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一卷-第四章-在线阅读

科俄斯的女儿中间,阿斯忒里亚曾变成一只鹌鹑,自投到海里去,避免宙斯的追求,有一个城市从前用她的名字叫作阿斯忒里亚,后来名为得罗斯。勒托与宙斯发生关系,到处被赫拉所迫害,直到后来逃至得罗斯,先生产了阿耳忒弥斯,又因了阿耳忒弥斯的帮助接生,生产了阿波隆。阿耳忒弥斯专心于打猎,终身是个处女神。阿波隆从宙斯与许布里斯的儿子潘那里学了占卜,到了得耳福,那时候忒弥斯常在那里宣示预言,但是守护乩坛的大蛇皮同阻止他走近那石罅,他便把蛇杀了,将乩坛拿去。过后不久他又杀了提堤俄斯,那是宙斯与俄耳科墨诺斯的女儿厄拉勒的儿子,当初宙斯结识了她,因为怕赫拉的缘故把她藏在地底下,随将她所孕的小孩提堤俄斯带到阳光里来,是一个异常长大的人。勒托来到皮同,提堤俄斯见了她非常动心,就去拉她过来。但是她叫她的子女,他们便将他射死了。他在死后还受惩罚,在冥土有些大鹫在啄食他的心肝,

二 阿波隆又杀了俄林波斯的儿子玛耳绪阿斯。玛耳绪阿斯找到了雅典那的编箫,那是她因为「吹起来时]使她相貌变得难看所以扔掉的,他便来与阿波隆竞赛奏乐。他们约定,胜者可以随意处分败者,在比赛举行的时候,阿波隆将竖琴颠倒过来演奏,他叫玛耳绪阿斯也这样做。可是他不能够,于是遂决定阿波隆是优胜者,他把玛耳绪阿斯挂在一棵高的松树上,剥去了他的皮,这样结果了他。

三 阿耳忒弥斯在得罗斯杀了俄里翁。他们说他是地生,身体异常地巨大,但菲勒库得斯说他是波塞冬欧律阿勒之间所生的。波塞冬给了他渡海的本领。他最初娶了西得,赫拉因为她来同她自己比美,把她扔下冥土去了。随后他走到喀俄斯,对于俄诺庇翁的女儿墨洛珀去求婚。但是俄诺庇翁把他灌醉了,在他睡着的时候弄瞎了他的眼睛,将他扔在海岸上。可是他走到赫淮斯托斯的锻冶场去,抓住一个小孩,放在他的肩上,叫他引路到日出的地方。到了那里,为那日光所医好,回复了视力,他就赶快地去攻俄诺庇翁去了。

四 但是波塞冬给他预备了一所赫淮斯托斯所造的在地底下的房子。厄俄斯却爱上了俄里翁,把他抢走,带到得罗斯去了,因为她曾与阿瑞斯同床,所以阿佛洛狄忒便叫她永久在爱着人。

五 俄里翁被杀,有人说,为了他向阿耳忒弥斯挑战比赛铁环,又或如别人说,为了他去强逼俄庇斯,即是从那北风以北来的处女们之一人,所以被阿耳忒弥斯所射死了,波塞冬娶了俄刻阿诺斯的女儿安菲特里忒,生了特里冬与洛得,赫利俄斯娶了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道德理想与上帝概念

    到了耶拿时期,费希特的哲学思想已经成熟,他所面临的任务就 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学原理来研究和表述自己的宗教观,也就是说,他 担负着发展康德开创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道德宗教哲学 的任务。 恰在此时,曾经是谢林的一名学生的弗尔贝格发表了论文《宗教 概念的发展》(“Entwicklung des Begriffs der Religion”)。这篇论文 虽然是…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551
  •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第七讲 近代哲学的转向与英国经验论哲学-在线阅读

    第七讲 近代哲学的转向与英国经验论哲学 前⾯⼏次课,我们讲到了博⼤精深的古希腊哲学,也讲到了神秘晦涩的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未能深⼈探讨,但是已经⼤体上勾勒出它的精神实质,以及它与古希腊哲学和近代哲学之间的思想联系。 ⼤家是否还记得,我在讲中世纪经院哲学时,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出了近代经验论哲学的基本原则,即把感觉经验作为认识…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3日
    704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十章 论我们对于上帝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识-在线阅读

    第十章 论我们对于上帝的 存在所具有的知识 §1.上帝既给了我们的灵魂以它所用以装饰起来的那些功 能,也没有让他自己无可对证;因为感觉、知觉和理性为我们提供 了他的存在的明显证据。 德 上帝不仅给了灵魂一些适合于来认识他的功能,而且也 给它印上了标志着他的一些字迹,虽然它也需要一些功能来察觉 这些字迹。但我不想来重复在我们之间关于天赋观念和天赋真理 所已讨论…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218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贝格(今俄罗 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父母是路德宗敬虔派的忠实信徒。他从小 在教会学校受教育,16岁进入哥尼斯贝格大学神学院,毕业后当了9年的家庭 教师。从1755年开始,他在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系作了多年的编外讲师,直至 1770年晋升为教授。人们常说,康德的生平就…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814
  • 第一节文艺复兴的基本精神或何为人文主义

    自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发表后,在相当长 ① 参见霍鲁日《20世纪斯拉夫主义思想的变化》,载《哲学译丛》1996年第1—2 期,第 23 页。 ②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第175页,商务 印书馆,2002。 ③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第280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 ④《马克思恩格…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4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