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

(一)何谓“启蒙”

启蒙( Lumières /Aufkl rung ä /Enlightenment )的原

意:“让理性的光芒照亮自己”,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

代替蒙昧。

“ 所谓启蒙,就是摆脱自己造成的依附地位。而依附

地位意味着,若无他人指导,人便无力运用自身的理智……

Sapere aude (要敢于去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

理性!’——这即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 (康德

启蒙的口号就是敢于思考,摆脱自己施加于自身的不

成熟状态,即不经外来的指导和批准就不能独立思考的奴役

状态。

可见,启蒙与理性、自由是紧密相联的。法国启蒙运动

(二)何谓“启蒙运动”

17 世纪是理性的时代, 18 世纪是启蒙的时代。不过严格地说,前

者是形而上学体系的时代,创建了自然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富于创造性,不过其中充满了思辨的独断论色彩,而后者才真正是

理性的时代,它已经不再对创建各种形而上学的思辨体系感兴趣,更

关注运用理性去进行批判,并且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现实生活中,进

行政治批判和宗教批判。不仅如此,还进行自我批判。因此,“当 18

世纪想用一个词来表述这种力量的特征时,就称之为‘理性’。‘理

性’成了 18 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

就。”(卡西尔)

“18 世纪喜欢自称为‘哲学的世纪’,也一样喜欢自称为‘批判

的世纪’。这两种说法不过是对同一情况的不同表述而已;其目的是

从不同角度刻画出那渗透了启蒙时代并造就了伟大的启蒙思潮的基本

精神力量的特征。”(卡西尔)法国启蒙运动

(三)法国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这个概念在哲学

中使用时特指 17-18 世纪西欧,尤其

是法国、德国、英国和苏格兰的启蒙

运动。在国人眼中,最著名的启蒙运

动当然是法国启蒙运动,至今不少人

仍然将启蒙运动直接等同于法国启蒙

运动。法国启蒙运动

1 、定义

法国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具有非常准确含义

和统一思想纲领的思想运动或学派,不过它大

体上认同如下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迷信

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博爱,高扬理

性、科学和进步。基本倾向:性善论和对历史

的乐观主义,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尘世的幸福

,实现此目的的手段是理性和知识,要克服的

障碍是愚昧、无知、迷信和宗教迫害。 法国启蒙运动

2 、代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迪亚克、拉美特利、狄德

罗、达郎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

人们称前面的三位为启蒙主义思想家,称后面的思想家为

“百科全书派”。其实这个分类并不严谨,因为前面的三位也

都为百科全书撰写过词条,而后面五位中的拉美特利并未参加

百科全书的编写,不过因其思想倾向相近,所以仍被视作百科

全书派中的一员。

不过,一般而言,前面的三位与后面的五位在关注的重

点和对宗教的态度上确实有所区别:在关注的问题上,前者更

关注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而后者更关注自然观和世界观,

力图完善机械唯物论;在对宗教的态度上,前者主张自然神论

,而后者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对中世纪以来盛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出了挑战,清除或改变了人们过去所固有的诸多

信念和立场:“整个思想界和文化界都受到了改造。

……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对外在权威的屈从,时

间之从属于来世,事实之附属于教条……对人类之

罪和世界之恶的阴暗意识,对实在所作的僵化解

释……关于事物只在死后的彼岸世界才能改善的信

念——中世纪所特有的这一切,都被普遍地克服了

,人们满怀对于自己的新的信心,带着对人类力量

和成就的新的认识,带着对现存价值的新的评价,

去面对人生。” (麦克吉费特)法国启蒙运动

(四)基本主张例释

1 、理性精神

理性不是笛卡尔的演绎的理性,而是洛克和牛顿为代

表的经验理性和实验理性。理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分析还原

和理智重建:在前一个方面,“它分解一切简单的事实,分

解所有简单的经验材料,分解人们根据启示、传统和权威所

相信的一切;不把所有这一切分解为最简单的成分,不把关

于这些事物的信念和见解分解为最终因素,它是决不罢休

的”;在后一方面,“它不得不从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大

厦’,一个真正的整体……既然理性创造了这一整体,并按

自身的规则把各个部分装配到一起,它就对自己的产物获得

了完备的知识。”(卡西尔)

理性不仅将批判和审视对准了外在对象,而且也指向

了它自身,开展自我批判。法国启蒙运动

理性自己规定自己,它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权威和标

准。包括人们过去所认为的绝对正确可靠的《圣经》

示和教会权威在内的一切东西都要在理性的法庭上为自

己的合理性辩护,要依据理性的要求建构人的生活的方

方面面。

“ 他们(指启蒙主义者——引注)不承认任何外

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

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

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

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

(恩格斯)法国启蒙运动

2 、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完善的积极的乐观主义

尽管他们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颇为

不满,持批判态度,但是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伏尔泰:“一切都好的,人就能维持希望; / 一切都

的,这是无益的幻想。”

卢梭虽然将自然与社会文明对立起来,不过,他也认为通过

重新订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契约,人能做到个人意志与公意、个人

自由与公共福利的完全一致,仅仅服从自己承认为自己的意志的

公意,这样人就成了独立自主的主体,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创造

自己的未来。

他们以对未来的期望代替了对天国的盼望,以此岸未来的美

好世界取代了彼岸的天国。法国启蒙运动

3 、宗教宽容

原因:第一,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讨论

和关注使得人们认为信仰也是个人的自由和

权利之一。第二,两个世纪的宗教战争使得

人们厌倦了争斗,开始容忍和接受其他教派

的存在。第三,理性主义和世俗文化的兴起

使得人们对宗教教条日益冷漠,这就淡化了

教派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因为教派的差异主

要体现在教条的不同上。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主义思想家倡导宗教宽容的理由:只有伪宗教才

害怕接受理性和经验的检验,真宗教不会畏惧这,因而要宽

容对待其他宗教和异见人士,让时间和历史检验一切,利用

宗教宽容来赢得各个民族的头脑和心灵。如果非要采取强制

措施迫使人接受或放弃宗教,这只会保护那些害怕真理之光

照射的假宗教。

要用真理去赢得人心,宗教迫害只会导致人的虚伪和

假皈依:“头脑只能承认它认为是真的东西。心灵只能喜爱

对于它是善的东西。强力会把人变成虚伪者,假如他软弱的

话;也会把人变成牺牲者,假如他坚强的话。……要传播一

种信仰,唯一合理合法的办法,就是教导、说服和恳告。”

狄德罗法国启蒙运动

莱辛的《智者纳坦》中的故事

依据家族规矩,父亲死前要给他最喜欢的儿子一枚神奇的戒指,它

“拥有神秘的力量,可以使它的主人热爱神和人”。一个父亲有三个儿子

,他为了显示公正,不偏袒和偏爱任何一个儿子,于是仿制了两枚与真戒

指一模一样的戒指,分别将它们给自己的三个儿子。父亲死后,他的三个

儿子中的每一个都指责其他两人是骗子,他们的戒指是假的,宣称自己的

才是真的。他们请法官判断。聪明的法官提出了解决方法:既然真戒指有

如此大的魔力,即让它的主人热爱神和他人,那么就让时间检验一切,谁

在漫长的历史中做到了这一点,谁就是真戒指:

“ 每个人都努力争取那奖赏,凭效果证明自己的戒指最能干。再用

温文有礼和真挚友爱 / 用对神的虔诚和仁慈良善,为戒指的奇能增添光彩

;倘若在你们的子孙中间,戒指的功效又显示出来,在这审判席的面前,

我要再把他们召集前来,那时已过了万载千年。在此就坐的法官比我聪明

百倍,那时他将作出最后的审判。”

不过在最终答案确认之前,他们都应该将自己的戒指当作是真的,凭

借此信念去爱上帝和他人,以此展示其戒指的功效,而不应该相互攻击。 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对宗教造成了冲击,但并非像人们

,尤其是国人想当然的那样一味反宗教,只有很

少一部分人彻底否定宗教,如法国无神论,大部

分人都主张重建宗教:“认为启蒙时代的基本精

神是反宗教和敌视宗教,这一点值得怀疑。因为

这种观点恰恰有忽视这一时代最高的积极成就的

危险。……确立新的信仰形式恰恰是启蒙时代

最高的积极成就。启蒙运动最强有力的精神

力量不在于它摒弃信仰,而在于它宣告的新

信仰形式,在于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卡

西尔)法国启蒙运动

虽然各种认识领域不再指望用上帝来为自己的合法

性辩护,但是它们反过来从自身出发来理解上帝,重新

阐释上帝与世界和人的关系。

伏尔泰:为了道德秩序,“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

个上帝”,“在道德方面,显而易见,承认有一位上帝

比不承认好得多。有一位神明来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

裁的罪恶倒也的确是有益人群的事。”

卢梭:关注法律和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出上帝,这

样上帝就不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而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的中心问题,上帝是仁慈、善良和秩序的化身。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启蒙的辩证法

    霍克海默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同时,对与之密不可分的启蒙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这一反思的结果就是他和阿多诺共同撰写的哲学论 文集《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以下简称《启蒙辩证法》)①。这部著 作通过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追踪批判,考察了法西斯和一切极权思 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具体的历史形式和机制,对浸透在近现代文 明中的启蒙精神予以辩证的反思,进而对现代工业社会征服自然…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481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十卷(2) 诗与哲学之争

    你们知道师,或者就是这个广义的湿料,就是犯罪一切文艺作品。最最重要的是说他能,他是能动人。就一下子把人抓住,打动。啊?所以呢,我在这儿吐槽一下柏拉图,柏拉图这个有点儿食材,然后呢,他也知道室里面应该讲多么多么高明的道理,他讲了后面讲了一个故事,讲了好多。其他也写了很多美的东西。但是跟真正文艺作品相比的就是这个。其他都可以。动人不够。很简单是这个艺术品,第一个…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489
  • 漫谈西方文史哲070-晚期经验论之休谟1

    我们接下来看,经验论的进一步的不是个事。让我们来看。这个呢是一个在这电视上影响。它应该是属于就是说那种最顶尖的哲学家之一。刚刚或者就是说他基本上生活在我早期一直到中过期。那提到过他是一个早会的天才。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说他早会的。因为他其实十二岁不到十一岁就就近大学学习。就是爱丽华探险,几个很好的大学,一个就是爱丁堡,四个大群哎,还有一个…

    未分类 2025年8月10日
    162
  • 梅林-《马克思传》-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亡命布鲁塞尔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 被逐出巴黎之后,马克思带着他的家人迁居布鲁塞尔。恩格斯担心他在布鲁塞尔也会遇到麻烦;确实,马克思在那里从一开始就受到刁难。 马克思在给亨利希·海涅的信中说,他刚一来到布鲁塞尔,就被传唤到“社会治安机关”去,要他提出不发表评论比利时政局的任何言论的书面保证。马克思坦然地签署了这个保证,因为他既不打算、也不可能过问…

    书籍分录 2024年6月12日
    452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节本-第五章-在线阅读

    一 俄特瑞拉与阿瑞斯的女儿彭忒西利亚无意中了杀死了希波吕忒,由普里阿摩斯给她祓除了。在战斗中她杀了许多人,其中有玛卡翁,其后她自己为阿喀琉斯所杀,在她死后他却爱上了那阿玛宗,便将忒耳西忒斯杀了,因为讥笑了他。 二 希波吕忒是希波吕托斯的母亲,她又名为格劳刻与墨拉尼珀。因为在举行淮德拉的婚仪的时候,她武装了同了她的阿玛宗部下到来,声言要杀忒修斯同座的客。于是发…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4日
    458
关注微信