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 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 一切纯粹知性原理的体系

我们在上一章中只是根据那些普遍条件而考虑了先验的判断力,它唯有

在这些条件下才有权把纯粹知性概念运用于综合判断之上。现在我们要做的

是:把知性以这种批判的谨慎性实际上先天作出的那些判断在系统的联结中

展示出来,对此,我们的范畴表毫无疑问必然会给我们提供自然的和可靠的引

导。因为正是这些范畴,它们与可能经验的关系必然会先天地构成一切纯粹

的知性知识,而它们与一般感性的关系也将为此而完整地并系统地展示出知 B188

性运用的一切先验原理。

先天原理之所以叫作先天原理,不仅是因为它们包含其他判断的原理于

自身,而且也因为它们本身不再以更高且更普遍的知识作为根据。但这一属

① 拉丁文:数是现相的定量,感觉是现相的实在性,物的持久性和延续性是现相的实

体——永恒性是现相的必然性,等等。——译者

康德在《补遗LXI》中将“概念”改为“知识”。——德文编者112

一、先验要素论

A149 性却并不每次都使它们免去一个证明。因为,哪怕这种证明不再能够从客观

上来进行,而毋宁说是关于其客体的一切知识的基础,可是这毕竟不妨碍我们

也许有可能、甚至有必要不把某种证明从一般对象的知识之可能性的主观根

源中排除掉,因为不然的话,这种原理就会仍然带有极大的可疑性,有可能只

是一种骗取而来的主张。

其次,我们把自己局限在那些只与范畴相关的原理之上。这样,先验感性

论的诸原则就不属于我们所划出的这个研究领域,根据那些原则,空间和时间

是一切作为现象之物的可能性条件,同时也是这些原理的限制:即它们不能与

自在之物本身相关。同样,数学的原理也不构成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因为它们

只是从直观中、而不是从纯粹知性概念中引出来的;但由于它们总还是先天综

合判断,它们的可能性在这里仍有其必要的位置,虽然不是为了证明其正确性

和无可置疑的确定性,这是它们所不需要的,而只是为了使这些自明的先天知

识的可能性成为可理解的,并将它演绎出来。

B189

A150

但我们也将要讨论分析判断的原理,虽然这与我们本来要探讨的综合判

断①相反;因为正是这种对置将使综合判断的理论摆脱一切误解,并使综合判

断在自己特有的性质中明白地呈现出来。

① 梅林认为应作“综合判断的原理”。·

德文编者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四章 “知识就是力量”-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知识就是力量” 了解了培根的思想,您可能会同意歌德 的话: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于他的时代, 他的优点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 培根善于创造名言,他的著作可以称为《培根名言录》。 在他的所有名言之中最有名的就是这一句了:“知识就是力 量。”也许它也是无数名人名言中最有名的一句,从东方到西方 的人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复述它,引用它,仿佛它就是真理的代名 词。 不错…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774
  • 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第4章 希腊城邦社会-在线阅读

    第IV章 希腊城邦社会 希腊城邦社会是古希腊文明最主要的历史阶段,虽然它持续的时 间不长,但其文明程度却达到了古希腊时期的巅峰。在本章中,我将 主要阐述希腊城邦社会的出现、发展历程及其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的 发展与变迁。第I节 东方文明因素对希腊城邦的影响 公元前800年左右,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黑暗时代”后,城邦制 度终于出现在希腊大地,古希腊文明也由此正…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841
  • 第三节 哲学体系的阶段性展开

    前面已经提到,胡塞尔一生思考、著述甚丰,但在著作的发表方 面对自己要求很严,几近苛刻。也正因为如此,胡塞尔生前发表的每 部著作,都不仅代表了他多年的思考结果,而且还意味着在他思想进 程中的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在他的体系内部所构成的新思维方向, 而且它们当时在相关的学科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面的阐释顺序与胡塞尔主要著作的发表次序相一致,它们既 可以反映胡…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501
  •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六章 受难上帝之秘密-在线阅读

    第六章 受难上帝之秘密 人化了的或属人的——二者是一样的——上帝即基督的一个本质规定,便是苦难。爱通过受难来证实自己。一切跟基督密切关联的思想和感情,都集中于受难这一概念之中。作为上帝的上帝,是一切属人的完善性之总和,而作为基督的上帝,则是一切属人的不幸之总和。异教哲学家们把知性之活动——尤其是其自我活动——誉为至高的活动、属神的活动;而基督徒们却把受难神圣…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20日
    402
  • 第三节 理念论

    一 理念进入叔本华哲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 3 篇集中论述了理念 (die Idee)。这一篇的副标题是“独立于充分根据律以外的表象,柏拉 图的理念,艺术的客体”。这里标识出了其理念论的基本思想,我们 初步获得如下认识:(1)理念不再处于本体的地位,而是一种表象,却 又在根据律之外;(2)叔本华接受了柏拉图理念的基本含义:理…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5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