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在线阅读

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荷马说,西西弗是最终要死的人中最聪明最谨慎的人。但另有传说说他从事强盗生涯。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矛盾。各种说法的分歧在于他成为这地狱中的无效劳动者的原因。人们首先谴责他以某种轻率的态度对待诸神,并泄露他们的隐私。阿索玻斯的女儿埃癸娜1阿索玻斯,希腊神话中的河神,埃癸娜是他的女儿。——译注朱庇特劫走。父亲对女儿的失踪大为震惊并且向西西弗抱怨。深知内情的西西弗对阿索玻斯说,他可以告诉他女儿的消息,但必须以给柯兰特城堡供水为条件。他愿意得到水的圣浴,而不是天火雷电。他因此被罚下地狱。荷马告诉我们西西弗曾经扼住过死神。普鲁托2普鲁托,罗马神话中的冥王。——译注忍受不了地狱王国的荒凉寂寞。他派遣战神出去,这战神将死神从其战胜者手中解放了出来。

还有人说,西西弗在临死前冒失地想检验妻子对他的爱情。他命令她不埋葬他而是把他的尸体扔在广场中央。西西弗于是走入地狱。他在地狱里对如此违背人类之爱的行径感到十分愤慨,获得普鲁托的允诺重返人间以惩罚他的妻子。但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大地的面貌,重新领略流水、阳光的抚爱,重新感受那温暖的石头、辽阔的大海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愿回到阴森的地狱中去了。冥王的召令、愤怒和警告都无济于事。他又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年,面对起伏的山峦,奔腾的大海和大地的微笑,他又生活了多年。诸神于是进行干涉。墨丘利3墨丘利,罗马神话中的商业神。——译注跑来揪住这冒犯者的领子,把他从欢乐的生活中拉了出来,强行把他重新投入地狱,在那里,为惩罚他而设的巨石已准备就绪。

我们已经明白: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既因为他的激情也因为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尽述的非人折磨:其整个存在都用于没有效果的活动之中。这是对大地的无限热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人们没有谈西西弗在地狱里的情况。创造这些神话是为了让神话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在西西弗神话这里,我们只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落满泥土的肩膀,沾满泥土的双脚,完全绷直的胳膊,以及坚实的满是泥土的人的双手。经过不知多少的空间和时间,在这一长时间的努力的终点,目的达到了。然后,西西弗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

正是因为这种回复、停歇,我对西西弗产生了兴趣。这一张饱经磨难近似石头般坚硬的面孔已经成了石头!我看到这个人以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向那无尽的苦难。这个时刻就像呼吸那样,它与西西弗的不幸一样肯定会到来的,而这个时刻就是觉醒的时刻。在每一个这样的时刻中,他离开山顶并且逐渐地走入到诸神的巢穴中去,他高于自身的命运。他比他搬动的巨石还要坚硬。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走的每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的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与西西弗的命运同样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非常少的时刻,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蔑视不能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痛苦地进行,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我还想象西西弗又回头走向他的巨石,痛苦又重新开始。当对大地的想象过于依附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悲伤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是巨石的胜利,这是巨石本身。巨大的悲痛是难以承担的重负。这就是我们的客西马尼4客西马尼,福音书中所说的耶稣被犹大出卖而遭大祭司抓捕前所在的地方,位于橄榄山下。耶稣在此做最后的祷告,而门徒们都在沉睡。——译注之夜。但是,不可抗拒的真理一旦被认识就会衰竭。因此,俄狄浦斯在不知道命运的情况下首先服从了命运,而一旦他知道了命运,他的悲剧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两眼失明而又丧失希望的俄狄浦斯认识到,他与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一个年轻姑娘鲜润的手。他于是毫无顾忌地发出这样震撼人心的声音:“尽管我历尽艰难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灵魂深邃伟大,因而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里洛夫都提出了荒谬胜利的法则。先贤的智慧与现代英雄主义汇合了。

人们如果不想写一本幸福手册,就不会发现荒谬。“哎,什么!就凭这些如此狭窄的道路?……”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它们是不可分的。若说幸福一定来自于发现了荒谬,那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荒谬感还很可能产生于幸福。“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俄狄浦斯说,而且这种说法是神圣的。它回响在人的疯狂而又有限的世界之中。它告诉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它把一个上帝从世界中驱逐出去,这个上帝是怀着不满足的心理以及对无效痛苦的偏好而进入人间的。它还把命运改造成为一件应该在人们之中得到解决的人的事情。

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在这突然重回沉默的世界中,大地升起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无意识的、秘密的召唤,一切面貌提出的要求,这些是胜利所必不可少的对立面和应付的代价。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而且他的努力将会永不停息。如果有一种个人的命运,就不会有更高的命运,或至少可以说,只有一种被人看作是必然的和应受蔑视的命运。此外,荒谬西西弗神话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的微妙时刻,西西弗回身走向巨石,静观这一系列没有关联并变成了他的命运的行动,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是在他的记忆的注视下聚合而又马上会被他的死亡固定的命运。因此,一开始就坚信一切人的东西都是源于人的,西西弗就像盲人渴望看见而又知道黑夜是无穷尽的一样,永远行进。而巨石仍在滚动。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人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动石头。他也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夜笼罩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对西西弗一人都是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 1
    阿索玻斯,希腊神话中的河神,埃癸娜是他的女儿。——译注
  • 2
    普鲁托,罗马神话中的冥王。——译注
  • 3
    墨丘利,罗马神话中的商业神。——译注
  • 4
    客西马尼,福音书中所说的耶稣被犹大出卖而遭大祭司抓捕前所在的地方,位于橄榄山下。耶稣在此做最后的祷告,而门徒们都在沉睡。——译注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自然哲学家必须像认识无限那样来认识有关地点方面的问题,即它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是什么。 大家都假定,存在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是无处存在的,例如,山羊牛或狮身人面的怪物存在于何处呢?)。而且,运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是地点方面的变化,即我们所谓的移动。 要回答什么是地点的问题有许多困难。因为从一切有关的事实材料出发,大家…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382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二十四章 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在线阅读

    第二十四章 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 特此警告,如果您不想头痛,请莫碰这一 章,因为读黑格尔的哲学也是一种折磨。 经过了长久犹豫之后,我终于拿起了笔,来跟大家讨论黑 格尔的哲学了。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决定,因为,长久以来,我对 黑格尔的哲学都抱有一种恐惧感,虽然对他的《哲学史讲演录》 情有独钟,然而对于他自己那宏大而伟大的思想体系我一直视 若畏途。虽然我为之花费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785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章 斯多葛主义-在线阅读

    第⼆⼗⼋章 斯多葛主义 斯多葛主义虽然和伊壁鸠鲁主义起源于同时,但是它的学说却历 史更长⽽变化更多。它的创始⼈——公元前三世纪早期的芝诺——的 学说,与公元后⼆世纪后半叶的马尔库斯·奥勒留的学说是截然不同 的。芝诺是⼀个唯物主义者,他的学说⼤体上是⽝儒主义与赫拉克利 特的结合品;但是斯多葛派则由于渗⼊了柏拉图主义⽽逐渐放弃了唯 物主义,后来终于连⼀点唯物主义…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43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导言:哲学的作用-在线阅读

    导言哲学的作用 哲学使人愉悦,即使是形而上学的幻景也蕴含诱惑,每个学习者都能体会得到,直到粗粝的生存需求将我们从思想的高峰拽下,抛入生活的撕扯琐碎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知晓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黄金年代,那时,哲学确实称得上柏拉图口中“那珍贵的喜悦”;那时,审慎追寻难于捉摸的真理远比追求肉欲低俗的生活方式荣耀得多。人类社会早期追求智慧的努力留给后来者某种永不消逝的…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420
  • 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三编 近代哲学-第七篇 德国唯心主义-在线阅读

    第七篇 德国唯心主义 第一章 费希特 第一节 康德以后的哲学 据我们所了解,康德的同代人及其直接后继者的兴趣,集中在 这样一些问题上;如何使知识的体系有统一性,或者为自然科学。 道德学、美学和目的论原则找出一共同的基础;同自在之物有什么 关系;如何为上帝、自由和不死的观念作辩解。在统一的体系中兼 容并包当代的各种倾向:批判的唯心主义、斯宾诺莎主义、唯理主 义…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70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