科学而继续思考超越艺术和 科学的世界。科学描绘的只是实在的世界,例如我们观察到的事实、 事件,而哲学有力量去理解活生生的世界,它不是那个自在的世界, 而是超越任何特殊观察或经验的世界,即生命的真正可能性。德勒 兹认为:“哲学用来思考生命整体的这种力量的概念就是差异。生命 就是差异,就是进行不同的思考,变成不同的和创造差异的力量。”① 哲学思考这种差异的能力,以一种更快乐和肯定的方式帮助我们实 践我们的生活。哲学承认生命的变形,它是一种力量而不是一门学 科。相似的,艺术也以它自己不同的方法遭遇了差异。但是,艺术不 是通过生产差异概念,而是通过表现和制造差异而遭遇差异,例如,

① 德勒兹、伽塔里:《哲学是什么?》,第17页,伦敦,1994。

一本小说中的不同文字或一部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音。如果我们想知 道艺术、科学或哲学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问它怎样为生命服务。 德勒兹认为,哲学恰恰不是哲学家所作的某些东西,哲学是所有 思想的一种趋势。常识和日常平庸的普遍化的东西正是坏的哲学, 因为这种坏的哲学已经构成了一个普遍的概念。如果我们追问,“哲 学是为什么的?”那么德勒兹会说:“哲学不会使我们更聪明,也不会 解决问题或者剔除我们论证中的逻辑错误。我们从事哲学研究,不 是因为它将清扫我们生活中的其他领域,而是因为它是生命自身权 利的一个方面。我们从事哲学研究,是因为我们能够从事哲学研究, 而且如果我们能够从事哲学,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事哲学。”①为什么 呢?德勒兹认为,生命一般的是一个创造性地使它的潜能最大化的 过程,而哲学会指导生命增强它的力量,会使思想发挥它的无限的潜 能。哲学是一种普遍的力量,但是哲学的这种普遍化的力量只是一 种创造概念的力量。总之,哲学表现了生命创造概念的力量,而艺术 则表现了生命创造感觉和情感的力量,科学则表现了生命创造官能 的力量。

德勒兹认为,哲学创造概念,但是哲学的概念和日常语言概念毫 无关系,正如艺术和电影中的定义与普通经验对立一样。哲学作为 一种相当不时尚的高级文化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我们 日常使用的概念遵循的是表象和意见的模式,而哲学使用的概念不 遵循意见和日常的用法。它是创造的而不是表现的。哲学概念反对 通过扩大差异进行归纳和普遍化,它创造新的思想方式。德勒兹认 为,哲学的概念不能标注或系统化现实,因为现实本来就是没有秩序 的或固定的存在,而概念为现实创造这种秩序。因此,哲学概念是能 动的,哲学概念创造新问题和新的感性环境。它使思想超越已知的 现实,重新定位我们的思想。正因为我们已经以某种方法在一个新 的感性环境中定位了我们自己,所以差别的真实体系才可能呈现出

① 德勒兹、伽塔里:《哲学是什么?》,第39页,伦敦,1994。

来。哲学提出问题就是创造了新概念。德勒兹创造了许多概念,他 的“单一性”概念就企图思考所有这些我们没有注意的认知或概念化 的差别。

如果说哲学使语言抛弃了简单的定义和固定的意见而创造概念 和提出问题,那么,艺术则创造了情感和感觉。情感和感觉乃是艺术 的结果,它为非功利思想提供可能性。正如艺术创造了非个人的情 感和感觉、科学创造了非个人的官能那样,哲学创造了非个人的概 念。科学、艺术和哲学乃是思想的三种力量。科学确定世界成为可 以观察的事件;哲学创造概念,这些概念并非标注或表现世界,它生 产新的思想方法和对问题作出反应;艺术则创造情感和感觉。虽然 情感和感觉被定位在特殊个入心中,但是情感和感觉是一种摆脱了 功利或官能主体的知觉或想像。这三种力量有一种互相并不一致或 分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我们从科学和哲学中所知道的以及从艺 术中所感觉到的一切同某些关于世界的统一画面等同起来。相反, 如果我们表达了思想中每种趋向的真正力量,那我们就会实现我们 生活世界的真正差别。“而生活世界中的生命是一个时间或生成的 流动或绵延,一个互动或感觉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生命包容这三 种力量——科学、艺术和哲学。”①哲学和艺术的互动创造了差别,而 不是一致和常识。哲学所作的就是创造新概念,而艺术则创造新经 验。但是,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哲学的新概念可以刺激艺术重新创 造经验的新疆界,而艺术的新经验挑战哲学重新思考时间和形象之 间的关系。哲学和艺术的互相差别和互相转化乃是思想的永恒主题。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自然科学成就概观:天文学、数学、化学、生物学

    直至18—19 世纪之交,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还在巴黎,拉普拉 斯、拉格朗日与蒙日(Monge)的数学、拉瓦锡所倡导的新化学与阿雨 (Hauey)创立的几何晶体学,合起来形成了物理科学的光辉星座。在 法国是由科学院承担着研究和传播科学的任务。英国科学的显著特 点则在于它的个人主义精神,许多天才的研究成果往往是非学院出 身的人物完成的,如波义耳(R.Boyle)…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26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六章 各种实体的名称-在线阅读

    第六章 各种实体的名称 1 普通的实体名称往往表示物种——普通的实体名称,亦同 别的概括的名词一样,所表示的都是物种。这就是说,它们被作为 各种复杂观念的标记,使各种特殊的实体在事实上,或在可能上, 都同这些观念相契合,因而它们可以包括于一个共同概念之下,并 且可以为一个名称所表示。我所以说“在事实上,或在可能上”,乃 是因为世界上虽只有一个“日”存在,可是…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691
  • 第二节“自然法权”和“锁闭的商业国”

    费希特在《纠正公众对于法国革命的评论》以后,一直在思考如 何把知识学的原理应用到社会政治学说中去的问题。既然法国革命 的重要根据是天賦人权的理论,那么,追问人权的最终来源及其法 理,即自然法权的问题,就是费希特必须考虑的课题。按照费希特自 己所说: ①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1卷,第375页,商务印书馆,1990。 在当时的所有著作中都缺乏对法权概…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54
  • 第四节德国启蒙运动的自我理解

    德国启蒙运动发展到晚期,思想家们开始从问题的纷争中走出 来,转而对这场运动本身进行反思。1784年9 月,门德尔松在《柏林 月刊》第4期上发表文章《关于什么是启蒙的问题》(“was heisst Aufkl语中的外来词,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变化了的产物,其目的是对人的 社会状况予以改善。“启蒙”(Aufklarung)与理论的东西、客观的理性 知识和人的主观能…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436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十五章 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康 19世纪哲学为回应早先的理性主义 者和经验主义者之间的争论所采取的一 个方向,也就是唯心主义的方向。按照康 德和他的德国同仁们的看法,传统理性主 义忽视了感性印象形成我们观念的内容 这一明显事实。可是,传统的经验主义者 也忽视了塑造我们的经验的我们固有的 精神结构。于是,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者 们强调心灵在组织经验时所起的核心…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8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