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德里达生平与著作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出身在法属阿尔及利 亚一个犹太小的有产者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殖民者正规的法语训 练,感受到来自民族与文化方面的压抑。他生活在犹太-阿拉伯人的 氛围中。在殖民地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自发地逃脱原有文化的倾 向。后来的事实表明,德里达以法国哲学家而不是阿拉伯哲学家的 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已经完全法国化了,用法语写作,一直没有 掌握阿拉伯语。在中学阶段,德里达就已经阅读了许多法国文学作 品,他喜欢布朗肖、巴塔耶等法国现代作家,也阅读了胡塞尔和海德 格尔的现象学。无论在文学还是哲学方面,萨特都算得上是德里达 的引路人,因为青年德里达首先是从萨特作品中知道那些文学与哲 学大师的。

1949年,德里达怀着美好的期待来到巴黎,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的预备班。“高师”是诞生法国哲学家的搖籃,萨特、梅洛-庞蒂、福柯都 来自那里。入学竞争十分激烈。德里达抱着再也不“回家”的决心来到 巴黎。像福柯一样,德里达也经历了第一次考试的失败,但最终考取了 这所著名学府。在“高师”毕业后,德里达先后在母校、索邦大学、社会 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德里达还长期兼任美国几所著名大学教授。 德里达是著名的解构理论的创立者,其学术影响力远在法国之外 并且超出了哲学领域,波及整个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德里达是一 个“高产作家”,从 20 世纪 60年代初至今,已经有六十余部著作问世。 中国学者比较熟悉并且有英译本的德里达著作有:《论文字学》(De lagrammatologie,1967),《书写与差异》(L'e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 1967),《声音与现象》(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1967),《播撒》 (Dissemination,1972),《哲学的边缘》(Marges de philosophie,1972), 《立场》(Positions,1972),《丧钟》(Glas,1974),《马刺:尼采的风格》(Eperons, les styles de Nietzsche,1978),《绘画中的真理》(La vérité en peinture,1978),《明信片》(La carte postale,1980),《心理:他者的发明》 (Psyché,inventions de l'autre,1987),《回忆保罗·德曼》(Mémoires pour Paul de Man,1988),《省略号》(Points de suspension,1992),《马克 思的幽灵》(Spectres de Marx,1993)等。

1992年5月9日,来自十多个国家的 20个哲学家在伦敦《时代》 (Temps)报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公开信,反对剑桥大学准备授予德 里达荣誉博士学位。其理由是:德里达虽然声称是哲学家,但其影响 却几乎全在哲学之外的文学和电影之类。德里达的著作不清晰严 谨,无法让人接受。德里达以玩笑的姿态对待严肃的逻辑;不遵守学 术规范,把做学问的方式延伸到不适当的范围;故意与理解相悖的写 作风格;德里达深奥难解的语言实际上是肤浅和虚假的。这封信传 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它并非与德里达有个人恩怨,而是学院派哲学 对德里达式的当代法国哲学怀有深深的忧虑。这件事整个过程中, 德里达对自己没有做任何辩解,倒是学院派的教授们把学术问题推 到了社会。最后的结果是德里达获得了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德里达曾在2001年9月首次来中国讲学,他先后到了北京大学、 《读书》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中国学者及 青年学生交流。其话题有:人文科学与大学的独立性、宽恕精神、马 克思主义等。

2004年10月9日,德里达因胰腺癌在巴黎一所医院逝世。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二篇-丁-在线阅读

    丁、怀疑派哲学 538 怀疑论完成了一切认识皆属主观的看法,将认识中的存在都 普遍地用显现这个名词来代替了。怀疑论是最后的一个顶峰:存 在物的形式,以及对存在物的认识的形式,都完全被取消了。怀疑 论是这样的一种哲学,它不能说是体系,却又愿意是体系。在怀疑 论的面前,人们是怀着很大的敬意的。 这种怀疑论确乎显得是一种非常使人敬佩的东西。自古以 来,直到如今,怀…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637
  • 第五节评价

    《先验唯心论体系》在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它 出版一直到今天,入们始终在对它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费希特在 它出版不久后就发现它所表达的思想与自己的知识学并不完全一 致,他为此批评谢林,并由此导致二人展开激烈的争论。① 当代著名 哲学家劳特曾为费希特作辩护,说谢林在强调主客同一性的时候,实 际上是用主观意识去代替客观对象,把本来没有意识的自然像变戏…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62
  • 亚里士多德-《动物志》-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一卷 【1】 动物的部分中有些是非复合的,它们全都可以分为自同的部分,如肌肉分为肌肉;有些则是复合的,它们全都不可以分为自同的部分,如手不能分为手,脸也不能分为脸。 这类部分中有一些不仅可以称为部分,而且可以称为肢体,这就是那些自身为一整体而又包含另外一些部分于其中的部分,例如头、足、手、完整的臂和胸,因为它们自身都是完整的部分,其中又有着另外的部分。 所…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467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正文-在线阅读

    第一部分 要深入探索人的自然状态,当然是应当从他起源的时候开始观察,也就是说,从他还处于最初的胚胎时期开始研究;但是,不论这个办法是多么的好,我也不采用。我不打算通过他的一连串的发展来研究他的肌体构造,我不想把时间花在从动物的系统中去探索人是怎样从当初的样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也不会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研究他长得长长的指甲当初是不是钩形的爪子,不研究他当初是…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6日
    1.7K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第六章 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在线阅读

    第六章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 一、通向康德之路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统治了整个十九世纪的思想,在这之前没有一个思想体系可以做到这一点。经过近六十年沉寂而隔绝的发展之后,这位哥尼斯堡神秘的苏格兰后裔在1781年凭借他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将世界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批判哲学”统治了欧洲的哲学思想。浪漫主义的浪潮在1848年革命…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32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