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9讲-在线讲稿

我们首先讲德国唯心主义。

上次我们讲了康德的问题。
康德所面临的问题。
康德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

意思说 既予的知识、既予的人类知识。他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他的界限在哪里?

这是康德第一批判的基本的问题。

啊,上次我们讲的那个背景。这个背景是由于。经验论的彻底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大厦。摇摇欲坠。啊,特别是由于休谟。把经验论发展到最彻底的地步,以至于一切实体以及一切实体性的关系。都变得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康德出来完成一个拯救行动。他首先谈到的问题是。人类知识有没有,这不是一个问题,他有的、他是既予的、现成的、被给予的。这个问题没必要讨论。讨论的是这种知识,它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它的界限在哪里?

所以康德提出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人类的知识,它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首先是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当中。我们都知道。康德区分了知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叫感性的、知性的和理性的。

那么康德哲学的重点。如果我们从哲学上存在论上来讨论的话,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叫自在之物。第二叫自我意识。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形成感觉,或者叫感性杂多。

但是同时要做成这样的知识,还需要在感性的阶段,加上纯直观的形式。

也就是说把纯直观的形式加到纯粹感觉的材料上去,做成感性的知识。

在知性的范围当中,是感性杂多被加上知性的范畴。

啊,我们不在这个地方花很多时间,大家都已经学过哲学史是吧?大体上是这样的一种形式。人类的知识如何成为可能,要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一方面是感觉材料被加上了纯直观的形式,另外一方面是感性杂多被加上了知性的范畴。

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知性的范畴,要有一个先验的演绎。他和纯直观的形式不一样,他不能直接被给予我们,他需要有一个范畴的先验演绎。这个范畴先验演绎得出来的一个最主要的结果就叫做自我意识。

这个话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说。这个知性的范畴要能够被加到感性杂多上去。
这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康德把它叫做综合,或者连接。

但是这种综合或者连接。我们大家注意。
他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理智的活动。
这种活动康德把他叫做自我意识的活动。

那么康德。把这种活动也叫做统觉。有的地方翻译翻译成 摄觉。啊,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
但是康德认为他不能够被理解为心理的。啊。为什么是这样,我等等再说。

所以康德把它叫做纯粹的 统觉。本源的统觉。
总而言之这些东西都说什么呢?都说自我意识。

我们如果用一个很简单的比拟的说法来讲。
有一大堆感性杂多。有知性的范畴。
知性的范畴加到了感性杂多上去,做成了知性的知识。

但这一做成。就需要统觉这样的一种活动来被做成。
那么这种活动康德把它叫做自我意识。
他叫做统觉或者设觉。

大家注意啊,这个统设啊,统设、统觉或者设置
心理学的术语,但它不是心理学的活动。
但它不是心理学的活动,
它是构成我们知识的前提和条件。

所以我们简单说。
从存在论上来说。做成这样的知识,

第一要有自在之物。
第二,要有自我意识。
你看第二要有自我意识。

啊,那么这个自我意识康德把它叫做 “我思”。
这个我们在哲学史上看到那个传统啊,“我思”。

这个我思,在迪卡儿就有。对不对?在迪卡儿就有啊,我思故我在。

那么康德所讲的这个我是 和笛卡尔我是有区别。

这个区别在哪里呢?

笛卡尔讲的我司,是有一个实体之我在思。
哎。啊,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有一个实体之我在思,所以有一个实体之我存在。

康德说的我思,这个自我意识不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知道康德这个哲学当中那个实体。是一个知性范畴。
所以他不可能是一个实体自我,这个东西不可能是一个实体自我。
所以康德讲 我说的我思,是“我=思”。而且这个思叫什么?叫纯思?
这里的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大家注意,先验的。先验的。

好,现在我们来看整理这个问题啊,呃康德哲学不能讲的太快,讲的太快都跳过去了是吧啊?

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有感觉材料感性杂多,被加上了形式,或者是纯直观的形式,或者是执行的范畴,做成了知识。
但是执行范畴如果对他进行先验演绎的话,我们会得出一个叫自我意识的东西。

那么这个自我意识是什么呢?
我们很难说他是什么。他是知识的先验前提和条件。

但他本身不做对象,他本身不能够是知识。

我们要说自我意识是什么,意思是说,自我意识变成知识的对象,是不是这意思?
但是他不是知识的对象。他是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啊,这是康德先验方法的一个特点。

啊,所以一方面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形成的感性杂多。他必须被加上一种形式。无论他是纯直观形式还是执行范畴,才能做成知识,做成知识的对象。因此,自在之物本身一定是被改变了,我们无法知道的。

另外一方面,自我意识也是这个情形。
什么情形呢?它是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但它本身不能做知识。

如果他做了知识的话,那么就需要有另外一个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这样的话逻辑上会无限的倒退,对不对?

啊,所以自我意识也是不可知的。他只是我们的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那么康德哲学的重点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

那么康德把它叫做。连接。综合,

这是活动啊,

连接、综合,纯粹的统觉。

那么这种纯粹的统觉,他的意思不是心理活动。
为什么不是心理活动?因为心理活动是经验的。
而这个东西是先验的。经验的东西能够变成对象。

而先验的东西不是对象,它是对象的前提和条件。

所以康德经常用纯粹的这个词。

啊,纯粹的同学或者本源的统觉。因为统觉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那在心理学当中有讨论统觉的。但康德一再把他叫做本源的统觉或者纯粹的同学。意思是说他是先验的。

啊,这里都是经验对象,都是知识,经验对象和知识是被做成的。他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他是被做成的。怎么被做成的?自在之物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要有自我意识的活动,康德把它叫做。纯粹的自发性。这个字我们也翻译成能动性啊,纯粹的能动性。

啊,所以康德哲学如果从他的知识论方面来考虑的话啊,实际上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叫做自在之物,另外一个是自我意识啊。自在之物不可能做什么发挥
啊自我意识按黑客的说法是康德哲学当中最精致最宝贵的东西。
他发挥了呃笛卡尔的,我思。把它提高到先验哲学的高度。

因此自我意识是什么呢?
我们不能说它是什么,但它表现为叫纯粹的自发性或者纯粹的能动性。
那这个东西构成了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因此康德哲学发挥了我们通常讲的叫主观能动性,对吧?
知识、经验对象它是会构成的。他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他不是直接给我们,他是被构成的。
在这个构成当中能动的一面。纯粹自发的一面来自于自我意识。

啊,所以康德讲的自我意识或者我,不做实体,大家注意
第一不做实体,实体只是知性范畴当中的一个,它只能用来规定感性杂多,以构建知识的。
第二,他不是心理学的活动。因为心理学的活动是经验的。而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纯粹的自发性或者能动性,它是鲜艳的,它构成知识的鲜艳的前提和条件。

啊,因此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了解了康德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

第一。二元论。啊,很明显的两个不同的前提啊,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不知道。
因为他们本身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怎么能知道他们的关系呢,不知道。那叫二元论的。

第二叫不可知论的。这不可知论主要是指自在之物。啊,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形成感性杂多、感觉材料,这些东西还不是知识。知识要被做成,怎么做成?

在上面通过自我意识的纯粹的自发性,加上。知性的范畴。
但正因为这样的加上。我们就再也不知道自在之物本身是怎么样。不可能知道。

所以第一是二元论。第二是不可知论。

第三叫主观主义。主观主义。
全部能动性和自发性被设定在自我意识一边。
啊,被设定的自我意识一边。

这是康德哲学的主观主义。因为这种自我意识、这样的我。
啊,不可能达到自在之物。

但是在做成知识的过程当中,纯粹的自发性和能动性来自于自我意识。

啊,我们只能花很短的时间啊,来简单的介绍康德的哲学思想的概要。
那么后面的部分,啊,我们知道。这个是属于理性的对象。

啊,理性的对象有三个是吧,啊,世界、灵魂,还有上帝。
但是在规定理性对象的时候,我们却只有知性的范畴。

而当我们用知性的范畴去规定理性对象的时候,会出现二律悖反,就两个彼此正相反对的命题都能够得到证明。那么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知识所达不到的界限开始出现。
因此理性的对象不是人类知识的领域。而过渡到另外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叫实践理性的领域。
啊,实现理性的领域。我们说呃上帝的、信仰的、那个领域。啊,上帝的或者信仰的那个领域。

啊,那么康德哲学最困难的部分还是自我意识。
啊,我。

当然我们在后面的讨论当中,能够使这一点逐渐的清晰起来。
但是康德哲学的自我意识这种东西。啊,怎么来理解他?
啊,还是非常困难的。

刚才我们简要的说呃,范畴的先验演绎,能够达到自我意识。
这个自我意识呢,是纯粹的活动。
啊,它被叫做综合或者连接。

被叫做统觉、先验的统觉或者本源的统觉。
纯粹的活动、纯粹的活动意思也是说。他是先验的。
不是我们想象的某种感性的活动,也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某种心理的活动,
不是这种东西。不是这种东西。

啊。它的含义。和后来的一位哲学家讨论的我有点类似。
那就是维特根斯坦。

啊,维特根斯坦的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大家来了解康德所说的自我意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当中说。唯我论。所说出来的东西。都是错的。
但唯我论所意味着的东西是对的。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唯我论关于我的东西,是不能说的。
为什么不能说呢?
因为举凡我去说他。意味着他成为一个对象。
但这个唯我论的我。他不是对象。所以它意味着的东西是对的。

那么在在维特根斯坦看起来他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9讲-在线讲稿

他说我不在世界之中。我是世界的界限。
啊,这是逻辑哲学论当中说的。

这话听起来又比较古怪啊啊。

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必须要有一个眼睛,然后我们才能知道有一个视野。
是吧。那么我跟世界的关系呢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他做一个比喻啊啊。这个视野呢就是世界。
啊,这是视野,这个世界。眼睛呢就是我。眼睛就是我。
如果有一个世界的话。一定有一个我,

就像如果有一个视野的话,一定有一个眼睛。
但是眼睛不在视野之中,眼睛是视野的界限。

现在大家明白这意思了吗?
啊,眼睛不在视野当中。眼睛是视野的界限。
如果我要把这个眼睛放到视野当中去,那么我需要有另外一个眼睛,对不对?
这个眼睛能够把那个眼睛放到视野当中去。
但是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世界只有一个。所以我不在世界之中,我是世界的界限。

大家注意维特根斯坦讨论的,我跟康德的我自我意识有类似的地方。
有类似的地方,什么意思呢?
它是构成我们知识经验对象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但他不能做对象。但他不能做对象。

如果他做对象的话,就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是逻辑上无限的倒退啊,逻辑上无限的倒退,那这样的话就会有一系列的演进。也就是说有许许多多的我,因此许许多多的世界,但是世界只有一个。
啊,但是世界只有一个。
那么这种维特根斯坦意义上所说的那个我,和康德意义上的那个自我意识,在性质上,在存在论的性质上是非常类似的。非常类似的。

啊,类似在什么地方呢?
它是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他是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1)

相关推荐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29

    [TOC] 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哲学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是吧。 啊这三个部分也是完全和逻辑,也是这个顺理成章、循序渐进的。 啊那么这三个问题,就是,第一个问题就是实体是什么,还是首先要问题实体是什么,是吧,现在存在是什么 变成了 实体是什么。 我们说啊,是什么的问题,永远都具有优先性。 啊所以下面我们首先问实体是什么?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就构成亚里士多德哲…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50
  • 【哲学系列】聂锦芳-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22讲-讲演稿-22.2

    嗯,那么这个mega这个这一卷的主编,这个陶伯特女士啊,用了有十几年的时间,就把各种编排全部研究了半天,他最后决定放弃编排,先放弃编排。 在这样的情况下呢,新版的就是,现在他们说编完了,就准备了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所有的手稿啊,收集起来,编成一部论文集。 这部论文剧的作者呢,现在已经有三个,因为在第一卷里边,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叫格拉齐安诺博士,就是这…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206
  • 余明锋的哲学课-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第11讲

    b站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俞民峰。那么我们接着来聊悲剧的诞生。之前我们大体来说,聊了尼采和苏本华,也就是围绕着悲剧的诞生的基本的问题。所谓的悲观主义的问题来展开。另一方面呢,我们聊了尼采与希腊,也就是围绕着所谓的阿波罗精神来展开啊,沿着这两条路线啊,我们把悲剧的诞生,这本书的一个基本的背景做了一个交代。那么接下来其实按照逻辑的秩序,我们要谈迪奥尼索斯精神了啊…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29日
    276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13-在线讲稿

    以前没有世界史。只有各个民族孤立发展的历史。 所以马克思说那句话是对的,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把各个民族都卷入到资本运动中去。 由于生产目的的改变。货币资本充当了财富主题。那么资本增值或者说货币的增值,它在哪个领域里面发生的? 欧洲的经济学思想是经过早期不成熟阶段的啊。第一个阶段叫重商主义。就认为财富来自商品流通。所以商人最重要。而且事实告诉他们是这样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81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7-在线讲稿

    有了这一点讲完了我们就进入第二点。什么是哲学革命? 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的主流。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是什么? 就是哲学的对象是理性的存在者。 柏拉图明确了。两个世界的划分。一个是现实感性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 感性事物的真理在哪里?在于这个感性事务所模仿的那个理念。 理念是完全可以去用理性来讨论的。对理性、对理念,做 全面的、理性的、逻辑的、思辨的、范畴…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5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